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267億造個什麼鳥車站,浴火重生後還治癒了心靈

在紐約世貿中心,有一個人花掉了40億美元,就造了一個鋼鐵大鳥。。。

就 是 這 個 鳥

鳥 車 站

Oculus World Trade Centre station

在紐約的世貿中心,

這個車站設計建造了12年,

前後花費了近40億美刀,

不管從哪方面看,

它身上的光環都特別耀眼。

乍一看像是一隻,

長著白色翅膀的大鳥。

不用懷疑自己的想像。

車站的設計師

Santiago Calatrava,

就是從一幅兒童放飛和平鴿的圖畫中,

獲得的車站設計靈感。

這個車站的建設過程一波三折,2004年開工,原計劃2008年建成,結果工期一拖再拖,造價也一再追加,從最初的22億美元一路飆升到將近40億美元,相當於人民幣267億。

這十多年,每個紐約人經過這塊建築工地,心裡大概都會嘀咕兩句,這傢伙到底啥時候能夠建好啊?花那麼多錢,就為了建一個車站,到底值不值啊?

好在,現在終於建好了。世界各國的遊客到了紐約,又多了一個非去不可的景點。

整個世貿舊址的重建工程都已經接近了尾聲。現在這裡矗立起了五座摩天大樓,此外還有911紀念館、911博物館、自由公園、表演藝術中心,再加上這個鳥車站,曾經的一片廢墟,如今已經重新恢復了活力。

車站坐落在世貿中心2號樓和3號樓之間,從很多角度都能看到,潔白、優雅,又肅穆、莊嚴,散發著耀目的光芒。​

叫它“鳥車站”,是因為外形像一隻舒展著巨大翅膀的大鳥。

​說是車站,其實正式的名稱是“世貿中心交通樞紐”(World Trade Center Transportation Hub),這裡是紐約地鐵1號線的終點站,也是連接新澤西州和紐約的州際地鐵系統 Path 的終點站。

新澤西和紐約一河之隔,地鐵只要坐一站,所以很多在紐約上班的人都住在新澤西,工作日每天有將近5萬通勤客搭乘 Path 到達世貿中心,再換乘紐約地鐵。

911事件後,原來的 Path 世貿車站也遭到了破壞。本來只是想建一個普通的新車站代替,但考慮到遭受重創的紐約需要有一座與眾不同的建築來重新塑造紐約精神,加上美國聯邦政府又撥了一筆鉅款,所以紐約人最終決定新車站除了要好看、實用以外,還要能承擔得起它所背負的紀念意義。

2003年,西班牙建築師 Santiago Calatrava 的設計方案公佈後廣受好評,《紐約時報》的建築評論家稱之為“公民建築的最高等級”。

Santiago Calatrava的設計想法很簡單,就是一隻飛翔的白鴿。

想到戰爭,聯想到和平鴿,雖然沒什麼特別的,不過這個想法用在這個敏感的地方,人們心中複雜的感情讓這個方案最後實施。

像鳥一樣張開翅膀的意象讓很多人激動不已。在最初的設計方案裡,車站的屋頂是活動的,鳥的兩隻翅膀可以在必要時盡情舒展。

但是車站的建設並沒有預想中順利。原定2008年完工的計畫本來就是當時的紐約州長 George Pataki 好大喜功,因為他想要在2008年參選總統,而一個地標性的建築無疑會成為他的重大政績,所以就有了不切實際的預期。

但是,曼哈頓下城街道狹窄又高樓林立,而幾座新的世貿中心大樓也在同期建設,這一切不可避免地給新車站的施工帶來了嚴重的困難。

由於是建在世貿廢墟之上,為了防範可能的恐怖襲擊風險,安全成為了首要的考慮因素。設計方案中的用鋼量一再增加,支出也因此大大增加。

紐約地鐵是24小時運行的,原本的計畫是夜間時段臨時關閉1號線的部分網站,用來進行新車站的施工。但是這遭到了使用1號線的史坦頓島居民的強烈反對,最後只能調整設計方案,讓1號線從車站下方穿過,光這一項除了造成工期延誤,還帶來了額外的3.55億美元支出。

建築師本人對於唯美的追求也是造成預算超支的一個原因。因為用的是鳥的意象,所以 Calatrava設計了這樣骨骼排列的秩序,有一種平衡、對稱、機械秩序的美。

Calatrava 堅持在車站內部儘量不使用柱子,由兩邊獨立的鋼結構支撐起整個空間。他認為柱子會給人帶來壓抑和不適感,同時也可能會成為恐怖分子藏匿炸彈的地方。

整個工程一共用掉36500噸的鋼,光是用鋼方面的花費就高達4.74億美元。

今年3月2日,新世貿交通樞紐低調開放。在簡短的落成儀式上,人們還放飛了幾隻鴿子,呼應著車站的意象。​

當紐約人走進這個他們曾經有過憧憬也有過懷疑的建築時,他們的第一感覺,是震撼和驚喜。下了地鐵,走進車站,到處都是肅穆莊嚴。

​車站內除了白色的鋼結構,它的屋頂、地面、牆面,都以白色為主。不斷重複的白色鋼結構,有種秩序的美感,像是進入一個神聖的空間。

然後走進寬敞的,沒有一根柱子的大廳

​站在這裡抬頭往上看,看到的是一隻面朝天空的眼睛。對了,新車站的正式名稱正是 Oculus,意思是大眼睛。

雖然出於造價的考慮,放棄了最初讓翅膀完全張開的計畫,但是在 Calatrava的堅持下,屋頂仍然保留了這一排天窗,陽光可以從這裡照射進車站大廳。

天窗平時是關閉的,但在天氣好的時候會打開。在每年9月11日,天窗會在上午8點46分、也就是當年第一架飛機撞上世貿大樓的那一刻打開,然後在10點28分、也就是第二座世貿大樓轟然倒塌的時刻關閉。

每年,紐約人都將用這102分鐘的光明,來宣告自己不會被歷史上最黑暗的102分鐘打倒。

有些建築是一首凝固的詩,有些建築是一座紀念碑,有些建築是一則面向未來的寓言。而新世貿車站是這三者的全部。它舒展雙翅,蓄勢待飛,象徵著紐約這座偉大的城市已經浴火重生。

新世貿車站的成功,是設計和靈感的偉大勝利。放眼世界上任何一件打動人心的作品,都是源自于超越局限、追求完美的設計理念,不論是在建築、生活還是工業領域。

“感覺不像是這個世界上的建築”

“美得令人窒息了”​

不管是振翅的鳥還是好奇的大眼睛

也許車站已經超越建築本身

每個曾經傷痛的心靈

卻會以此慢慢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