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有座“水族館”地下藏著一座“城”!
日前,故宮講壇第100期在北京開講,當天,故宮報告廳現場觀眾爆滿。院方還緊急追加了“站票”。
這麼火爆,到底講了啥呢?
主講人故宮博物院單霽翔院長全程“段子手”本色,他說,“故宮人要有良心,努力將歷史資訊亮出來。院長要帶頭,半數員工將遷出宮辦公。預計到2025年,紫禁城開放面積將達到85.02%。”
長達100分鐘的報告中,他揭秘了故宮今年年內即將揭面紗的區域:
末代皇帝建了一半就停工的“水族館”將成為外國文物展廳,慈甯宮旁要建一座可逆的考古遺址博物館,八成從未展出過的明清傢俱精品將在南大庫亮相。一直在宮外舉辦的故宮講壇也將搬回故宮。
北京最早“爛尾樓”展萬件外國文物
故宮東六宮有一座延禧宮,因古時總著火,末代皇帝乾脆在這兒修了個魚塘。他還打算修一座地下“水晶宮”,並給它起了一個很詩意的名字,叫靈沼軒。
後來,軒還沒建好,末代皇帝就被迫離宮了。從此,這處與明清古建築顯得格格不入的延禧宮,成了北京最早的一座“爛尾樓”。
單霽翔講了段故事,話鋒一轉:“今年,這處帶著西洋風格的建築將開放,成為外國文物展廳,目前故宮鐘錶館裡的西洋鐘也將一併遷入。”
目前,故宮博物院藏有約1萬件國外文物,均為海外貿易、商品交流、使節納貢彙集而來。每年國外領導人到訪時,會有機會看到各國古代入藏故宮的文物。
文物庫房將變明清傢俱展廳
故宮地下還藏著一座“城”,經過考古挖掘才會偶爾露出端倪。“故宮考古不能主動挖掘,都是配合工程。比如我們在慈甯宮花園東院4.2米深的地下,找到了明永樂年間的建築遺構。”單霽翔說,這處花園開放時搭建了木棧道,觀眾低頭就能看到明代遺存。“不過,在露天環境下,出土的文物都不能一一展出。”
今年,這裡將搭建一座考古遺址博物館,專門展示宮裡出土的各種文物,比如嘎巴拉碗等。“有頂棚,保障恒溫恒濕。”
故宮下月拆淨現代臨建
為了擴大開放面積,人和文物都得騰地兒。
目前,故宮有1500多名員工,其中一半每天需要與文物打交道,比如文保科技部的文物修復師等。“剩下的一部分,院長帶頭,要搬出故宮辦公。同時,所有工作人員的私家車也將禁止入宮。”
“故宮有百余間房,專放空箱子。”單霽翔說,“這些都是放文物的,隨著上世紀八十年代地下庫房啟用,文物走了,箱子留下了。如今,這些箱子也成了文物。故宮特意修了3間大型庫房,把箱子、匣子和櫃子都請了進去。”未來,故宮文物庫房還將修一條地下連廊,與文物醫院直接溝通。
一道高高宮牆,外邊日新月異,裡面正在努力“退現代化”。下個月,故宮的所有現代臨時建築將拆乾淨,80%的水泥或瀝青地面將恢復成傳統磚石格局。單霽翔說:“今後,故宮只有古代建築和經過國家文物局批准複建的建築。”
懂生活,愛分享,歡迎到上面關注我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