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價大牌故事,這些年你都錯過了什麼
巴黎時裝周走到尾聲,時髦人跑趴才是正經事。
最近在Ins狂抓眼球的,是紅發影后Julianne Moore舉辦的
“ 激勵新興設計師 ”晚宴。設計師太新不認識,反正該來的顏王都來了。
覺得影后好膩害,美國妞在巴黎玩得兜兜轉?其實影后以代言人身份做主持,東家大boss是美妝巨頭L’Oréal Paris巴黎歐萊雅。
沒錯,就是那個開架品牌歐萊雅,和歐×萊、×萊雅各種臉盲的歐萊雅,跟賓士並列官方贊助時裝周的:歐萊雅。
鍵盤俠說“壕牌在捐曝光率”全球最大美妝集團、叱吒了108年的歐萊雅,回復【捂臉】表情。
來,let’s用2分鐘扒一扒壕牌身世,說不定換你捂臉喲~
1909年,法國化學家Eugène Schueller發明了一款叫Auréole的染髮劑,碰巧彼時還沒有染髮劑這玩意,於是在巴黎的髮型師界賣瘋了,再於是 Schueller創辦了L'Oréal公司(Auréole諧音喔)。
染髮劑一賣火了10年。1910年,Schueller在高尚商圈Rue du Louvre建了染髮學校,還請了宮廷髮型師作助教,L’Oréal Professional Salon母版就是它。
歐萊雅總部設在巴黎富人8區皇家大道Rue Royale 14號,現在是美髮形象館,百年前的氣派長這樣。
有機染、漂白染、無皂洗髮水、持久燙、造型噴霧……推出大概幾百個創新產品後,歐萊雅於1967年在巴黎證交所上市,並在1988年法國出臺CAC-40股指時,成為40大構成股之一。
隨後是開掛式的並購,購入品牌的市場定位跨度頗大(對,超熟悉的),極度豐富了歐萊雅的產品構架。
喏,美妝航母的當前家譜如下,高端、快消、專業、藥妝4條線簡直要上天。
So~搞懂了伐,L’Oréal集團是根正苗紅born in France的美妝巨無霸,L’Oréal Paris是一脈單傳的親生大寶貝,再開架也是純純滴藍血牌。
鍵盤俠不屈不撓:藍血牌沒錯但也是沒實力在啃老,另外一種假名牌。
OK,說了八百遍要帶腦閱讀。首先,歐萊雅集團誕生起,自有產品都是L’Oréal Paris牌。從創始人的老本行染髮美髮,到更日常的洗護彩妝,歐萊雅可謂一步一個腳印拼出的百年老牌;而血脈裡的沙龍基因,讓歐萊雅產品定位很明確、表現很專業。
至於有人說“歐萊雅那麼牛,幹嘛嘎便宜”——Bingo終於說到這個梗了!市面上貴到逆天的美妝品,“科技含量”是最佳說辭。
再看歐萊雅集團,60年代著手大規模並購對伐,同步啟動的還有“集團資源分享”戰略,每一項創新科技都從高階品牌開始,按金字塔形式向下滲透,終結於大眾市場品牌。這意味著任何創新可以通過同樣的方式降低成本,最重要的是,通過“價位”回饋消費者。
舉個經典的例子,09年上市的蘭蔻“小黑瓶”精華Vs.兩年後登場的巴黎歐萊雅Youth Code精華:“基因保養”科技同聲同氣,成分八成以上一致,保濕需要的玻尿酸、更新角質的比菲德氏菌神同步,輔助抗老蘭蔻選了維C葡萄糖苷而歐萊雅用了兩種多肽,也是楊洋和鹿晗誰比較帥的見仁見智題。總之,如果預算有限、不那麼care嘗鮮,等兩年買“平民版貴價同款”,包你有驚喜。
歐萊雅的驗明正身到這裡,但剛才鏡頭晃到美寶蓮了對伐,這枚“全球最大彩妝品牌”同時也是“感覺low low的白菜牌”,必須趁機扒一扒。
世界上第一款睫毛膏來自美寶蓮,這算是美妝精的常識了。
1913年,19歲的美國小哥Tom Lyle Williams,發現不當心燒掉睫毛的老姐Maybel,試著用煤灰和凡士林的混合物畫睫毛。
有點化學基礎的Tom,不斷調整配方後做出了配刷子的塊狀睫毛膏,並命名為Maybelline也就是Mabel和凡士林的合併詞,姐弟情深點個贊。
1917年,塊狀睫毛膏投入大批量生產,Tom Lyle Williams成立美寶蓮公司。作為好萊塢銀幕鐵粉、以及有才有腦的商人,威廉老闆幾乎請遍了當時最火女明星,代言他的“劃時代眼妝品”。譬如嘗鮮塊狀睫毛膏的爵士寶貝Louise Brooks。
引領好萊塢濃密睫毛風尚的It Girl始祖Clara Bow。
隨著眼影、眉筆等產品的加入,美寶蓮在30年代開始推“3 step眼妝”概念,和今天已經很相似。
40年代美寶蓮躍身美國彩妝No.1,歌舞女王Betty Grable的廣告示範激似2D版Vlogger。
經歷了60年代末的公司轉售,美寶蓮在1971年重整旗鼓,推出夯足半世紀的Great Lash睫毛膏。
70年代中期,美寶蓮科技創新開掛,腮紅、唇蜜、妝前霜樣樣來,媽媽再也不用擔心咱偏科。
1991年,美寶蓮提出“Maybe She's Born With it. Maybe It's Maybelline.
(美來自內心,美來自美寶蓮)”的slogan,妹紙們不再拷貝女明星,開心變美最重要。
1996年歐萊雅集團收購美寶蓮,隨後美寶蓮總部從老家孟菲斯搬到紐約,摩登自信都市女郎誕生!
資歷老、實力強、巨星力挺一百年,還有大集團的技術資源分享,美寶蓮就像在開架彩妝界微服私訪的藍血人,圖個“成為少女們第一款彩妝”的開心。
至於網上娘娘們評價美寶蓮彩妝“顯色差、不貼妝、質感不高級”,
反正連續N年倫敦&紐約時裝周後臺御用美寶蓮,娘娘們自己看著辦。
兩位美妝大咖“一扒真霸道”的身世,有沒有讓你睜不開眼?
下面這位德國大咖低調許多,身家和實力卻絲毫不弱,篇幅再有限也得說一說。
▼鏘鏘~
出場的是當今世界三大沙龍發品之一Schwarzkopf施華蔻
故事起始於1898年,德國藥劑師Hans Schwarzkopf先生在柏林開了家小小的藥妝店,販售香水、美容品和保健藥品。
19世紀末,歐洲人用肥皂和一種昂貴的油洗頭髮,效果實在呵呵噠。忍無可忍的Hans先生在1903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種頭髮幹洗劑(Schaumpon),粉末質地遇水起泡,迅速獲得大眾歡迎。產品火了需要logo,Hans先生直接取義自姓氏Schwarzkopf的德文解釋“black head黑人頭”,從此帶有黑人頭標誌的洗髮粉風靡歐洲。
接下來施華蔻的發展還真符合德國人的國民性,沒有跌宕起伏戲碼,只有嚴謹+創新,我們進度條加速拉一拉
▼1927年第一瓶液體洗髮香波問世。
1933年第一瓶非鹼性洗髮水誕生,也是所有現代洗髮水的前身。
1947年推出第一款冷燙技術,妹紙們的頭髮再也不用忍受100°高溫。
1951-1955年是造型品登陸年,請記住#Taft的閃亮小名。
1960年經典染髮品Igora Royal誕生,居家染髮變得更輕鬆。
1980年帶來不含氯氟烴的定型噴霧,不破壞臭氧層,環保理念在當時美容界絕對第一名。
1991年愛環境也要愛健康,施華蔻推出的植物染髮霜,一不當心又開創了潮流。
1995年實力超群當然有富帥青睞唄,施華蔻被德國漢高並購,進入集團撐腰好發展的加速道。
如今施華蔻的產品線超級壯大,洗護染燙定型一張圖放不下。難能可貴的是,雖然貴為全球top沙龍發品,施華蔻始終秉承德國佬有一說一的性價比。像是日用系列穩走超市管道,效果再牛價格依然美。
專業染燙線也不會讓你吃土,尤其BC植物精油系列的發質復活效果超好,去沙龍記得翻牌喲,讓Jimmy老師Tony老師驚歎你一夜變內行。
好了問題來了,如果說前頭聊的各位歐美大咖,是因為距離產生誤會,埋沒了藍血身份,那麼接下來的霓虹國品牌,讓人失敬之餘還頗傷感。
對咯,就是這位,04年前叫嘉娜寶、04年改名佳麗寶的Kanebo。
雖然和資生堂、高絲共為“霓虹美妝三巨頭”,Kanebo在買買買界就是不溫不火,好像一直在試水、在成長,但倫家成長了一百多年了啊!
19世紀末棉紡織業迅速發展,並成為日本的出口支柱。於是1887年,Kanebo的前身鈡紡公司成立,經營紡織品業務。
1963年轉捩點在1936年,隨著絹絲出口取代棉出口,鈡紡公司利用蠶絲衍生品的蠶蛹油,製成有護膚功效的Savon de Soie絹香皂,在海外與國內同步發售,虜獲女人心妥妥滴。
嘗到甜頭後,鈡紡轉型做美妝,乳液、蜜粉、洗髮水樣樣來,並發揮進出口公司的優勢,包裝來自歐洲和美國靈感,既有日式耽美、又有洋氣+大器。
1961年鈡紡在積累了製藥、食品等多領域經驗,並建立巴黎實驗室之後,全面轉入化妝品事業,連續發售了日本首款抗老面霜、首個水溶性維C美白品、首套專業美容儀…(覺得厲害)
2001年鈡紡正式更名為Kanebo株式會社。而在此之前,我們已陸續看到了Naive、肌美精、SENSAI、
KATE還有LUNASOL等熟悉的名字。Let’s請帶貨到海報都被偷走的木村男神,紀念那個黃金時代。
2006年Kanebo加入花王集團,同年發售了質感超優雅的印象之美Impress系列、綜合彩妝Coffret d'or系列、中國專用Aqua Lunash系列……
品牌牆的氣派程度不遜歐萊雅。
2013年然而在2013年,Kanebo遭遇了品牌最嚴重的水逆“白斑事件”,具體細節問百度好了,反正結果就是Kanebo沒法獨自研發產品了(想哭噯~)
去年Kanebo終於推出主打“時間美容”的護膚系列,宣傳集合了品牌的核心品質,舍不下百年傳奇的人快去捧場唄。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悟到啥?歐美藍血牌科技含量高、注重成分的天然安全,但品項設置過於基本款,在刷屏年代抓不到眼球,被別人拷貝分分秒,大咖慘變龍套也難免。
而亞洲藍血牌瞭解受眾、細分周到、肯下猛藥,卻容易在成分性能上出問題,於是要麼淺嘗輒止沒效力,要麼犯事兒召回全歇菜,讓人想愛更怕受傷害。
品牌調整需要時間,我們就從mix & match產品開始咯,兩派之間取長補短,顏值加速飆、荷包不吃緊,打開輕鬆變美的新世界大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