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吃瓜群眾為八卦操碎心,從清朝龔自珍那會就有了

大清朝亡國之前60年,文壇上出了一起著名的緋聞,名字挺撩人,叫“丁香花公案”。故事的主角,一個是一代文豪龔自珍,一個是有著清代第一女詞人之稱的顧太清。

龔自珍是清朝聞名的大才子,書香門第,少年成名,8歲通讀經史,15歲就有了自己的詩集,算是他那個年代最拉風的少年。

但在王朝逐漸沉入夕陽的年代,大才子的為官之路崎嶇坎坷,因屢屢觸及時弊,在奉行“多磕頭、少說話”的清代官場,始終未找到一展才能的地方。

顧太清的文學造詣也為世人稱道,“八旗論詞,有【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之語。”容若指的是而今文藝青年們的精神地標納蘭性德,太清春指的就是顧太清。

顧太清的丈夫,是乾隆帝第五子愛新覺羅·永琪之孫奕繪貝勒,把瓊瑤阿姨套過來,顧太清便是五阿哥的孫媳婦了。

可惜奕繪早亡,顧太清中年喪夫。

清代文壇有傳抄詩文的傳統,某年初秋,龔自珍寫下“一騎傳箋朱邸晚,臨風遞與縞衣人”的詩句,在詩後還有一句小注:“憶宣武門內太平湖之丁香花。”

這時候,吃瓜群眾登場了。顧太清為人孤傲,此前因為瑣事,作詩得罪過一個名叫陳文述的風流文人。

伺機報復的陳文述在得到龔自珍的詩後樂不可支,他堅信“縞衣人”便是才女顧太清,而龔自珍所注的丁香花,正開在太平湖離貝勒府不遠處,每至開花時節,清香襲人,一片荼靡。

後知後覺的龔自珍並不曉得吃瓜群眾的口水即將襲來,在這個節骨眼兒上,他又填了一首詞:

明月外,淨紅塵,蓬萊幽謐四無鄰;九霄一脈銀河水,流過紅牆不見人。

驚覺後,月華濃,天風已度五更鐘;此生欲問光明殿,知隔朱扁幾萬重。

幽謐無人的明月夜,這寫的不就是月下私會嘛。陳文述借著這些詩文大肆解讀,一時間文壇流言紛紛,各種捕風捉影的香豔傳聞。

雖然自始至終,誰也沒拿出過什麼證據,但大清朝的吃瓜群眾堅信,一個官場不得志的大才子,一個失去依傍的豪門新寡,必然有著不可描述的苟且之事。

借由各種想像,人們認定龔自珍與太清“用蒙語聊天,用京語談詩,用吳語調情”,以此掩人耳目。

在流言能殺死人的年代,最終龔自珍“不攜眷屬,獨雇兩車,以一車自載,一車載文集百卷,夷然傲然,憤而離京”。

而顧太清和一雙兒女則被驅逐出王府,租了幾間破舊屋子安置餘生。老太太驕傲而頑強地活到了73歲,晚年續寫了曹雪芹未完成的《紅樓夢》,是除高鶚版本之外,文壇較為肯定的續篇。

龔自珍則沒那麼幸運,離京兩年後,一代才子暴斃于江蘇丹陽,死因至今眾說紛紜。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的吃瓜群眾最終也不肯放過一個死人,人們傳聞,在龔自珍南下攜帶的行李中,有一幅顧太清的畫像,與之相伴的,則是一束早已乾枯的丁香花。

文/矮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