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跳蚤為什麼不跳了?

先來瞭解一個故事:

一位研究人員將世界上跳得最高的動物跳蚤(跳蚤跳起的高度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裝在一個玻璃罩中,將玻璃罩倒扣在桌面上。拍動桌子,跳蚤便跳了起來,並碰到罩頂。如此重複幾次,跳蚤改變了起跳高度以適應環境,每次跳躍總保持在罩頂以下的高度。

接下來研究人員逐漸調低玻璃罩的高度,跳蚤都在碰壁後被動改變高度。最後,當罩頂接近桌面時,跳蚤已無法再跳了。科學家於是把玻璃罩打開,再拍桌子,跳蚤仍然不會跳,變成了“爬蚤”。

跳蚤的可悲之處就在於,當玻璃罩已經不在時,它卻連“再試一次”的勇氣都沒有。因為玻璃罩已經罩在了潛意識裡,行動的欲望和潛能也由此被扼殺了。

其實 ,跳蚤如此,人亦如此。

【二】

為什麼有人總在關鍵時刻掉鏈子?

你在讀書的時候,是否身邊總有這樣的同學:大考來臨之時,所有人都緊張迎考,埋頭苦讀,而這位同學卻時而在球場上奔跑,時而熬夜於網吧,唯獨不看一眼書。如果最後拿了全班第一,那就是學霸壓學渣的故事。但結局往往是,他考得並不好,甚至排名倒數。

然而,這位同學卻理直氣壯地說:“我只是懶得努力而已,要是下了功夫,肯定比現在強多了!”

生活和工作中也可以看到類似的現象:

小A參加雞尾酒會時,擔心會被客人的酒量所嚇倒,於是就在酒會開始前先喝醉,等到大家開始拼酒量時,他卻說:“如果我不是喝醉了,我可以與他們中酒量最好的人比試一下。”

小B在給朋友準備晚餐時,總是提前放話:“我天生就是個不會做飯的人!”

小C精心準備了一個月的會議發言,結果當天卻忘記帶演講稿。

為什麼這些人總是在關鍵時刻掉鏈子,或是在接受挑戰前下意識地給自己設置一些障礙?

因為他們害怕失敗後,周圍的人懷疑自己的能力,從而使自己的自尊和自信受到嚴重的打擊。畢竟,“因為突發狀況才失敗”比“努力了還是失敗”更能讓人接受。

這種普遍存在的現象也印證了一個心理學術語:自我妨礙。

【三】

什麼是“自我妨礙”?

自我妨礙,也叫自我設限,指的是:

心理學家伯格拉斯和鐘斯曾經通過一個經典的實驗,首次展現了這種現象的存在:

他們找來若干大學生,分成兩組,讓他們完成智力測驗,第一組的題目很簡單,而第二組的題目則大部分都是無法解決的難題。隨後,兩組受試者都被告知,他們得到了“到目前為止最高的分數之一”。於是,第一組受試者更傾向於認為自己的好成績是由自身決定,而第二組則傾向於認為是由於運氣造成的。

接下來,受試者將接受第二輪測試,在此之前,他們可以選擇服用兩種藥物,一種能讓自己在測試中表現更好,另一種則會讓自己表現更差。結果顯示,“偶然成功”組相較于“真實成功”組更傾向於選擇服用讓自己表現差的藥物。也就是說,偶然成功的人寧可服用讓自己變笨的藥,也不去冒測試失敗的風險。

因為,“偶然成功”者將此前的成功歸因於運氣,存在偶然性,考慮到第二輪測試可能遭遇失敗,於是選擇給自己製造障礙,以干擾自己的表現。

下面這張圖,是斯洛維尼亞的一位元視覺藝術家創作的一組畫作,誇張地展示了自我妨礙者的做法:

(圖片來源:www.vesna-bukovec.net)

自我妨礙有兩種形式:

①行為式自我妨礙:即預先通過行動給自己的成功或失敗施加壓力,比如故意拖延、考試前不複習而熱衷於玩樂、選擇不可達到的目標等等;

②自陳式自我妨礙:即接手任務之前,為將來可能的失敗尋找一系列不可控制的藉口,或可能影響自己水準發揮的因素,如個體聲稱的測驗焦慮、創傷性的生活事件和疾病等。

開篇中的調查,選擇第一個答案的人,就屬於自陳式自我妨礙。所以,下次你在工作中看到有人在崗位競聘前總是不斷地為自己可能落選尋找藉口——“我的PPT做得不夠好”、“我總是不擅長演講”、“我不能很好地跟領導相處”——你就可以確定,他是在運用“自我妨礙”策略了。

【四】

如何打破罩在你頭上的玻璃罩?

將失敗歸結為外部原因,確實可以保護自尊,或是給別人留下好印象,但如果長此以往,不但不招人待見,還會使人降低自信心,增加焦慮感,最終即使別人沒有對你形成低能的評價,你也會越來越消極,就像故事中的跳蚤一樣,不斷地給自己設限,最終喪失了“跳”的能力。

有研究表明,對於自我妨礙者的失敗,旁觀者確實更少將其歸結為能力的因素;但當他們被問及是否願意與這樣的人合作時,更多的人則選擇拒絕。因為無論能力高低,一個情願主動給自己製造障礙的人,都不太令人放心。

也就是說,一次兩次的自我妨礙,別人會相信不是你能力的問題,可是老用這招,就會被人覺得不靠譜。

因此,我們需要打破罩在頭上的玻璃罩:

①當我們需要完成一個頗有挑戰性的任務時

應該把80%的精力放在思考“如何去做”上,而不是過多地思考結果:“我能不能成功”、“失敗了怎麼辦”。過分思考結果往往會引起自信心的下降,心態消極,做事的準確性和效率便也會隨之降低。

優秀的射擊運動員在瞄準的時候,永遠都是把身體的所有焦點放在遠處的靶心上,如果這個時候他們不能心如止水,想著“會不會打偏”,“會不會被對手趕超”,就必然導致脫靶。

如何集中你的注意力?請點擊閱讀微課為什麼每隔幾分鐘,你就要看看手機?

②當我們遭遇失敗時

要學會冷靜分析,找到失敗的原因。只有在錯誤出現後,坦然接受失敗,並將其視為獲得回饋資訊、改進未來表現的契機,才能改變事態的發展,化禍為福。

球星喬丹的職業生涯中,有9000多個球沒有投中,輸掉了近300場比賽,還有26次錯失決定性一球的機會。他卻說:“在我的人生中失敗過一次又一次,這才是我成功的原因”。

失敗面前,你應該如何從容應對?請點擊閱讀微課面對挫折,你會給你的反彈力打幾分?

別讓自己養成自我妨礙的習慣,從不給自己找藉口開始吧!

【拓展閱讀】

1《羅馬人的故事1》

本書講述的是羅馬從建國到第一次、第二次布匿戰爭之前的五百年間的歷史。羅馬是如何一一打敗對手,建立並維持龐大的羅馬帝國?在這裡可以尋找到羅馬後來之所以能成就大業的重要原因。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做任何事,都要有這種堅守和自律的工匠精神。

2《設計中的設計》

設計到底是什麼?原研哉進行了二十餘年的探索,以滿懷新鮮的眼神去觀照日常。他的設計作品顯現出來的不落陳規的清新。這本書說到底,是在提醒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一個設計師,因為你可以設計的不僅僅是一般意義上的“設計”,還有你的生活。

3《留住手藝》

這本書記錄的人物,或許將是日本最後一批傳統手工藝者,本書選取了不同業種的十六位手工藝人的訪談,呈現了他們不為人知的處境和精細美妙的作品。作者耗時三十餘年、走遍全日本精心搜集整理,既是珍貴資料,也可作為工藝品鑒賞指南。收藏專家馬未都、臺北《漢聲》雜誌總策劃黃永松推薦閱讀。

4《窺視工作間》

作者引領讀者窺視近五十位涵蓋文學、科技、政治等多個領域的日本名人的工作間。通過近距離、生活化的觀察,讀者得以細細品味豐富的別樣人生,瞭解每個人致力的工作,思考的問題,進而窺視到“當今日本之萬象”。

5《我是開豆腐店的,我只做豆腐》

小津安二郎堅持“電影是以餘味定輸贏”的信條,腳踏實地只開小津獨家的“豆腐店”:“面對攝影機時,我想的最根本的東西是通過它深入思考事物,找回人類本來豐富的愛……說那東西是人性可能過於抽象,算是人的溫暖吧。我念茲在茲的,就是如何將這種溫暖完美地表現在畫面上。”人生中的執著,天性中的悲憫,都在這數十年間煮成一鍋好豆腐,這種精神,帶給我們太多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