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父子修理鐘錶70年,無意中打造出一座時光博物館

明朝末年,機械鐘由傳教士引入中國

康熙乾隆年間,座鐘多為禦制

進貢皇室,玲瓏別致,精美奪目

時代遷移,鐘錶進入尋常百姓家中

鐘錶匠曾是街頭巷尾的常見行當

隨著石英類、電子類鐘錶的普及

維修鐘錶的招牌漸漸從大眾視野中消失

蘇州葑門橫街,一家老鐘錶店

靜靜矗立在時間洪流、喧鬧街市之中

店內十幾平米的空間

擺滿琳琅滿目、各式各樣的鐘錶

晚清民國時期生產的“自鳴鐘”

80年代結婚必備的“上海牌”

還有不少漂洋過海的“西洋鐘”

它們是各自時代最精美的時光記錄者

狹窄的店鋪像是一座精心打造的博物館

店主“鐘錶許”正戴著放大鏡

聚精會神地修理手錶

櫃檯上擺滿工具和零件

工具手握處有深灰色包漿,可見年歲

“鐘錶許”本名許琪

經營這家鐘錶店已12年

自父輩起

許家從事鐘錶修理有70餘載

他的父親許昌文幼時家貧

少年時隨堂兄到蘇州做鐘錶學徒

學成後,漸漸在行業內闖出名頭

許琪自幼喜歡鐘錶,他常搬著板凳

坐到工作臺前,看父親工作

鑷子夾著細微零件,一番努力

零件轉動,鐘錶就活了

他嘗試拆裝簡單的鐘錶

平日一絲不苟的父親

對他的調皮十分寬容

有時還會在旁指導

父親的鼓勵,令許琪對鐘錶越發癡迷

工作之後,仍然琢磨鐘錶

閒暇時也會幫助父親做些活兒

他習慣稱呼父親“老頭子”

多年父子,亦是師徒

1980年代,從鐘錶廠退休的許父

應邀在葑門橫街開辦鐘錶修理店

12年前,眼見父親年邁行動不便

年過不惑的許琪決定頂起這家店

我喜歡修理鐘錶,樂意以此為業。

老父親做這家店二十年,怎麼能說放就放

拜訪時,先後有八九個人前來修表

有老者、婦人,也有年輕人

在許琪眼中

鐘錶有生命,凡是能修的定要竭盡全力

鐘錶記錄時光、承載記憶

歲月悄然打磨,留下痕跡,感情滲透其間

數十年間,不少人請許琪修理

六七十年甚至上百年歷史的鐘錶

許琪記得清楚,仔細講述

平凡人與鐘錶的故事穿過光陰,有情有義

一位二十歲左右的上海顧客

請他修理奶奶佩戴60多年的老表

許琪自製齒輪發條,將表修好

年輕人一再感激,算對老人有個交待

說到這裡,許琪感歎一句

鐘錶怎麼可能只是個工具,人對它是有感情的

許琪鍾愛收藏古舊鐘錶

店內陳列的老物件

皆是他多年搜集而來

憑藉許琪的修復工藝

古舊鐘錶皆能運轉

法國壁爐鐘,18世紀生產

上立女神雕塑,惟妙惟肖

手臂上揚,恰可懸掛發條鑰匙

石英底座雕空,嵌入機芯

四百天鐘,上一次發條,可走400天

17世紀歐洲富貴之家才有的奢侈品

蘇鐘,屏風式樣、鐫刻花紋,精緻獨特

蘇州匠人打造,曾遠銷海外

老店名聲遠播,很多人慕名而來

許琪每天早早來到店裡,一到整點

十幾塊掛鐘,報時聲響起

洪亮、清潤、悠長

他望著店外川流的人群

深吸一口煙,煙圈如霧散去

心向美好

“555”牌木座鐘

淡黃色木質外殼

純黃銅制機械

是一代人的眼中

父母愛情的見證

成長歲月的記憶

時代發展,生活給出種種理由

“555”牌木座鐘淡出大眾視野

在許師傅的店裡

最後的“555”牌木座鐘

仍能上弦運作,走時準確

長風機芯,編碼清晰可見

沒有一點鏽跡,烏亮可鑒

時光好似噠噠的馬蹄

在木匣齒輪間迴響

喜歡手藝手作的朋友記得關注我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