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總把最重要的事拖到最後做
【導讀】
忙!很多年輕人喜歡把“忙”這個詞掛在嘴邊。如果看他們的時間表,看上去確實很忙——忙得不亦樂乎,加班是家常便飯。很多人往往會陷入“忙”的誤區,認為“忙”是事業成功的必要代價,甚至陷入一種“嗜忙”的狀態,一刻都閑不下來。然而,這種“忙”真的是有效率麼?
【一】
什麼是最重要的事?
我們先來看一則故事:一群工人在叢林裡清除矮灌木,他們是生產者,解決的是實際問題。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會做什麼呢?他們會爬上最高的那棵樹,巡視全貌,然後大聲嚷道:“不是這塊叢林!”而忙碌的生產者常常會怎樣回答呢?“別說了,我們正幹得有聲有色呢。”
看完這則故事,自我管理大師史蒂芬•柯維不禁感慨道:“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他們常常埋頭砍矮灌木,甚至沒有意識到要砍的是不是那片叢林。”
如果說砍叢林是“正確地做事”,那麼砍哪一片叢林就是“做正確的事”,比前者更為重要。正如史蒂芬所言,我們每天的忙碌大部分都是出於“正確地做事”狀態中,實際上很多時候做的事情“未必正確”。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總是碌碌無為的原因。做事情,關鍵是要做正確的事,即重要的事。要判斷一件事情是否是正確且重要的,唯一的原則就是它是否符合你當前的計畫和目標。
例如,對於企業而言,最重要的是掌握命脈的那個人,他就是最重要的人,與他有關的事情,就是要事。其次,就是做了以後能夠帶來很大經濟效益的事,或者就是不做,將會造成經濟損失的事情。
【二】
為什麼重要的事情要先做?
先完成重要的事符合“二八原則”。對於付出與回報的關係,“二八法則”這麼說:你所完成的工作裡,80%的成果來自你所付出的20%。換言之,我們五分之四的努力---也就是付出的大部分努力,幾乎是白白浪費的。人在做事情的時候,最開始時是精力最旺盛,注意力最集中的時候,我們只有把最佳的狀態投入到這20%的付出中,就得收穫80%的成果。如果,總是把重要的事情拖到最後,結果往往就是拖到最後時間不夠不了了之,或者草草應付了事。
從現在開始,先做你最重要但可能也是你最不想做的事情,你會發現生活變得很簡單,沒有那麼多的瑣事了。
【三】
為什麼最重要的事情會拖到最後做?
什麼是要事優先原則呢?那就是放下其他事情,去做最重要的事情。但是,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我們往往最容易把不那麼緊急但是最重要的事拖到最後完成。這一方面是由於我們的畏難情緒,因為重要的事情多半不那麼容易解決;另一方面,是我們追求完美的思想作祟,大部分的人相信自己能在最後集中注意力心無旁騖地完成重要的事情,但事實上結果卻並非如此。
比如,大學生李明原先計畫在兩個小時內要完成20道數學題,背20個單詞,而且數學題是明天就要交的作業。按照李明的規劃,他多半會選擇先背誦完20個單詞,因為在他的認識中解決20道數學題是非常難的。但是,如果要遵守要事第一原則,他必須先把單詞撇到一邊,硬著頭皮先去把20道數學題解出來。
那麼,這兩種策略有什麼不同呢?前者,李明會很開心地花了大概30分鐘記住了20個單詞,結果剩下的90分鐘只寫了15道數學題,沒有做完。後者,他花了2個小時做完了所有數學題,沒有時間背單詞。但是,對他來說,明天就要交數學作業,所以完成數學題才是當前最重要的事。而20個單詞,他可以利用零碎時間去記憶。如果沒有如期完成作業,在第二天的課堂上他就無法交差。
【四】
怎樣實踐“要事第一原則”?
1、學會把事情歸類
我們可以把一天要做的事情全部寫到一張紙上,然後按照輕重緩急分類,可以分成A,B,C,D四類。
A類
代表重要且緊迫的事情,比如你的各學科的期末考試內容複習,你明天要交的報告等。
B類
代表重要但不緊迫的事情,比如:學習一門外語,提升自己的人際關係,提高自己的演講能力等。
C類
代表不重要但緊迫的事情。比如:突然接到電話,來了臨時訪客,出現緊急情況等。
D類
代表不重要不緊迫的事情。比如:讀一本小說,看看報紙。
你可以在每件你要做的事情後面寫上相應的ABCD,這樣你就能分清楚事情的輕重緩急了。
2、B類事務要給足時間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定會把要事放在第一位,按照事情的重要程度而不是按照壓力的輕緩程度來決定優先次序。
其實,在很多情況下,A類(重要又緊急的事情)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問題是,C類(緊急而非重要的事情)最容易擾亂我們的生活。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處理緊急事件能讓人有充實感、成就感。這就很容易讓人沉溺于應付C類(緊急而非重要的事情),卻沒有時間停下來問問自己,現在手頭上所做的“緊急事件”是否值得耗費如此多的時間和精力。在C類(緊急而非重要的事情)上投入過多的精力,就無心處理真正重要的B類事務(重要但非緊急事務)。“嗜急”成癮是一種消耗性☆禁☆行☆禁☆為,應警惕。
現代管理之父彼特•杜拉克早就提出過這麼一個理論,對於管理者而言,他們要先做最重要的事情,不做第二重要的事情。因此,是否懂得在緊急事件和重要事件間進行取捨,也成為判斷一個人是否有領導能力的重要標準。
3、勇敢向C類事務說“不”
要集中精力於當急的要務,就得排除次要事務的牽絆,此時需要有說“不”的勇氣。
我們很多時候,會因為各種原因不好意思拒絕他人的請求,在面對突降的C類事務(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情),只好勉為其難地接受。從心理學角度來看,無法說“不”的根源在於沒有建立起健全的界限意識。一個有明晰界限的人清楚自己的權益和義務,當受到侵犯時也能敏銳察覺並採取措施保護自己;界限意識模糊的人,常常意識不到別人已經“越界”的請求,即使不情願,也不會拒絕。事實上,犧牲自己的權益必然會給自己帶來負面影響。一味不正確地給予、屈服,最後累積的重荷也必將造成關係的反彈、破裂。所以,必須要學會勇敢的向C類事務(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情)說不,讓自己從這些瑣事中解放出來,用更加理性的態度對待人際關係。
4、別讓D類事務佔據你的時間
幾乎所有的採購員都普遍認同與各商店老闆建立良好關係,最有助於業績發展。這應該屬於B類活動(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但在調查中發現,大多數的採購員在這類活動中花費的時間不到5%。而他們卻大多數的時間都花在行政性事物上,如開會、寫報告、打電話等D類事務(不重要不緊急的事情)上。
因此,無論我們的身份是什麼,大學生、普通職員甚至是家庭主婦,只要能確定自己的B類事務,而且立即採取行動,一樣可以事半功倍。
【拓展閱讀】
1《溝通的藝術》
本書分為“看入人裡”、“看出人外”和“看人之間”三個部分:“看入人裡”主要探討了與溝通者有關的因素;“看出人外”聚焦於溝通者之外資訊的傳送與接收;“看人之間”則主要討論了關係的演變過程。書中既關注有關人際溝通的理論介紹,也加入了豐富實用的閱讀材料,如熱門美劇、電影等,增加了閱讀的趣味性。
2《暗時間》
本書以心理學、認知科學和神經科學為主要角度,對學習心理學的意義、日常生活中人們如何進行思考,不同的思維方式會帶來怎樣的價值,何種學習方法才有效等問題做了詳細的闡述,強調人們需要主動訓練自身的反思能力並掌握有效的思考方法。
3《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本書中的七個習慣是一個整體,相輔相成,既講到了個人要全力以赴確立目標,進行個人修煉,並由依賴轉向獨立,從而實現“個人成功”,也講到了要通過建立共贏,換位溝通,集思廣益等,促進團隊溝通與合作。
4《你的燈亮著嗎?》
本書以別具一格的視角和幽默風趣的語言討論了解決問題時有可能遇到的多種困難,並就如何訓練思維能力指點迷津,值得所有業界人士以及想要探索問題解決之道的虛心讀者細細品味。
5《別做正常的傻瓜》
這本書基於獲得諾貝爾獎的行為決策學以及作者10餘年的管理教學經驗,揭示了人們在工作和生活中熟視無睹的決策誤區,並提出了糾正的辦法。 你的“正常”傻瓜級別是多少?你的大眾化指數是多少?你是否也在重複著某些“正常”的錯誤?讀完這本書,你就會豁然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