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十八梯!我們等著你再次驚豔重慶
一部《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讓全世界的人知道了有一個地方叫
十八梯
十八梯是一條絕對典型的重慶式老街
與解放碑相距不遠
帶著你穿越時空
從現代都市步入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老重慶
十八梯曾經是“下里巴人”的聚集地
這裡的孩子有屬於自己的快樂童年
用他們笑臉詮釋著生活的希望
長長的階梯旁是老式的居民樓
裡邊居住的人家被稱為梯坎人家
它是老重慶的記憶
也是一幅幅市井生活畫面的交織
這裡綠樹成陰
電線又橫七豎八
鍋裡菜香味兒和葉子煙味兒混作一團
小攤小販的叫賣聲走街串巷
錄影廳裡放著港片兒
時而傳來一陣哄笑聲
那裡是記憶中的十八梯
在很多重慶人眼中
十八梯是一條連接歷史與現實的街
在這裡
有重慶的市井百態
人情味十足
十八梯的風景是更傾向於市井生活
它的熱鬧是建立在人情味上的
人去樓空
剩下的只有無限的緬懷
作為無數重慶人的回憶
十八梯最後的景象也將結束了
2015年5月18日,重慶市政府正式批准《重慶市城區傳統風貌保護與利用規劃》,確定了28個傳統風貌區,十八梯“榜上有名”。
2017年1月18日,十八梯傳統風貌區項目開工。該項目包括十八梯傳統風貌區核心區和周邊兩個建控區,占地約88畝,總建築面積8.1萬平方米。 計畫投資10億元。
她正在等待生命中最重要的一輪“蛻變“
↓↓↓
此場景為十八梯梯坎的起始點,核心區的中心。重建一口古井,再現十八梯地名的由來。古井旁邊的茶樓可用井水泡茶。右側保留的建築建議改造為記憶書局,作為十八梯歷史文化展示館。
保留十八梯兩側有時代特徵的建築風貌,對其周邊環境進行整治和織補,再現十八梯商家繁華的風情。
蓋果巷,此處根據拆除前的照片重塑其戲劇性的街巷空間和建築風貌。利用原有石梯和堡坎的空間來展現街巷市井生活。
下回水溝,因有一條迂回曲折的水溝而得名。原來為重慶市著名的跳蚤市場。保留次街巷將其改造為一個創意和生活集市。週末仍保留其跳蚤市場的功能。
月臺壩,此處早先有鬍子昂宅院,其院落前有月形壩坎而得名。通過對月臺壩鬍子昂宅院的恢復,和對周邊梯坎植物的整治,再現其賞月的傳統情景特色。
原城市陽臺區域,對原有城市陽臺進行立面改造和加建。打造充滿重慶特色的吊腳樓風情區,改造為景觀極佳的城市餐廳。
城市陽臺下面通過公園化的處理,打造一個有巴渝民居風格的步行區域。
南側入口區結合原有的堡坎、大樹,創造有山城特色的步行入口。沿街介面體現重慶民居雜糅多變的建築風格和連續的城市介面。
利用多變的地形為現代功能創造戲劇性的展示空間。
南側街道入口,通過對優秀歷史建築的修繕,周邊環境的整治,創造有山城特色的步行入口。沿街介面體現重慶民居雜糅多變的建築風格和連續的城市介面,同時與優秀歷史建築相呼應。
嶄新的十八梯
預計2017年成型,2018年開街
我們一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