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陽澄湖蟹貼秋膘,陽澄湖泥養育一方手藝人600年

蘇州陸慕,地處陽澄湖畔,因泥土無雜質,不含沙,質地細膩,謂之“澄泥”。

陸慕有兩門禦貢手藝,有賴一方澄泥,得以歷經明清,延傳六百年。

一門是陸慕金磚,明代建造故宮,便用陸慕金磚,敲之有聲,斷之無孔,故稱“金磚”。

另一門是陸慕蟋蟀盆。

鬥蟋蟀興起于唐玄宗時,明清時期,此風更甚,天子黎民,皆好此道。

鬥蟋蟀興盛,各類蟋蟀器皿便隨之而生,衍生出“南盆北罐”之說。澄泥燒制蟋蟀盆,光潔細膩,透氣性好,敲之有金玉之聲,是”南盆“的代表。

明清以來,陸慕澄泥蟋蟀盆,一直盛而不衰。明宣宗朱瞻基以澄泥蟋蟀盆為禦貢,史書典籍相關記載不在少數。

民國時期,兵火連綿,陸慕制盆走向衰落。

沈榮星聽父親說起過,文革剛結束時,人民脫離壓抑時代,深埋心底的興趣熬過寒冬,破土而出,於是陸慕蟋蟀盆製作蜂擁而起。

當時禦窯村五百家農戶皆以制盆為副業,支起窯爐,燒窯制盆,家中小院,堆滿澄泥,門口整齊堆放著未成形的盆坯。雖然一個盆只賣兩三毛錢,人們卻樂此不疲,十分紅火。

手藝人的後代們,在祖輩傳承的技藝中,獲得不曾有過的歡樂與解脫。

品味這段往事,令人深思良久。

陸慕制盆手藝在80年代迎來短暫繁榮,在社會變遷中迅速衰敗,如今只有不到20戶。

製作流程

陸慕蟋蟀盆做工講究,流程繁雜

大體可以分為11個步驟

1 選泥取泥

選泥以陸慕周邊的魚塘底泥或七八米以下的泥土為上品,以黃、青、白三色生泥最佳,透氣性好,顆粒細膩。取泥後再露天放置一年以上,任憑風吹雨淋,酷暑嚴寒,泥土分解為細粒狀。

2 浸泡除雜

將幹泥泡於水缸內,清除泥中雜質、髒物,使其成為純泥。

3 采漿存儲

用竹竿木棍時常攪拌翻動浸泡的泥塊,使其化為濃厚均勻的泥漿,再以西曬網倒入另一缸中,除去細微雜質,如此反復三次,最後將水舀出,留下沉澱泥漿。

將粘稠泥漿裝袋紮緊,慢慢陰乾或曬乾。

4 練泥鍛錠

將幹細泥加工,加入適量的水,以腳反復練踏,把泥練熟成團,粘韌滑亮,再將此泥捶摜分段,做成泥錠。

5 搓泥壓模

將泥搓磨、切割成條狀或是方形,分別壓入盆圈,盆底和盆蓋的土模中,壓出粗坯,然後脫模曬乾。

6 修刮打光

把盆坯內外細細修刮,直至光滑為止,待稍硬即上轉盤打光,如有氣泡,便刺破,將氣擠出,用泥填平修光使盆坯內外光潔。

7 壓章拓底

先在盆底壓上印章,然後用同樣的泥漿作為塗膠,粘連盆底盆圈,成為一體。此道工序十分重要,如果拓底不好,盆會脫底報廢。

8 鋸槽配蓋

在盆蓋剖刮槽口,分別有凹凸之榫,使盆蓋嚴絲合縫,不可有絲毫鬆動。

9 做光烘乾

經過細緻檢查,便可做光晾乾,還土本色,然後或曬或烘,使盆坯幹硬。

10 裝窯焙燒

古時燒制蟋蟀盆,多以柴燒窯爐。如今多是使用電窯,控溫烘燒,溫度一般為800度。制盆人能通過控制窯體和溫度,使蟋蟀盆呈現黑、黃、白、青、紅等色。

11 研磨雕刻

過水浸泡十天左右後,將盆蓋反復研磨,使其落榫無隙,根據需要在盆體上雕飾圖案,可謂佳品。

我們前去拜訪時,蘇州剛結束持續月余的梅雨。失去雨水遮蓋,天氣異常酷熱,走在路上,汗流浹背。

對於沈榮星們,這是久違好天氣,得抓緊做活。

制盆雖說是手藝,效率全看天意。其中需要將盆多次陰乾,梅雨季節,往往兩三個月都做不出一批成品。

蟋蟀盆看似輕巧簡樸,但為提高效率,制盆人皆是流水作業,細算下來,工作量極大。

天熱活重,汗流如注,為補充水分,沈榮星喝開水,須加大把鹽糖,一股澀味,不可名狀,長纏舌根,久久不散。

造訪顧國民時,他剛做好50多個盆坯,幾句話的功夫,他啃完半個西瓜,又牛飲般喝了一大杯開水。

與酷暑相比,嚴寒更令制盆人感到困擾。江南冬天沒有北方風雪,卻也是在零度徘徊。

冬天泥坯冰涼,做得三四個,手便凍麻,沒有一點知覺。

沈榮星、顧國民,雖已三十四五歲

卻是陸慕最年輕的制盆人。

他們之上,皆是耳順之年的前輩

還在堅持的人逐年減少

沈榮星說,沒耐性,吃不了苦

這一行都是做不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