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沒聲音,再好的戲也出不來,哪怕是卓別林

大學的時候,為了彰顯文藝女青年的逼格,我曾找來一代默片經典《摩登時代》來看,結果文藝青年不是你想當就能當,看了不到半個小時,撲街了。

不死心的我又惡補了一番影評和相關知識,再看一遍,仍舊沒有堅持到最後。講真,雖然電影是“第七藝術”,但相比之下,如果一邊吃飯一邊看個什麼消遣消遣,我寧願去看馬景濤咆哮。

1910年8月27日,愛迪生發明了有聲電影,從此,大銀幕前的觀眾胃口被新技術又喂得刁鑽了一分。在此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電影都是“偉大的啞巴”,主要依賴演員大量且誇張的身體動作和表情來呈現角色的內心思想。間或有在電影放映現場放音樂伴奏的方法來彌補聲音的缺憾,但畢竟是隔靴搔癢,聊勝於無。

但是,當有聲電影剛剛面世的時候,首先坐不住的卻是默片時代的名演員們。

愛迪生在實驗室裡小憩。

卓別林首當其衝。他公開發表聲明,反對聲音進入到電影之中。因而被電影理論界劃歸到了保守派之列。而當時的“保守派”,恰恰是集中了默片時代的著名巨星,他們甚至斷言,有聲電影不過是曇花一現,過不了幾天,就會忘記了。

然而,他們低估了觀眾對於主角開口說話的熱忱。迪士尼抓住了這一契機,1928年,第一部全部有聲對白動畫片《蒸汽船威利》在紐約上映,引發了巨大的關注,其萬人空巷的程度,不遜於90年代《還珠格格》引發的“全民四點半”——該劇熱播時,下午四點半以前,居家婦女無一出門,都在家看電視,電視演完了才出門辦事。從此,米老鼠成了人們最熟知的明星。

在如此大潮的衝擊下,卓別林也不得不順應潮流,迎頭趕上。漸漸的,先是在電影中加入音樂,後來讓劇中的人物,慢慢地開起口來。

1936年,他拍了最後一部無聲電影《摩登時代》,宣告了一代默片大師的默片時代從此結束。

很難說,卓別林是想開了,才主動擁抱新電影時代,還是不得已而順勢為之。四年後,他終於也操起刀來開始拍攝有聲電影《大獨裁者》,但是,為了保持自己捍衛“傳統電影”的風骨,喋喋不休的是大獨裁者,喧囂的是其他角色,而善良的理髮師查理卻是個寡言的小個子,基本上沒說幾句話。

不是所有的默片時代的演員都能像卓別林一樣走運,甚至連影星嘉寶,都一度被公司擔心她那瑞典口音影響到票房,直到《安娜克利斯蒂》才開口說話,再次在有聲電影的世界裡大放異彩。大批在默片時代被觀眾喜歡的影星,因為一張口就令影迷大跌眼鏡,從而在大浪淘沙中,被殘酷地淘汰了。

就如同那些無數曾經輝煌一時,而終究落後於時代的藝術與人一樣,在時代的前進中,漸漸蒙塵,很多人喜歡說“時不我與”,還在沒落中秉持著一種“我先前——比你們闊多啦!現在不闊是因為我恪守傳統曲高和寡”的清高勁兒。但是,保持傳統不就是為了傳承嗎?固守成規而不願做任何改變,又怎麼好意思給自己扣上“傳承精神”這麼大的帽子。

所以,我特別討厭那種過著現代人的生活,卻老拿過去說事兒的人。大學生宿舍裡裝個空調就叨叨,“現在的學生就是矯情,不能忍,我們以前吧啦吧啦”。什麼年代說什麼事,長征還是靠腿走出來的,你上班為啥非得開個車?

文/楊寶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