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瓜兒你為什麼這麼紅!

年幼無知的時候我曾問姥姥:“有冬瓜、有西瓜、有南瓜,那有北瓜嗎?”

姥姥:“有啊!”

我接著問:“那為什麼給瓜起名字,要叫東、南、西、北呢?”

姥姥一臉慈祥:“因為當時給瓜起名字的那個人愛打麻將啊。”

我將信將疑:“那黃瓜呢?”

“嗯。。。。”姥姥略一遲疑,馬上接到:“傻寶貝!黃瓜以前叫“胡’瓜。。。”

我當時肅然起敬。。。。

夏天我家有個習慣,不買冰棍兒,牆角碼一溜西瓜,排著隊往冰箱裡放。

放時也分四步:打開冰箱門-把涼的拿出來宰了-把下一個放進去-把門帶上。。。

西瓜以前被叫做寒瓜,醫書中說它消煩止渴,解暑熱。寬中下氣,利小水,治血痢,解酒毒。含汁,治口瘡。

聽著比藿香正氣都管用。難怪夏天都吃它呢。

叫它寒瓜,是因為它性寒涼,可它老家可是世界上最熱的地方-非洲。

從西邊傳過來也不知道用了多少年,本草綱目中說:契丹征回紇,得此種歸,名曰西瓜。則西瓜自五代時始入中國。

您聽聽,為了防暑降溫都發動侵略戰爭了。

回紇人就是現在的維吾爾族人,中國人都知道新疆的西瓜真是大又甜。

可您也許不知道,咱天津種西瓜可一點不比人新疆差。甚至連前國家領導人乾隆他老人家吃過了都讚不絕口。

據史料記載,1767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大清河下游的台頭鎮畫了一個圈。。。。。

從此,台頭鎮成為了乾隆南巡的行宮之一,極大地帶動了當地的旅遊業。當地群眾為了感謝領導的關懷,快馬加鞭為他老人家送去了當地特產——台頭西瓜。據當時的目擊者張公公後來回憶,弘曆同志吃完眉開眼笑讚不絕口,當場為台頭人民御筆題寫下“抬頭西瓜,絕對牛叉!”八個大字。從此台頭西瓜飛升海外成為了,即小站稻米、武清豆腐絲、沙窩蘿蔔、獨流老醋、茶澱葡萄後又一天津名品。一時傳為佳話。

天津有一句俗語:九河下梢天津衛。濃縮了漕運文化對天津人的影響。務實創新、開放包容的精神深入骨髓。就像作家馮驥才在小說《神鞭》中寫道的那樣:“不論嘛新玩意兒,都能玩到家,決不尿給別人。。。。。”哪怕是這小小的一粒西瓜子,甭管你是從西邊來的還是東邊來的,種到了咱天津的這篇深厚肥沃的土壤裡照樣落地生根,管教他枝繁葉茂、碩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