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成都城南部分學校情況打探!選擇小夥伴更重要?

在上一期的“探校”欄目發佈以後,後臺已經被大家的留言攻陷啦!不少為給孩子選學校而焦頭爛額的家長都留言想知道自家附近各個學校的情況,別著急,團長已經把家長們留言的片區、學校都認真做了整理,並將逐個幫大家打探東南西北的學校資訊。歡迎繼續在後臺留言,告訴我們你想知道的資訊!

這一期分享的是城南部分學校的情況!

團小探的朋友小張,作為一家北京的高科技公司的高管,上個月入駐成都天府軟體園。小張諮詢我的第一件事,就是城南片區,哪些學校好。小張的女兒5歲了,這學期開始在華陽一所幼稚園讀大班,明年即將讀小學。

為引進高層次人才,解決其後顧之憂,根據相關規定,高層次人才子女讀書待遇讓人羡慕:可以享受擇校照顧。但有一個限制,只能一次性自由選擇學校就讀,為此,有選擇綜合症的小張,在這方面糾結不已。

城南部分學校打探

在諮詢我之前,有幾所學校已經進入了小張的視線:成都師範銀都紫藤小學、益州小學。小張的理由是銀都小學紫藤校區距離公司近,校長黃敏麗有日本留學經歷,但缺點是剛開辦一年;益州小學的口碑也不錯,只是距離公司遠了一點。

高層次人才就是不同,“點殺”的都是辦學品質比較高的學校。除了這兩所,該片區比較好的學校,還有泡小天府校區以及蒙彼利埃小學。

泡小天府不說了,老五朵金花的分校,2011年開學。

而蒙彼利埃小學是2014年成都市與友城法國蒙彼利埃市為深化雙方的國際交流合作而新建的,學校的校長是泡小天府校區過去的,可以說很大程度是泡桐樹小學的延伸,最大的亮點是特色國際理解教育課程:每週開設法語課1節,英語課4節,國際理解課程1節。一句話,到蒙小,孩子可以多學一門語言——法語。

在這個片區,還有一所容易被忽略的小學,那就是華陽實驗小學,這所小學的辦學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嘉慶十二年(1807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學校有特色的活動有春華節、秋實節:每年春夏季舉行全校性讀書、科創、藝術等活動,每年秋季開展學生體育、英語、趣味數學比賽展示活動。學校還有田徑隊、貝斯、吉他、播音主持、小百靈合唱隊等特色團隊。

作為一個成都多年的跑口記者,我給小張建議,兩所都不錯,風格不一樣而已。

成都師範銀都紫藤小學

銀都紫藤小學校長黃敏麗,是以前銀都小學紫薇校區執行校長,是成都市小學數學學科帶頭人、四川省骨幹教師。

“移動技術下常態互動智慧課堂團隊建設”、“學校大資料管理”,紫藤小學建校後,黃敏麗為了實現智慧教學的常態化,真正做到100%全覆蓋,該校所有學科教師學習使用HiTeach TBL教學軟體系統。如果提到銀都紫藤小學的一個關鍵字是什麼?那就是智慧校園。其實,這個智慧校園一點也不玄乎,團小探曾採訪紫藤小學,見證他們的一堂教研,通過學校的教學軟體系統,老師可以即時看到,每個學生上課時的舉手、回答等情況。而學校可以看到教師上課時,是習慣性站在左邊講課,還是兼顧到教室的每個方位。

益州小學

事實上,益州小學建校時間也不長,只有6年時間。建校初,團小探到益州小學採訪,除了高規則的硬體設施,團小探被學校一面“手掌”牆所吸引,原來,每一個一年級新生,都要在牆上留下自己的手印。

這是一個極小的細節,可以想到,這所學校的辦學者,是多麼愛孩子,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孩子儼然成了學校的主人。不妨看看這所學校的育人目標:讓每一位孩子享有自信和成功,使全體學生成為“會生存、會做人、會學習、能創造”的具有現代文明素養的國際小公民。

從某種意義上講,益州小學帶有強烈的龍江路小學風格,原因在哪裡呢?這跟其校長李玲的個人經歷有關,李玲是成都市優秀青年教師、學科帶頭人、成都市骨幹教師、四川省骨幹教師。歷任成都市龍江路小學、龍江路小學(南區)教導主任、副校長,深刻領悟這所有著70餘年積澱的名校深厚的文化精神和思想精髓。

當然,在這個片區,還有一些名字非常“大”的學校,其辦學品質有待觀察,因為有些學校,是從以前的村小演變而來的。並不是團小探歧視這些學校,在上一篇文章,團小探以神仙樹片區為例,談了地域的重要性,在一個富且貴的地方,不管從家長的社會影響力、教育消費能力以及主管部門的重視程度來說,想讀一個差的學校都比較難,因為教育主管部門會派遣最優秀的校長去。

但光有校長還不行,還必須有較高的師資水準。一所學校有沒有特色,看兩樣東西,一是課程,二是師資,師資是課程的保障。

舉個例子,一個校長希望辦一所有國際視野的學校,想把外語教學、國際理解作為特色課程,但環顧左右,發現優秀的英語老師甚少,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於是不得不推後實施,慢慢從外面招聘、引進,這就需要幾年乃至10餘年的過程。在一所村小轉過來的學校,和一所新辦的高起點學校之間,我選擇後者。因為新招優秀老師容易,改造培養以前的老師相對較難。

需要提醒一點,家長千萬不要只看學校網站上的辦學理念,很多學校的辦學理念,除了雷同不說,放100年都不會過時。最重要的是看,這些理念有沒有“過手”,這就需要強大的師資、科學而系統的課程來實現。

給孩子選學校,同伴更重要!

前不久,小張又來電話了,說有了新的考察結果,一所中意的學校,招生片區包括一個讓他介意的社區——這個社區的居民普通文化水準不高,平常根本沒有時間管孩子,擔心這些孩子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影響他的女兒——因為小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

對於這一點,我是非常贊成。做教育記者之前,可能我會覺得矯情,但最近幾年,我越來越覺得“圈層”的重要性。某知名民辦學校的很多家長告訴我,選擇這所學校,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選擇家長的圈層。這些家長文化水準都比較高,收入也高,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孩子不會有大的壞習慣,孩子將來的朋友圈,也會更優質一些。

現實的確如此,父母給孩子選擇學校,除了選擇辦學理念、師資、課程,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元素——不就是給孩子選擇成長的、一路同行的夥伴嗎?試想,如果真的有一個群體不重視孩子的教育,家庭教育跟不上,導致孩子的學習習慣、行為習慣很差,勢必會影響其他同學——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嘛,特別對於小學生而言,同伴的影響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