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睡覺小怪癖,媽媽要不要忍?
文:OK媽
這些日子堂妹有點愁,她22個月大的女兒非得摟著毛絨小鴨子才能入睡。家裡長輩都怨她,一來,說這個怪癖是遺傳她的,因為堂妹一直到嫁人都沒忘了把從小陪伴她的小熊帶過去。二來說她太寵女兒了,由著她慣著她,也不糾正糾正。
我一聽哈哈大笑,“你真夠冤的”。這哪是遺傳啊?問問周圍的媽媽就知道,幾乎每個孩子都有相似的“小怪癖”。有的是戀媽媽的身體,比如愛摟著媽媽的脖子,摩挲摩挲得睡去;愛搭著媽媽的胳膊,摟在臂彎裡睡著;愛摸著媽媽的耳垂,捏著捏著才肯睡覺……有的是戀物品,比如啃毯子、抱小熊……
其實這樣的入睡習慣沒有所謂的好與不好,它是完全正常的。在6個月到3歲這個階段,親子依戀是孩子們最重要的心理需求,而他們需要通過皮膚來思考和獲得愛。舒適的身體接觸能讓寶寶得到一種心理上的放鬆。所以即便是摸著媽媽的咪咪入睡也沒什麼大不了,這些習慣會隨著他們的成長慢慢消失的。
我兒子剛好兩歲,以前每回睡覺他總會喊“媽媽,手、手”。有幾次我故意沒有及時遞過去,他就著急著到處摸我的手,如果找到,他會緊緊地抓著拽到他小肚上放好。如果找不到,他會哇哇大叫起來。後來,有人送來了一個毛絨泰迪熊,他就多了需求,入睡前必喊“小熊小熊”,當然他仍然需要拉著我的手。
對此,心理學家們認為,寶寶們是在尋求自我安慰。類似于小熊、鴨鴨這樣的柔軟、可以抱著的東西不僅僅只是個小東西,更是代表著媽媽與安全的幸福符號,能幫孩子舒緩分離焦慮和其他的恐懼。這些幫助孩子們從“完全依戀”轉為“完全獨立”的工具,在兒童心理學裡有個專業術語叫做“過渡性物品”。孩子們對它們的依賴或許會持續到7-8歲,甚至更久。
記憶中,兒子的入睡從吸吮手指到啃被子的小角,再到觸碰媽媽的身體,兒子似乎沒有拉下任何一個環節。早些時候,我也焦慮過,比如擔心兒子玩著小熊,會影響他入睡的時間,所以硬是把小熊給拿走了。結果他哭得很傷心,直到小熊重新出現,我看見兒子放光的眼神,和抱住小熊時的滿溢歡喜,我才突然懂得了他的感受。這和我看到他忍不住摟過他狠狠親一口是一樣的欲罷不能。小熊給了他更多的安撫,也幫他與家、與我建立了特殊的情感聯結。很多的時候,我們的焦慮只是源於自身的強迫。
所以真的沒有必要去干涉孩子們這些無傷大雅的依戀行為。這些都只是孩子成長中的一個個階段,我們要學著去接受它。如果你有那麼點潔癖,總認為被子、小熊不夠衛生,那就勤勞些,多洗洗唄。
有個媽媽跟我說,女兒三歲半的時候,入睡時還喜歡摸著她的臉,在她臉上來回蹭,有時還用手往她鼻孔裡捅,儘管也會有很窩火的時候,但她儘量還是忍了,後來女兒上了幼稚園慢慢也就沒了這種小癖好。
恩,有首兒歌唱的好,“愛我你就陪陪我,愛我你就親親我,愛我你就誇誇我,愛我你就抱抱我”。孩子們給出了這樣的信號,就趕緊給予應答吧。不知不覺的某一天,他不再那麼需要你,你會不會反倒還有點失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