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一碗一盞,皆是世上唯一

建盞又名天目瓷,黑瓷代表。產于福建北部的建陽窯,宋代八大名瓷之一。

建盞的鼎盛時期是在宋朝,終南北兩宋之世,建盞一直是飲茶器具的極品,貴戚權門競相追逐,文人雅士吟詠把玩。

宋時崇尚鬥茶之風,故除了必需提供優質的茶葉之外,還需要有最適於鬥茶所用的茶具。宋代的著名文人墨客就有一些名句來稱頌建盞。例如“兔毫紫甌新”、“忽驚午盞免毫斑”、“建安瓷盌鷓鴣斑”、“松風鳴雷兔毫霜”、“鷓鴣碗面雲縈字,兔毫甌心雪作泓”、“鷓鴣斑中吸春露”等。

自蒙元以降,飲茶方式的演變使點茶逐漸失去了主導地位,到了明朝,點茶最終為沖泡茶所取代。點茶的失勢也導致了建盞的式微,隨著建窯逐漸改燒青白瓷,黑釉建盞的爐火在明代終至熄滅。曾經被上至皇帝,下至引車賣漿者流珍愛的建盞,就這樣在歷史中悄然隱身。可以想見,離開了鬥茶的一隻只名貴建盞,紛紛在酒肆中、筵席上、湯盆邊粉身碎骨,隨後被棄之溝渠,煙消雲散。

​不知算是幸運或是不幸,東鄰日本仰慕學習中華文化的同時,也繼承了點茶這種風雅之事,並逐漸在日本形成一種近乎宗教的“茶道”,而建盞,在彼處仍然是茶道的主角,且由於中國建窯的停產,使存世之盞盡數成為絕品。

如今隨著人民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迫切,建盞文化也重新被人們所認識。

​宋代建盞氣質純鈍,奇特無比。

​建盞的油滴斑、兔毫絲、純黑釉盞是窯工創造發明的特殊裝飾效果,建盞的紋樣是在高溫窯火中,因釉面自然流動而形成的花紋,窯變則完全是渾然天成的,千變萬化。所以世界上沒有任何完全相同的兩隻,每一種窯變都是獨一無二的,不可複製。 每只盞都是孤品。

​建窯瓷盞的美是獨特的,欣賞建盞,並不在其外表,而在其內涵與氣質。與傳統要求的透明輕巧的陶瓷製品不同,建盞顏色深沉,形體厚重,大巧若拙,大雅若俗。

有星斑油滴外觀如閃耀的星星;有雨點油滴如雨天之後在玻璃窗上留下的痕跡一般;有鱗片油滴如魚鱗般呈片狀,層層疊疊,有兔毫斯如同兔毛雲朵,糾纏縈繞。種種變化,妙不可言。

​特別是有一種曜變斑,夢幻如宇宙星空,藍光閃耀,使人不勝冥想,如癡如醉。後有兩隻曜變盞東流日本,為當時的日本霸主織田信長所得,視若珍寶。相傳一隻毀於本能寺之變,與織田信長一道殞命,另一隻流傳至今,被奉為日本國寶。

建窯建盞燒制技藝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漢族傳統手工技藝。特指福建南平窯黑釉茶盞燒制技藝,要經過選瓷礦、瓷礦粉碎、淘洗、配料、陳腐、練泥、揉泥、拉坯、修坯、素燒、上釉、裝窯、焙燒等13道工序。

​“建窯建盞”的制坯成型,是採用手工拉坯成型的。雙手將泥拉成器坯,要成足在胸,一氣呵成。靈活運用,推、拉、收、放等手法,找到器壁最佳形式成型。

2009年,被列入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日本人酷愛建盞,評為上品。有幾件“曜變天目”的建盞就收藏在日本的博物館裡,據說是北宋時期由在天目山徑山寺學佛的日本和尚帶回去的。均被列為國寶。

藏於日本的四隻國寶級建盞“曜變天目”

曜變一詞原意為“窯變”、“容變”,十五世紀前後,人們開始用含有“星”“輝”之意的“曜”字來命名。

​曜變天目是根據光線的反射方向而改改變顏色,若垂直觀看,斑點成藍色;若斜著觀看,其斑點成金黃光折。曜變天目在世界陶瓷史上,也被尊為至高無上的珍品。

今天優秀的建盞,斑紋形狀千變萬化,斑紋有立體感,層次感,並有明顯的金屬感,色彩隨光線的強弱而突變。細細品味,其釉色如同宇宙星辰深邃神秘,冥冥間如有神在,讓您感受那靜謐低調的美。

​建盞看似普通,然則單純不單調,樸素不粗鄙,禁得住時時細品,耐得了日日把玩。釉色深沉瑩潤,適合點茶茗戰。斑紋樸素平和,但變化萬端,各種名品,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