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為什麼你會愛上渣男?

(談性說愛中文網特約專欄)為什麼有些人總是愛上爛人?為什麼有些人總是會被“壞男人/壞女人”給綁住?明明知道不該跟這樣的人在一起,卻還是越陷越深?

以前我常常被問到這樣的問題,也常常試著回答這一問題,不過最近看了《為什麼我們愛得這麼累》,它提供了一個新的觀點:為什麼你知道你愛的是一個“壞人”,卻仍那麼努力地去愛?為什麼你那麼努力,卻得不到幸福?

抓住你的不是愛,而是渴望

“我們只是抱著自己的黑洞在與他人交往……有些時候你的努力是走向毀滅的努力,如果你最基本的需求沒有獲得滿足,那麼你做的任何事情,都會以消除不安為目的。一直以來你追求的並不是戀愛,而是希望那個不安消失。”

──加藤諦三《為什麼我們愛得這麼累》

加藤諦三指出,心理有問題的人,也容易與心理有問題的人走在一起。姑且不論他的觀點正確與否,的確有些不安的人會找不安的人當物件,為什麼會這樣?是不是因為對方一樣怕受傷,所以懂自己的害怕?

其實,如果根據需求理論的觀點,很有可能是對方“看起來是壞人”的特質,卻默默地、不知不覺地滿足了你的某些需求。王理書指出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通常有五大基本需求。

連結接觸需求:關係/社會性的需求

權力需求:希望人事物可預測、有控制感

愛的需求:渴望被無條件的接納與關懷

撤退需求:利用生病、翹課、翹班等等不去面對某些事情

遊戲需求:內在的創造感、玩樂與冒險

除了這些需求之外,其他需求理論對於“什麼是基本需求”也有不同的觀點,但不論是哪個理論,“愛與被愛”都是很核心的需求。而我們之所以離不開一個人,尤其是無法離開一個爛人,那是因為一種“熟悉的滿足”。

“在一起之前,我就注意到他和其他的女生很容易曖昧不明,不過我也在想,或許我們在一起之後,他會收斂一點。沒想到,狀況越來越糟糕,有一次我回家的時候,還在桌上發現別的女人的唇膏。朋友都告訴我不要等了、直接和他攤牌,和他分開好了,但我每次都幫他找藉口,說他只是愛玩⋯⋯其實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離不開他。”

李嫣一邊說一邊掉眼淚,我一開始猜想她是委屈,但後來漸漸才發現,她的眼淚裡面更多的是對自己的自責。

“他有什麼地方特別打動你?”我問她,畢竟沒有一段關係是可以一直無條件替對方辯護的,我相信她一定從這樣的感情中獲得了什麼。

“雖然我很不想承認,不過他顏值的確很高,和他出去的時候我總會有一種優越感⋯⋯還有,我實在不放心他一個人生活,很多時候都要人照料,一個人怎麼行?我很擔心像我這樣的人,如果離開了他,會不會找不到下一個物件⋯⋯”

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他明明不能好好愛我,還一直傷害我”,實際上在這個沒有完全滿足的關係當中,已經滿足了對她而言更重要的需求。在李嫣的故事裡面,表面上她追求的是“專情、不和別的女人曖昧”的男人,實際上她之所以走不了,是因為這段感情滿足了她另外兩個需求:男友顏值滿足了自己的虛榮,以及“照顧別人”的渴望。

總是覺得自己不好的人

你身邊也有李嫣這種對自己沒自信、總是覺得自己不好、覺得自己的需求不重要,照顧別人的需求比較重要的人嗎?皮爾遜曾經指出我們內在有12種不同的原型,像這種類型的人就是照顧者的原型比較強的人,可能反應在一般的人際關係或是感情上,很難拒絕別人的需求、很容易覺得自己不重要、把別人的事放在自己前面,替別人做事情很容易,但要替自己做事情卻很困難。

這樣的人可能會透過“愛別人來愛自己”,為對方付出了很多,只是希望自己在感情裡不會被拋棄。而如果你也是這樣的人,或許你需要一些覺察,讓自己在感情裡面可以漸漸變得更成熟。一般來說,照顧者會經過下面這幾個不同的階段:

來者不拒:對方要求什麼你都做,自己完全不見了,只為他人而活。

劃分界線:開始發現之前的方式會讓自己精疲力竭,不能一直這樣下去,會把自己搞死,所以可能會開始練習拒絕身邊的人。

共同分擔:在公司裡面,願意和大家一起完成一件事情,而不是自己埋頭苦幹;在情人面前,願意去討論彼此應該負起的責任,而不是都覺得是自己的問題。

不誠實的性☆禁☆愛

當你覺得自己不夠好,很有可能也連帶地讓你不太敢跟伴侶討論一些難以啟齒的事情,然後讓兩個人之間有更多秘密和距離。例如,一項研究調查了183位大學生,問ta們是否願意和現任的伴侶坦白先前的性經驗,結果有60%的人,至少有一次向伴侶謊報過自己先前性☆禁☆伴☆禁☆侶的數目;而有20%的人幾乎每一次都謊報。對於某些人來說,安全的性☆禁☆行☆禁☆為是重要的,但對於這些謊報的人來說,光是討論性☆禁☆行☆禁☆為本身,就會讓ta們覺得不太舒服,所以常常會用回避的方式來處理。

但這樣的隱瞞其實是很糟糕的。其他的研究也表明,當你“想知道”ta過往的性☆禁☆生☆禁☆活、ta是不是都在做☆禁☆愛前有安全的保護措施,但ta卻從沒有告訴你的時候,這個“想知道”和“實際知道”之間的差距(我們稱為“不確定差距”,uncertainty discrepancy),會讓你在這段關係裡面更為焦慮,覺得更有可能分手,也比較沒有溝通和處理問題的能力。久而久之,你可能就不會再問ta了,也不會再跟ta討論和性☆禁☆愛有關的事情。

找回遺失的自己

不論是逃避去討論對方過往的性☆禁☆愛經驗,還是是一味在感情裡面付出以至於自己都不見了,我們始終要做的是,在感情裡面找回遺失的自己。

其中一個方式是,練習和自己相處。不要把生命的課題,都渴望能夠透過戀愛來解決。例如,當你一個人感到孤單的時候,能不能不要立刻找其他人陪伴?當你胡思亂想,有很多的畫面跑進你的腦袋的時候,能不能就把它當作浮雲一樣飄過?當你忍不住想要拿起手機看有沒有人丟訊息給你的時候,能否給自己幾分鐘的時間,好好和這個焦慮的感覺相處?當你腦袋裡面跳出一些批評自己的話語的時候,能不能夠在心裡溫暖地安撫自己,告訴自己沒關係這只是一個念頭——這就是正念內觀(認知行為療法裡的一個概念)裡面接納(acceptance)與不評價(non-judge mental)的功夫。當你不再試圖控制,讓身邊的關係與人際自然展開,你所看到的世界才是真實的樣子。

當你越能夠和自己自在地在一起,每天每天透過一個個小小的練習,你也可以慢慢找回那個,為愛付出太多,而被遺忘在內心角落的那個自己。

注解

[1]這裡的「心理有問題」不是真的「有病」,作者在書後面有仔細的描述,其實不存在完全健康的人,誰身上沒有一些病或受傷?

[2]儘管是這樣,上面那句話也不一定反映了現實的狀況。如果以依戀風格來說,至少臺灣的統計,大部分不安的人還是會尋找安全的人,只是,焦逃配也不少就是了。

[3]其實還有第四個階段,這是為自己相信的事情而殉道,但不符合這篇文章的脈絡,所以沒有列在這裡。

延伸閱讀

Horan, S. M. (2016)。 Further understanding sexual communication: Honesty, deception, safety, and risk。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33(4),頁 449-468。 doi: 10.1177/0265407515578821

McWilliams, S. A. (2010)。 Inherent self, invented self, empty self: Constructivism, Buddhism, and psychotherapy。Counseling and Values, 55(1),頁 79-100。

Pearson, C. S.(2002)。影響你生命的 12 原型(張蘭馨譯)。臺灣:生命潛能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Potocki, B. L.(2016)。Exploring STI Screening Intentions and Behaviors in Relationships: Integrating Individual and Relational Determinants。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Sharf, R. S.(2013)。 現實治療 (馬場齡 譯)。載于 諮商與心理治療。(頁 411-452)。 臺灣: 心理出版。

Tannebaum, M. (2015)。 Seeking Sexual Health Information from Romantic Partners: Testing an Application and Extension of the Theory of Motivate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Virtbauer, G. (2012)。 The Western reception of Buddhism as a psychological and ethical system: developments, dialogues, and perspectives。Mental Health, Religion & Culture, 15(3),頁 251-263。

王郁茗、王慶福 (2007)。 大學生知覺其人際依附風格對愛情關係適應之影響。教育心理學報, 38(4),頁 397-415。

王韋琇、丁原鬱 (2012)。 現實治療團體諮商對急重症護理人員之壓力反應與因應策略之影響[Reality Therapy Groups: It's Effect on the Stress Reactions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Female Nurses in the Critical Care Units]。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32),頁 57-84。

王理書(2009)。養出有力量的孩子。臺灣:三民。

王慶福 (2000)。 當男孩愛上女孩--人際依附風格類型搭配、愛情關係與關係適應之研究。中華輔導學報, 8,頁 177-201。

加藤諦三(2016)。為什麼我們愛得這麼累(吳倩譯)。臺灣:寶瓶文化。

駱芳美、郭國禎(2011)。從希望著手: 希望理論在諮商上的應用。臺灣:心理。

(文/ 海苔熊,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目前任泛科學、姊妹淘、女人迷等多項網路專欄作家。在多次受傷之後,我們數度懷疑自己是否失去了愛人的能力,殊不知我們真正失去的,是重新認識與接納自己的勇氣。)

(原題:為什麼你總愛上壞人?特約專欄,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