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之談:如何解決餌料的狀態及適口性
好幾位釣友問我餌料適口性的問題,我把自己的一些心得交代一下,這是僅限於野釣休閒的老菜鳥經驗。休閒台釣,一般我們通常都是用搓餌和拉餌兩種方法,掛活物不在本文研究範疇。
搓餌一定要有霧化,一般無需添加拉絲粉,餌料入水後,餌團開始由外及裡層層散落,散沙狀的圍繞下落餌團周圍,以時間長短來區分快慢。嚴格意義上,餌料成小塊散落,稱為掉渣,不是霧化。搓餌在進入水體以後,形成由上而下的、直筒裝的霧化帶,可以有效聚魚,鉤上的剩餘餌團,就成為引魚之後的釣餌。這時候的狀態應該是蓬鬆柔軟的,而不該是硬邦邦的一坨。(特殊情況下,必須使用硬邦邦的一坨,根據實際情況定)。 搓餌一般都是釣底,也用來引魚聚窩,除非懷有特殊目的,才會用極端霧化的搓餌來釣離底。因此,搓餌是釣大型魚的必用招數。搓餌到底以後,就進入了融散階段,餌料越來越膨脹,因為更多的吸入水分,形成固態的蓬鬆的一團。那麼,搓餌的狀態必須保持能夠霧化,又能夠保證餌團在水底呈現蓬鬆的狀態,餌料還必須是軟軟的,便於魚類吸食,確保鉤子始終被包裹在裡面。霧化太好,融散太快,使用效果就不好,或許鉤子到底,雙鉤已經沒有餌料了,甚至連底都找丟了。
*推薦理由:武漢天元神酒,1號藥酒為天元隊十四次獲得全國錦標賽冠軍立下汗馬功勞,對鯽、鯉、草、鯿均有很好的作用,休閒釣效果也非常明顯。2號專門針對鯽、鯉而開發的高濃度藥酒;3號專門針對鯽、鯉、草、鯿而開發,休閒釣效果也非常明顯;4號主要針對鯽魚設計開發的高濃度藥酒,重在味覺誘食,從生口到猾口適應範圍廣;5號獨特的味道,味覺和嗅覺並重。對滑鯉魚和大鯽魚很有效的高濃度藥酒,重在味覺誘食。
拉餌使用時,一般在魚口好的時候,速度快,魚就食容易,鉤上隨帶餌料小,所以,一般拉餌釣起來的魚個頭比搓餌會小一些。(個別情況除外,如養殖塘,搓拉餌上魚差不多大)。 拉餌就需要你能保持易拉、易掛鉤、有霧化,呈絮狀、殘留少。一般拉餌用小比重的餌料多一些,拉餌還必須做到,被小魚介面一下,餌團不會全部脫落,因為魚口好的時候,大多需要放口。你還要看仔細,所用的餌料本身是不是已經有拉絲成分,有的話,少加拉絲粉。沒有的話,一般加15—20%的拉絲粉。比重輕的餌料少加,比重大的餌料多加。實踐中,一般來說,搓餌到底前,被魚頂過的話,鉤上餌料基本會撞落,2個動作以後,基本是空鉤,這時候,再死守,是沒有意義的(硬邦邦類似麵團的情況除外)。拉餌在途中遭遇介面,如果你沒有及時提杆,也無妨,餌料還在,因為拉絲粉所增加的附鉤性發揮優勢了,我們可以通過放口(抓大放小、抓2放1等),產生雙飛或擇口釣起目標魚。 拉餌拉出來,並用手輕輕捏一下,在釣底的時候,可以起到不錯的效果。控制上述狀態的要素:水量、餌料本身的屬性、狀態添加劑。
我認為適口性主要就是指餌的軟硬度,粘散度,霧化度以及餌的味道和餌團的大小,魚吃起來很爽的時候,就是你的餌料的適口性好!要做到這點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搞定的,要有長時間的經驗積累,要做到到什麼水域知道用什麼餌,用什麼狀態的餌,以及對什麼魚用什麼樣的餌,什麼樣的魚口用什麼狀態的餌!還有就是釣魚的過程中的變化很重要。為保證良好的適口性,我們必須學會使用添加狀態餌料。搓餌:一般建議把粗顆粒的餌料粉碎使用(釣鯉魚、青魚除外),以獲得更好的霧化效果,添加諸如老化的尺上可以保證霧化的效果,不掉渣;添加可揉,可以確保即使過度揉搓,也會有蓬鬆的狀態,容易吸入魚口;為使餌料鬆散,也可以使用雪花粉來增加效果。一般來說,添加的狀態餌料不是越多越好,加的品種越多越好,而要注意同類的添加一種就行,加多加少,必須多次實踐,才可以掌握。我一般最多加全部餌料的三分之一左右。
拉餌:一般建議需要保留足夠的顆粒,否則拉不好狀態。拉絲粉要區分好長拉絲和短拉絲,深水用長淺水用短,慢魚用長快魚用短,儘量控制鉤上的殘留物(麵筋一樣的東東),一般留在鉤門處一點點就行了。 餌料用麩類得居多。因為拉餌也需要霧化,所以,尺上之類調整狀態當然可以加,要使餌料蓬鬆如絮狀,可以添加老化的新四季,關鍵就是要讓餌料保持自然形狀,又便於魚吸入。建議釣友,很好使用每種餌料的單開,熟悉性能了然於胸,不是餌料疊加的越多就越好,雜七雜八,最終是釣的亂七八糟。建議釣友不要盲目相信包裝袋上的性能介紹,而是要好好研究包裝袋上的用量、開餌要求的說明。使用量杯是必需的環節,隨手加水,不代表你就是開餌的能手哦。因為用水量是足以影響餌料適口性的。假如開餌出來感覺水太多了,別加幹餌料,趕快拿出質地好一些的餐巾紙,覆蓋輕壓,可以幫你吸出較多的水分。
狀態餌:是指在配好的餌料中要調整狀態時所要用的輔助餌。大概有霧化狀態、脫落狀態、膨脹狀態、比重狀態、拉絲狀態、附鉤狀態這幾種。霧化狀態:是指餌料在水中,隨著水的流動部分細小的粉狀餌料散落在水中呈現霧狀。霧化的面積越大誘魚的作用也越大。脫落狀態:跟霧化狀態類似,只不過是較大的顆粒狀餌料脫落在窩點裡,一般是在釣大體型魚時是必要的狀態。膨脹狀態:是指餌料膨松度,過緊過密的餌料會影響魚兒的進食。比重狀態:是指餌料和水的比重,比重很重的餌會紮入水底醬層中,造成魚兒聞到味道卻找不到餌料。拉絲狀態:很好理解,就是一份餌料中絲的數量和長度。當然也不是絲越多就越好,絲太多了魚兒根本就吃不進嘴。附鉤狀態:就是經過霧化過的餌料在釣鉤上的殘留,殘留太多會造成擋口的現象,殘留太少又會造成鉤上沒有餌了。
“明明應該上魚了,為什麼好像有東西在"頂"著?”其實,並不是水裡有什麼東西影響你上魚,而是由於基本功不好,所造成的“擋口”現象。 相信不少釣友都曾出現過“擋口”的問題。什麼是“擋口”?“擋口”,指的是魚就餌的時候鉤和餌對魚的吸口(或者吞吐)產生的阻礙作用。但千萬不要看小這個問題,因為能不能上大魚,釣多魚,都與之有重要的關係。
鉤型大小要選對。最常見有關“擋口”的問題,主要是拉餌的拉絲殘留、搓餌的大小和硬度問題,但行程“擋口”的最深層原因,是與鉤的大小及鉤型的選擇關係更大。釣大魚一般用大鉤,釣小魚只能用小鉤,原因很簡單,魚嘴張到最大的程度都無法將鉤子吞進去,鉤餌自然就會被擋在口外。所以,釣多大的魚就選用多大的鉤,這是基本常識。當然,有時候釣友用小鉤也能釣上大魚,但是鉤子用小了容易造成脫鉤,同樣是得不償失的。 然而,有時候鉤子選對了,但搓餌開得太硬、太大,導致霧化不好,還有拉餌餌團太大、拉絲太多都會出現“擋口”。 所以,在有動作但起不了魚的時候,將搓餌搓小點軟點,將拉餌拉小點,上魚的機會就會大大增加了。
拉絲殘留需注意。不少釣友都曾遇過,拉餌時的拉絲殘留造成的“擋口”問題。對此,釣友們便產生了一些誤解,認為鉤子用得不大,拉出來的餌團也不大,鯽魚吸進去完全沒有問題,應該不存在“擋口”的問題。但事實上,正因為調釣的關係,有時候鯽魚在吸餌的時候,浮漂是沒有動作的,反而是在魚將鉤餌吐出的時候浮漂才會有動作。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鉤上的拉絲殘留少,在鯽魚“吐”餌的這一瞬間,鉤尖也有可能自行刺入魚嘴;相反,如果鉤子上,特別是鉤尖上的拉絲殘留過多,這樣魚在將鉤餌吐出的時候,鉤尖因為有殘留的關係就無法刺入魚嘴,便造成“擋口”。所以拉餌釣鯽魚,拉絲的比例、開餌的狀態控制很重要!在操作的時候也要特別注意,每次換餌的時候要儘量將鉤子上的拉絲殘留去除,這樣才可以保證一個鋒利無阻擋的鉤子。挑逗次數不能多。休閒釣友拉餌釣白鯽時,都喜歡提漂的挑逗動作,一般釣友挑逗三幾下,如沒動作就起竿換餌,但有不少釣友卻習慣在挑逗了十幾次以後還在繼續挑,其實挑得太多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因為拉餌是由“肉”和“骨”組成,肉是餌料,骨是拉絲。無論釣友們開的餌料狀態多好,在經過3~5次的挑逗以後,鉤子上的“肉”基本上都散落了,剩下的都是“骨”,魚吃的是“肉”,“肉”都掉光了,骨頭並不見得好啃!至於何時該挑,多長時間挑一次的問題,一是和自己的節奏有關,二是看窩裡魚的開口情況如何。魚不開口,有的時候要挑,目的是將魚挑凶,挑活躍,為魚就食的位置和角度提供便利;有時候魚不開口要等,這時就不能挑。不管什麼原因一味的挑逗,結果有可能是挑得手累都沒魚。以上是以白鯽的“吸口”方式展開的討論,至於草魚的吞口、藍刀的啄吞、鯪魚的刮口,可在此基礎上靈活變化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