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報告告訴你,未來的老山城會是什麼樣
幾年前,一個畫家站在嘉濱路的江邊抽著雪茄說:“你看這座城市多有趣,繁華鬧市裹挾著老街小巷,矛盾又魔幻。”
是啊,我們每個人都在步履不停、行色匆匆,但又對這些古樸親切的歷史老街眷戀不舍……
璀璨洪崖洞 李衛華 攝
隨著城市建設腳步的逐漸加快,越來越多代表著老山城特色的老街開始與現代城市有些格格不入,那麼,在未來,這些老街將會何去何從呢?渝中區區長扈萬泰告訴大家,未來五年,渝中區將保護和傳承母城歷史文化,彰顯山城江城風貌特色。而在去年12月23日,渝中區發出的《關於高品質實施傳統風貌區、山城老街區、特色老社區建設的通知》中,就對這些傳統風貌區、老街區的建設改造已有明確規劃。
讓鄉愁留在繁華深處
老建築 / 新景觀
報告指出,保護和利用具有重慶山城特色和歷史文化內涵的城市元素,著力優化提升街道、公共空間的文化內涵,建設更富活力魅力的特色城區。保護利用好歷史文化街區、傳統風貌街區以及棚戶區改造搬遷騰挪出來的具有山城特色的老街區,保護街巷肌理,促進老社區活力復興,讓老建築變成新景觀,把鄉愁留在現代都市之中。
保護與新塑
包括十八梯等10個傳統風貌區
突出文化保護、內涵挖掘和風貌塑造,規劃建設十八梯、湖廣會館、白象街、中山四路、大禮堂及馬鞍山、李子壩、山城巷、大田灣及文化宮、打銅街、重慶古城牆遺址等10個傳統風貌區。
十八梯:最老的山城,最美的紀念
十八梯位於渝中區較場口,是從上半城(山頂)通到下半城(山腳)的一條老街道。這條老街道全部由石階鋪成,陡陡的,彎彎的,把山頂的繁華商業區和山下江邊的老城區連起來。自十八梯早年傳言拆遷改造以來,不同身份不同職位的人們,都紛紛用自己的方式發起紀念;老重慶味道的十八梯,一度也是電影場景的佳選。
“ 以前經常會去那個地方拍照片,因為那是一個很世俗化的地方,吵吵鬧鬧的,覺得很好玩,但一直又覺得沒有拍好。這次真的感覺要拆了的時候,才覺得作為一個重慶人,又有必要要做點什麼。”攝影師王淩遠曾表示。
(王淩遠攝影作品)
(王淩遠攝影作品)
2015年9月1日,渝中區在國泰藝術中心舉辦的“再見十八梯影像展”正式開幕
開幕首日近千名十八梯老居民前來觀展,尋找記憶。市民在照片中發現了曾經熟悉的地方,趕緊拍照留念。
(何智亞《白象街》 活動組委會供圖)
(彭世良《中興路》 活動組委會供圖)
現在的十八梯正在改造中,並被這些舊美的照片圍擋著
“雲梯式”建築風貌,打造老重慶體驗區
去年12月23日,在渝中區發出的《關於高品質實施傳統風貌區、山城老街區、特色老社區建設的通知》中,表明如十八梯傳統風貌區就將以展示山城“雲梯式”建築風貌為主,恢復傳統街巷肌理,還原特色民居建築風貌,加強法國領事館等文物的保護利用,打造“老重慶”體驗區,預計將于2017年建設基本成型,2018年建成開街。
湖廣會館歷史文化街區將修繕湖廣會館、東水驛,保護利用謝家大院、鬍子昂故居等文物,打造湖廣會館周邊區域街巷空間,豐富街區業態,重現明清移民建築風貌,預計將于2017年建設基本成型,2018年建成開街。
改造與利用
包括民國印鈔廠等10個山城老街區
突出山城特色、建築風貌、傳統生活,改造利用魯祖廟、民國印鈔廠、三層馬路、勝利路、戴家巷、捍衛路、飛機碼頭、燕子岩、洪崖洞、重慶天地等10個山城老街區。
曾經的民國印鈔廠,現在的文藝彙聚之地
這裡曾是“民國時期的中央銀行印鈔廠”,是重慶的彩印中心和西南印刷工業的彩印巨頭。1950至1970年代,在重慶,凡是帶色的紙片兒,差不多都是他們印的。現在,這裡被稱為“二廠文創公園”,是設計與文創的聚集地,致力於打造西南內陸的“複合型創意市集”,是目前重慶內最具影響力的市集。
(設計園區和文創集市)
(魯祖廟)
(燕子岩街區)
挖掘歷史資源,建設高品質山地民居展示區
去年12月23日,在渝中區發出的《關於高品質實施傳統風貌區、山城老街區、特色老社區建設的通知》中,表明如在戴家巷老街區的建設中,將挖掘老城牆歷史資源,保護修繕文物和優秀傳統建築,打通解放碑至嘉濱路公共廊道,打造濱江崖壁觀光休閒區,預計將于2017年建設基本成型,2018年建成開街。三層馬路老街區將保護修繕特色建築,完善李子壩與鵝嶺公園的步道系統,依託山水景觀資源,建設高品質山地民居展示區,預計將於2018年建成。
整治與重塑
包括金湯街等10個特色老社區
突出地形空間、社區生活、功能重塑,整治提升白象街社區、解放西路、金湯街、領事巷、張家花園、人和街、國際村、學田灣、春森路、嘉西村等10個特色老社區。發展和促進文化旅遊休閒健身消費,以文化資源的保護和發展融合,促進旅遊、健康等產業發展。
(重慶領事巷老街)
挖掘人文資源,串聯傳統風貌區
去年12月23日,在渝中區發出的《關於高品質實施傳統風貌區、山城老街區、特色老社區建設的通知》中,表明如在金湯街社區的建設中,就將提升串聯通遠門遺址公園、鼓樓巷社區廣場等重要節點,完善交通、停車、環衛、標識、休憩活動等配套設施,預計將於2018年上半年完成。在春森路社區的建設中,將挖掘“一雙繡花鞋”、“留真照相館”等歷史人文資源,串聯大禮堂、中山四路、大田灣及文化宮傳統風貌區,力爭2017年完成。
不論如何重塑與改造,
我們都會在山城陪他們慢慢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