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娃哭100次,你得哄他100次嗎?
小月齡寶寶的需求自然簡單,抱抱幾乎是可以降服一切煩躁不安情緒的法寶,而孩子大些時如OK媽在昨天例子中兒子明確提出要抱抱時,針對性的滿足也都不算困難。最讓人苦惱的是,一歲多以後寶寶自我意識產生後以及隨之發展的越來越強的探索欲望,寶寶時常會有各種各樣的需求和意願,要是不能得到滿足或者行為受到大人阻止,絕對的一言不合就哭給你看。
對,就是“哭給你看”,一邊哭一邊小眼睛滑溜溜地隨時觀察著你的反應。明知道這種哭鬧是使詐,可又不能生硬的冷處理,處理不得當和寶寶的親密關係也會流失掉。怎麼應對帶有欲望和訴求的哭鬧?難道每次哭鬧都得回應?這個讓人頭疼的問題今天OK媽就來和你聊幾點。
回應與否,都需要弄清背後的原因
過了新生兒哺乳期,孩子最會哭在哪個時期?
在一歲半到三歲之間。這個時期因為逐步有了自主意識,想要開始控制事物,同時又會經歷秩序敏感期,有著嚴重的完美主義情結,等等。燃鵝,這個時候娃的語言能力以及自理能力卻又相當低級,所以就會出現一言不合就哭給你看,這是他們在有限的能力範圍內以有限的手段來達到自我目的。
儘管爸媽都討厭被孩子哭鬧綁架,卻又不能對娃兒的需求熟視無睹,哪怕是看起來無理取鬧,也一定是有需求在先,沒有得到合理回應後才會出現了原始野蠻的洩憤手段。與其走到最後的兩敗俱傷,不如找出需求背後的原因。
兒子一歲三個月左右的某一天吃飯時,手指一直指著餐桌,發出“嗯、嗯、嗯”的示意聲。我家的西餐桌一邊靠牆,堆放著一些經常用取用的東西,娃的圍兜、牙膠、咬咬樂,還有大人隨時要吃的零食,淩淩亂亂的總有十幾二十樣大大小小東西。兒子指著這麼大堆東西,我無法判斷準確他到底要啥,試著拿了幾樣覺得他可能想要的東西他都死命搖頭,幾次下來我也煩了,不再試了,開始要求他好好吃飯。可是娃兒哪肯啊,繼續指。於是我端走了他的飯碗,告訴他“你不好好吃飯就沒飯吃”。兒子坐在餐椅上大哭了起來,並且拒絕我抱他下來,哭了整整半小時越哭越凶。
到了第二天吃飯,以為有了第一天的教訓兒子學乖了,沒想到同樣的情況重演一遍!最終以哭了半小時,沒吃幾口飯收場。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天天如此,奶奶心疼地說兒子瘦了一大圈。到了第六天吃飯時,我感覺已經無法再面對下去了,突然間奶奶無意拿起那堆東西裡的一袋海苔給兒子,徹底就扭轉乾坤了。居然是這袋放了好久沒人吃的海苔,也是這堆東西裡我最不會想到兒子需要的一件東西。確實之前爸爸剛從臺灣帶回來時給他嘗過,但海苔入口不會化兒子不太能吞咽下,所以並沒吃多少。但是,吞不下,不代表他不喜歡這個味道。事實上兒子知道在吃飯沒時加些有鮮味的海苔可以增加美味。
一場持續五天的相互折磨,讓我告誡自己,兒子的每一次哭鬧,一定要先弄清楚原因,再判斷是否回應、以及如何回應。
面對孩子哭鬧,第一步不是馬上解決,而是先弄清楚原因。有時不需要問就能清楚原因,例如低頭看手機時孩子來搶手機你卻死活不給他時,娃兒當場發飆當然就是想參與其中。而如果不能馬上明白哭鬧的原因,尋找原因的過程本身也是一種回應,比如向寶寶發問“寶貝要什麼,指給媽媽看好嗎…”“是這個嗎?… 是這個嗎?”
有幾次兒子也會發捉,要我抱起他,然後他的手一會指著要這、一會指著要那,我就耐著性子,一件件拿起來問,問到最後啥都不是,我就哈哈大笑一聲“原來你在逗媽媽啊”,兒子也會立馬放下之前的緊張,大笑起來。
任何時候、任何情況,孩子的需求都應該得到尊重。
延時滿足可以把娃訓練得更乖順嗎?
除了痛恨娃兒使詐式的哭鬧,同樣讓爸媽們感到糾結的就是應不應該一哭就回應。一哭就哄,擔心會慣壞了娃,越養越“熊”;可是不理他呢,又擔心孩子會失去對父母的安全感。
很多爸媽聽說過“延時滿足”的管教方法,這恰好為晚點回應甚至懶得回應找到了最好理由,爽!可是果真如此嗎?
對延遲滿足的誤解以及操作不當,反而會造成相反效果。例如本來可以滿足孩子的,但是用了延遲滿足的方法,總是不及時滿足,結果孩子覺得爸媽總是故意刁難,越來越不信任爸媽了;而為了延遲滿足總是設置障礙,孩子根本沒法分清什麼是合理要求什麼是不合理要求,有些孩子還變得開始凡事都要講條件。
事實上“推遲的滿足感”是一種個人能力,而並不僅是指由爸媽來控制什麼時滿足孩子需求。對於爸媽來說,延遲滿足不是簡單地延遲滿足孩子的需要,而是教會孩子在合適的時間、恰當的場合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推遲的滿足感”能夠在一些特定的情景裡反映自控力,最著名的就是棉花糖實驗(今天不在此細述),但是,自控力不僅僅包括“推遲的滿足感”,爸媽大沒有必要為了自控力去使用延時滿足。
教會孩子合理索取的方式
之所以爸媽會糾結于要不要一哭就哄,正是因為大部分的爸媽只懂得以自我為中心的一味在單項輸出。很少有爸媽這樣去想:我應該如何給孩子教會合理索取的方式?
孩子的哭鬧、發脾氣,原因就一點:他只會這個方式,而非自控力不夠。孩子有著人類的本能和智商,但初來乍到這個成人的世界,並不知道這個世界的規則,作為爸媽,最重要的事就是教會孩子合理索取的方式。
教會孩子合理索取方式的關鍵就是讓孩子瞭解事情背後的邏輯關係,目的是什麼,選擇是什麼,結果是什麼。寶寶兩歲以後有初步的溝通能力以後,就可以通過生活中的各種情況來教孩子如何去表達意圖,重點在哪裡。
例如兒子看到桌上的一包餅乾非要我拿給他,此時離吃晚飯還有不到半小時,吃了餅乾一定會影響胃口,但不給他眼見著就要開始哭鬧,弄不好情緒還帶到了吃飯,連飯也不好好吃。
這時我先問他:“寶貝兒,你是要吃裡面的餅乾呢,還是只是想玩一玩呢?”
明確了兒子的意思是要吃以後,我會告訴他:“我們馬上要吃晚飯了,吃了餅乾你就不能吃晚飯了。你要吃晚飯呢,還是吃餅乾呢?”
通過給出選擇,兒子既得到了尊重,也作出了思考。雖然孩子並不會立即停下來表示思考狀,但其實心裡是明白的,所以即使這時候不肯回應、繼續嚷嚷,但事實上他心裡已經接收到了“選擇後果”的信號。
最終兒子選擇了不吃,當然我也用到了轉移注意力的方法讓兒子不再陷於有沒有吃到餅乾的焦灼,但通過長期的引導,兒子慢慢地能夠在每次索取時向我表達清楚他的意圖,並且清楚是否合適。
三歲前,及時地滿足寶寶
著名心理學家阿達麗說:“一歲前的寶寶,是建立對身邊養育者的信任和親密關係的關鍵時期,延遲的感覺對這個階段的寶寶而言,次數多了影響不亞于心理的創傷。延遲滿足應該是對三歲以上的寶寶進行訓練的內容,而不是對這麼小的寶寶!”
其實中國也有一些傳統的類似說法,例如三歲前的孩子怎麼寵都不為過。雖然這個“寵”這個字聽起來很有陳舊的育兒觀氣息,但實際在真正的帶娃過程中,我能理解到老人們說的“寵”其實就是用媽媽們最寬大的耐心去滿足寶寶的要求,去化解寶寶無法自我處理的情緒。長期保持著平和的情緒寶寶成大後的情緒也更加穩定,而遇事總能“逢凶化吉”,孩子也能從中學會到大人使用的溝通方式。
因此,三歲前的寶寶,要盡可能地滿足他們,建立起充分的安全感。根本不用擔心寶寶會形成依賴、不會獨立。每個寶寶都會經歷自我意識形成、希望獨立成就事情的階段,通常在三歲前後。這時期的娃兒,你想讓他依賴他都不樂意的,恨不得啥事都他來、全世界就他最能幹。
OK媽說
過分寵溺,會讓孩子成長在“無菌”的環境裡,而孩子一鬧爸媽就不耐煩(其實是自己的無能),以語言暴力例如“再鬧我就不喜歡你了”、或者冷暴力如不理也不睬,根本不能教會孩子正確的處理問題的方式。看似以暴制暴最終孩子會自己消化掉沒能得到滿足的需求自行找到出口,但實事上孩子的處世能力還在原地打轉,這樣的孩子只會越來越熊。所以今天分享的幾點希望爸媽們都能get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