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暴風兵頭盔誕生史

暴風兵可以說是《星球大戰》中最為人熟知的形象,它的影響力甚至超過了電影本身,成為了一種文化象徵。它的誕生則歷經波折,從Ralph McQuarrie的概念圖開始,多位藝術家都曾為它貢獻過自己的一份力量,而關於它的歸屬則紛紛擾擾了40年,直到今日也未曾停歇。

本文從相對公認的暴風兵頭盔製作者Andrew Ainsworth角度撰寫,講一講暴風兵頭盔產生的歷史,雖有偏頗之處,也算值得一讀。在這過程中,包括Liz Moore、Brian Muir等人都對暴風兵頭盔和盔甲有所貢獻,由於角度問題不能一一列舉。

一天,我的一個好朋友接到一份關於未來軍隊設定的工作委託。他很擅長場景搭建,但是對於立體的士兵造型則沒什麼概念。他問我能否幫忙做些什麼東西出來,我毫不考慮就答應了。

——Andrew Ainsworth在談起因何參與《星球大戰》道具製作時如是說道

來自英國的新希望

1976年,Nick Pemberton已是一名成功的佈景師和木偶師, Andrew Ainsworth則剛從伊林藝術學校畢業,成為新晉的設計師。他們都居住在倫敦西南部的威肯漢姆,這裡被電影與電視工作室、劇院以及曾經的搖滾聖地所環繞,充滿著藝術和創作的氣息。

星球大戰的採購商找到Nick Pemberton,讓他為電影製作一批頭盔及附屬配件。Nick當時覺得“這部電影註定沒什麼前途”,同時他還在忙於泰恩蒂斯電視公司 (Tyne Tees Television)的木偶戲工作,不過既然接下了工作就得好好幹,Nick開始著手準備相關工作。

1976年1月6日,Nick同星球大戰導演喬治·盧卡斯會面,商談暴風兵頭盔及其他角色的事宜,包括暴風兵的頭盔和佩槍、賈瓦人的面具以及塔斯肯襲擊者(Tusken Raider)等都有涉及。隨後,Nick和他的工作人員在星球大戰服裝設計師John Mollo 的指示前開始道具製作,並與盧卡斯多次討論道具的設計方向。

盧卡斯的抉擇

1976年1月20日,Nick與盧卡斯第三次會面。盧卡斯像“參加時裝秀一樣”在不同道具之間轉來轉去,最終他選擇了Nick的作品。得到了盧卡斯的肯定,雖然還沒有簽訂任何合同,Nick還是立即聯繫了他的朋友Andrew。Nick曾看過Andrew開發的塑膠成型技術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決定拉他一起入夥,將模型轉化為可用的道具。

天才設計師Liz Moore在此期間也曾製作了一頂暴風兵頭盔,不過未被採納。她與Vader的製作者Brian Muir一起工作,並完成了C-3PO的設計製作。 說起Liz的經歷,她一出道就參與了《2001太空漫遊》,因此得到導演庫布裡克賞識,繼續為《發條橙》製作道具。不過她沒能看到自己製作的《星球大戰》道具搬上螢幕,1976年Liz因車禍不幸離世,年僅32歲。

我不畫草圖,不做模型,也沒有任何圖紙,從來都是上手直接雕刻模具。

——Andrew Ainsworth談論如何製作暴風兵頭盔的模具時說道。

Andrew的任務是將他的朋友Nick製作的粘土頭盔與Ralph McQuarrie的概念圖相結合,並雕刻模具,最終製作出星球大戰電影中暴風兵要戴的白色塑膠頭盔。在McQuarrie的設定裡,暴風兵應該充滿了未來主義風格,並隨著時間不斷進化。他們應該能夠在不同的環境下作戰,頭盔可以過濾有毒氣體,盔甲則需要足夠靈活,就像從身上長出來一樣。塗裝則需要散發著銀色的金屬光澤。

以此為前提,暴風兵的整體風格需要趨向一致,頭盔必須看起來就是全身的一部分,儘量不讓人產生這就是個演員穿著到處跑的印象。盔甲的表面看起來要足夠堅硬來提供保護,同時外觀要光滑平整,並且活動自如。

要滿足這麼多條件,實在是個不小的挑戰,關鍵是一分錢還拿不到…

心靈手巧與真空吸塑

Andrew Ainsworth靠著設計和生產自己的產品,確立了自己設計師的地位。在1976年,塑膠和複合材料的使用還不廣泛,所以Andrew自己製造了塑膠成型機,以滿足他所設計產品的尺寸和類型要求。

由於商店的空間有限,他的產品在寄出之前經常堆在櫥窗裡甚至商店外。門口是完成的暴風兵頭盔,櫥窗裡是他為皮划艇製作的內倉。

為了解決末端開裂的問題,Andrew曾試著將切開的軟管粘合在頭盔下部(參見圖片中頭盔的後半部分),但這個方法太慢了,而且需要額外的模具和工序

在製作過程中,偶然之間,Andrew發現了稱為HDPE(高密度聚乙烯)的材料,雖然它有著易收縮和不易上色的毛病,但極好的柔韌性讓他選擇使用HDPE來製作頭盔,畢竟只是做一個樣品而已。

最理想的情況下,最終的成品應該一體成型,沒有任何接縫,不過受限於時間和經費,Andrew決定使用真空吸塑機制作兩片式的頭盔。這兩片元件要有重疊的部分,以方便將它們組合成一個完整的頭盔。

經過無數次的失敗與調試,最終兩片零件可以妥當地結合在一起,並且包含足夠的細節,雖然由於反復調整導致頭盔並非完全左右對稱,不過無傷大雅。Adndrew找出曾用做汽車配件的橡膠條,一條用於掩蓋前額的接縫,另一條環繞在頭盔的最下麵。

泡泡眼與獅子鬃毛

頭盔的外形有了,接下來就輪到眼睛了。為了符合未來風的軍事造型,Andrew決定使用泡泡眼的造型,看起來具有更廣的可視範圍,同時也顯得更加兇狠,材質則使用亞克力板塑形而成。

不過理想總是被現實打碎。在佩戴頭盔的過程中,由於亞克力板泡泡眼的糟糕視線,演員們不斷地摔倒或者撞在所有東西上面,忍不了了! 隨即鏡片被換成了膠板制的綠色平鏡,問題解決了。

現在頭盔組裝起來了,視線的問題也解決了,下面就要考慮通訊方面的事了,當然主要目的是遮蓋頭盔兩側難看的接縫。Andrew為頭盔添加了兩隻“耳朵”,不僅看起來像是無線電通訊模組,也增強了頭盔的視覺效果。這兩塊突起就像獅子的鬃毛一樣,讓頭盔看起來更加兇狠,也符合軍事用途的定位。

經過無數次調整的成品暴風兵頭盔

全面合作與量產

在為原型頭盔工作多日後,Andrew把它拿給了Nick。1976年1月23日,影片服裝設計師John Mollo同Nick會面來查看頭盔的進度,並且為成品的效果所折服。Nick將Andrew介紹給Mollo,Mollo給他看了帶來的海軍頭盔和直升機駕駛員頭盔,並希望他能以這兩頂頭盔為參考,再做5頂新的頭盔。1個星期後,Andrew就拿出了義軍士兵和義軍飛行員(X-wing)的頭盔樣品。

到了1976年2月,Mollo正式預訂了50頂暴風兵和40頂義軍飛行員的頭盔。由於材料很難塑形,第一批送往突尼斯進行沙漠場景拍攝的頭盔什麼尺寸和形狀都有,事實上Andrew製作的50頂特技(Stunt)頭盔沒有任何兩頂是相同的。

在接到訂單後的一周時間裡,Andrew抓緊時間生產頭盔,他用土黃色(卡其色)的HDPE製作了27頂頭盔,然後將它們噴成了白色。雖然沒辦法達到設想中的銀色,不過Mollo覺得這個顏色也沒問題。Andrew計畫在稍後使用品質更好的白色ABS塑膠來製作頭盔。

首批完成的HDPE材質的暴風兵頭盔

頭盔的生產還在繼續,在此過程中Andrew對模具進行了數次修正。稍後生產的頭盔使用的是和盔甲相同的ABS塑膠。它們不再會收縮,而是與模具的造型完全相同。但由於ABS相比HDPE更脆弱,因此幾乎沒有ABS頭盔保存下來。(當然隨著技術的進步,現在生產的ABS頭盔已經更加耐久了。)

由於進度問題,Brian Muir設計的暴風兵盔甲也被交由Andrew製作。經過些許調整後,Andrew為了趕上突尼斯拍攝的檔期開始加緊工作,最終製作出50套暴風兵盔甲。這些盔甲的品質實在可靠,所以不止出現在《新希望》中,在整個正傳三部曲裡都有亮相。​

​原來暴風兵的頭盔還有這麼一個長長的故事,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關於星戰暴風兵的周邊吧~

按照1:1真實度還原的暴風白兵頭盔音箱,星戰迷必備,音質也不錯。

HT的cosbaby以Q版小巧可愛作為特色,這些萌萌的星戰士兵也是如此。大大的頭盔加上小身子,有一種特別的反差萌。

帥氣的白兵指揮官,造型十分還原。

將在星球大戰外傳裡登場的死亡士兵。

向開拓星球大戰道具設計的前輩致敬!

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