淘新聞

一位窮癌晚期爸爸的重生,別輕易跟孩子說你沒錢

【幼兒說】原創,轉載請標出處

你會為了節儉,時常跟孩子說你家窮嗎?你會為了讓孩子懂得珍惜,跟孩子說因為沒錢就儘量不要花嗎?你還會經常在孩子面前訴苦說你為了孩子,過得多麼窮酸嗎?

有個老師說最近他們幼稚園組織秋遊,一個小女孩跑到她面前,嘟著嘴巴氣鼓鼓地說:“老師,我不能秋遊了。因為我爸爸媽媽沒錢。”說完大聲嚎哭,哭得很傷心,“我不要窮的爸爸媽媽,我要有錢的爸爸媽媽……嗚嗚……”幾個孩子圍在旁邊,七嘴八舌地說“我家有錢,我能去秋遊。”小女孩更加委屈了:“他們家都有錢,只有我家沒錢……”由於哭鬧得厲害,不僅小臉通紅,額前的頭髮都浸濕了。這時老師才發現,小女孩穿的裙子袖子處崩了線、腳上的小涼鞋很小,硬生生把孩子的小腳套在裡頭,鼓脹脹的像兩隻小粽子。

老師想起了小女孩的媽媽,她經常會質疑孩子的學雜費用,還時常抱怨幼稚園組織外出的活動是浪費錢,責怪幼稚園搞遊園活動是在坑家長……她在訴說這些的時候,毫不忌諱旁邊站著自己的女兒和女兒的同學。

聽完感覺真不是滋味。這位媽媽不明白,她正在給孩子編織怎樣的童年?或許她真的很窮,每天被生計逼得走投無路,但我敢肯定導致她怨聲載道的原因,在於她對待生活的態度。

“即使窮得醬油拌飯,也要還孩子一片陽光。”這是另一個孩子的爸爸跟我說的話,讓人感動。因為他在過去的幾十年,都在用生命感悟這樣的一句話:

5歲

學前班組織郊遊,同學都拿著餅乾飲料,只有他帶著用飯盒裝的隔夜剩菜剩飯,路上跑得太興奮,飯菜全打翻了灑在書包裡,永遠也忘不了老師異樣的眼光。

6歲

上了小學,學校要統一訂校服,媽媽說訂校服不應該強制,被老師催了幾次後,媽媽竟然跑到校長處鬧。他好幾天都不敢抬頭走路。

7歲

第一次坐公車,媽媽為了省1塊錢,讓他裝小孩縮在媽媽懷裡,一路上他由於擔心被發現,緊張得幾乎不敢呼吸,下車後才發現尿濕了褲子。

8歲

學校搞捐款幫助山區兒童,媽媽說她比山區兒童還窮,讓他捐衣服,被媽媽逼著背一大包舊衣服回學校,硬著頭皮交給老師。放學時發現那袋衣服被丟到了垃圾桶。

12歲

老師讓班裡的同學談談暑假去了哪裡旅遊,班裡的同學有的說去了歐洲,有的說去了北京。暑假跟他一起待家裡看漫畫的同桌瞎掰說去了日本。他不敢撒謊被老師嘲諷為“家遊”。

13歲

帶好朋友回家,媽媽突然變了臉色,當著好朋友的面說“又要花錢買菜”,他從此再也不敢帶任何人回家。

15歲

班裡製作通訊錄,全班只有他沒有家庭固定電話,唯獨他的名字旁邊空著乾淨的格子,好不辣眼。

18歲

買文具永遠給父母說少一半的價錢,每次打籃球回家媽媽都擔心他買飲料浪費錢。頭髮很長了,媽媽會說不算很長再過幾天去剪,結果曾經長到了肩膀上。

25歲

交了女朋友想去電影院,媽媽說在電腦能看就不要花錢;想給女朋友買件衣服,媽媽將別人送給她的一件沒穿過的老年人衣服讓他帶給女朋友。最終被認為太摳門被分手。

28歲

結了婚,聽人說“氣質這東西是靠錢堆出來的”,擔心下一代像他這樣過苦逼日子,於是拼命賺錢。

30歲

以前一進高級咖啡廳、4S汽車售賣店、高檔理髮店等高級場合就會雙頰發燙,現在為了孩子硬著頭皮,裝作若無其事地進去;

孩子郊遊,會為孩子買他最愛吃的零食和飲料,把孩子打扮得儘量帥氣和自信;

孩子學校組織收費活動,只要孩子想去的,他都會想辦法給孩子報名;

他把煙戒掉、從家裡帶飯回公司、出門辦事帶水杯、衣服洗得發白不捨得換,把錢節省下來,假期帶孩子到儘量遠的地方旅遊……

這一切,只是為了想讓孩子有個陽光的童年,至少不會因為錢而給孩子帶來自卑和陰影。

這位爸爸的用心讓人百感交集。但如果你為了讓孩子懂得節儉,跟孩子說你家很窮;如果你為了讓孩子懂得珍惜,總是跟孩子說沒錢能不買的別買;如果你為了讓孩子懂得感恩,經常在孩子面前訴苦說你為了孩子過得多麼落魄……如果是真窮尚且可以理解,但刻意在孩子面前營造苦逼的環境和觀念,那就是“窮病”,愚蠢至極。因為“窮”的氛圍會給孩子造成壓力,尤其在他們年幼時會阻礙他們往外發展,還會在他們的大腦刻下“烙印”。

美國《今日心理學》雜誌刊登過一篇有關心理學家們對貧窮環境與兒童學業關係的研究報告。文中指出,相比起貧窮環境長大的孩子,寬裕家庭孩子的大腦神經元有更多的分支,這些分支跟兒童的反應能力和靈敏度有關。窮環境中的孩子,經常感知到貧窮給他們帶來的壓力,很可能是壓制大腦神經元往外延伸的元兇。

不論是真窮還是假窮,窮環境會讓他們得“窮病”,這種病就像癌症難以治癒,還會導致這樣的綜合症:節儉摳門,可以走路就不會花錢坐車,不懂得時間比錢貴;貪小便宜,買東西比東家比西家,常常買了最便宜的垃圾回家;斤斤計較,總會記得小王欠你5塊,小李欠你8塊;自卑內向,時常覺得不如他人,喜歡對比。

所以,即使你的家庭並不那麼優越,你的孩子也沒能得到豐富的物質條件,相信我,大人平和的心態能讓孩子獲益。因為大人對生活的焦慮,本身對孩子來說已經是壓力。如果大人能以樂觀的心態對待不寬裕、相信通過努力能過得更好、時常保持快樂和感恩、遭遇挫折能輕鬆爬起、不怨天不有人、珍惜身邊的人和事、努力過好每一天,孩子也同樣能感受到來自你身體內部的力量。這股力量能讓孩子不卑不亢、永遠保持活力,也能以更加樂觀的態度面對自己的生命,努力成為他們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