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之前》裡的郭富城,你真的看懂了嗎?
其實電影也可以叫“被人嫌棄的高野的半生”,一個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公子,在家人均意外去世之後,因為爛賭很快敗光了所有家產,過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生活,連親生女兒都和自己撇清關係。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個天使一樣的女孩兒敲開了他的門,經過一夜的相處,給了支撐他好好活下去的勇氣。當然,《天亮之前》不是科幻片,也沒有天使,那麼只有真正理解人物關係、明白導演的拍攝意圖,才能看懂並喜歡這部電影。
和絕大多數故事先行的電影不同,《天亮之前》能明顯感覺到是把角色塑造放在首位的。男女主角一個是賭到一無所有的賭鬼,一個是流落風塵的應召女郎,在影片中虛擬的自由城,是處在社會最底層的兩種身份。這樣的角色定位可以營造更好的戲劇張力,同時也讓人好奇他們到底是怎樣的命運軌跡淪落到這一步?
導演只為角色賦予了現有的身份,人物性格隨著電影的推進逐步展開,留給觀眾慢慢熟悉,從而實現對人性最深刻的挖掘和最鮮活的呈現,並且引導觀眾完成從厭惡到同情,再到最後感動至淚目的情緒轉換。高野無異于從天堂墮入地獄,但你似乎很難確定到底哪種處境的他更快樂,他和茉茉講了三個兒子落水的故事,恰好暴露了他藏在內心深處的自卑,自卑讓他自暴自棄,嗜賭其實也是對生活的逃避,經常聽人說,有錢不一定幸福,高野是很好的例子。對極端壓抑生活的反抗,讓他迷戀賭博帶來的快感,“賭博就是把最壞和最好的感覺都給你,有絕處逢生的快感,只是靠那一瞬間的快感維持自己活下去。”看到這裡,不由佩服導演對人物的精准把握以及對心理的細膩刻畫。
對於楊子姍飾演的茉茉也一樣,當我二刷之後,才有了更深的體會。劇本並非生硬的設定“茉茉要愛上高野,然後把這部電影拍下去,”而是在電影裡給出了必然性。她對高野說“我從小就沒有家人,任何一個人陪著我都會很高興”但是她18歲被騙到這裡開始做應召女郎,每天見到的都是解決生理需求的男人,在她想要自殺的時候讀到了高野的信,發現原來人世間還有談成和真情,這給了她活下去的勇氣,同時,高野也是她碰到的第一個可以談愛的人,所以她問“那你會愛我嗎?”這句臺詞看似突兀,其實是一個女孩子最天真浪漫的想法。
人物形象立住了,再來看人物關係,它其實是劇情的基本構成單元。影片裡的人物關係始終是冰冷的、無情的、功利的,用來反襯高野和茉茉之間的溫暖、浪漫、純粹。劇本為連個角色塑造了各自圓周一般的軌跡,高野從監獄出來後開始爛賭,做最後一搏的時候碰到安志傑飾演的宿敵,雖然賭贏,最終還是兜兜轉轉又進了監獄,終點又回到起點;茉茉在影片結尾的高☆禁☆潮部分揭示了自己的身世和經歷,兩個圓周交會的那麼一點點,就是短暫相處的這一夜,充滿了宿命意味,只有想到這一層,才能體會到劇情的精妙之處。
郭富城這個一直靠顏值取勝的演員,其實一直都在拼演技,只是很容易被忽略。《踏血尋梅》裡頹廢、蒼老的員警形象為他贏得了金像獎影帝,在那部作品中,他起碼還是個員警,而這一次,身份和形象都沒了,演技再一次迸發,可以留意一下片子最後他從監獄走出來的鏡頭,拋硬幣時一臉茫然,聽到一個聲音和自己說話,眼神中馬上流露出希望之光,演技就是要這樣錙銖必較不是嗎?昨天採訪的時候郭富城說,為了變成電影裡的高野,絕大多數場景都是實景,包括監獄裡的戲份,也是找的真的監獄,他真的是融入到了電影中,所以上面說到的那場戲,只拍了一條,因為他演的是真實的自我。
《天亮之前》不是那種味同嚼蠟的商業片,沒有生硬的大起大落,也沒有俗套的男歡女愛,甚至也沒有設計happyending,放棄這些,影片換來的是引人深思的命運浮沉、倍感溫暖的一夜戀情,以及真實且富有質感的鏡頭語言,同時也讓這其成為暑期檔回味悠長的一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