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別“老婆和媽媽掉進水裡,先救哪個”的時代
(談性說愛中文網特約專欄)為什麼有時候,在婚姻裡面的兩人相愛,卻仍感到孤單?一直以來我在談性說愛的專欄討論了很多婚戀心理學,不過最近我收到了一封信,漸漸發現那些西方的心理學理論,不一定能夠解釋我們華人的感情與婚姻。
我的男友是媽寶?
“熊熊你好:我的男朋友是一個以家庭為重的人,老實說我當初也是因為看上他很顧家、很孝順,所以才和他交往。後來發現,孝順卻成為了我們之間天天爭吵的問題。前陣子端午,我把工作趕在假期之前完成,就是希望能夠去廈門鼓浪嶼和他一起度假,沒想到他在我車票都已經買了之後,才跟我說他端午節要回去家鄉陪家人!明明事前都已經規劃好了,這樣的大變卦我實在是承受不住。更令人生氣的是,他竟然還要我陪他一起回老家,又不是不知道我還沒有準備好要見他爹娘”
這個妹子還談到許多ta們相處的過程,例如她男朋友每次出差都會記得給家人帶禮物,但從來也沒給她帶過一份;都已經三十多歲了,回家鄉住的那段時間竟然還和媽媽睡在一起;開口閉口都是“我媽媽說”,完全沒有一點自己的主見。她常常覺得,自己不知道是和一個男人在一起,還是和一個男孩在一起?所以她總覺得孤單,因為男人的心在家裡,不在她這裡。
她的男朋友真的是一個媽寶嗎?可是我們的文化不是特別強調孝順這件事嗎?難道和爸媽關係特別好也錯了嗎?實際上,當你選擇進入一段感情,就勢必得和彼此的原生家庭做一些磨合和拉扯。換句話說,你愛上的並不僅僅是ta這個人,而是“一個家庭裡面的ta”。
華人婚戀的兩難
西方的家族治療理論特別強調分化(differentiation)這個概念,在ta們的觀念裡面,長大就是一個和家人逐漸區隔的過程,開始有自己的期待、想法,自己想做的事,不再被家人想要你做的事綁住,漸漸變得獨立,可以自己做決定。
但這招在我們的文化裡面行不通啊!不信你可以看看下面兩個描述,你會比較喜歡哪個男人:
A.他小時候家裡環境比較苦,一直被人瞧不起,爸爸媽媽都一路支持他念書,雖然自己比較喜歡的是插畫,最後卻聽爸媽的話選了醫學院就讀。畢業後由於工作忙碌,幾乎沒有什麼時間可以陪妻子小孩,妻子常常抱怨他在醫院沒日沒夜,還要獨自在家裡承擔和婆婆之間的相處摩擦,而且先生還會幫婆婆說話,讓她更覺得委屈。
B.他從小家庭環境艱苦,家裡面的人希望他可以當醫生,但他一心想當插畫家。他十七歲的時候就和家裡鬧翻了,離家到上海去學畫畫,十幾年下來都沒有回家看看自己的爹娘。不久,他闖出一點小名堂,自己在廣東開了一家畫廊,工作時間自由,雖然錢賺得不多,但經常帶老婆孩子出去走走,當妻子問起他的爹娘時,他只是幽幽地說:“我早就當他們死了。”
是不是感覺第一個男人比較符合我們的文化價值?有經濟有地位又能夠撐起一個家,以家庭為重又孝順父母。但如果你是上面2個段子中的妻子呢?倘若要你必須選擇一個,你會想要當誰的伴呢?
4種分離個體化的過程
呈現上面這兩個例子,只是想要表現出我們文化中對於婚戀的一種矛盾期待——我們一方面希望丈夫像是一個典型的、可以撐起家庭的男人,另外一方面又希望他能夠在乎自己與妻子之間的關係。換句話說,一個好男人他不能夠和自己的原生家庭完全切割,但又不可以把自己的心完全偏到父母那邊。就像一開始那個讀者來信,她當然不希望自己的男朋友是媽寶,但她同時也同意他盡孝道,究竟有沒有一種平衡的可能?
臺灣研究本土心理學的學者劉惠琴(2005)提出四種“分離個體化的歷程” ,來描述一個人如何在“成為自己”及“與家人保持聯繫”之間找到平衡點,或許是一條可能的出路(括弧內為論文裡專有名詞):
獨立型(分離個體化):典型的美國人模式,不依賴父母,可以獨自一人度日,人生觀念與父母很不同。這些人可能十六七歲就搬出家了,在外面過自己的生活。爸媽的心情好壞通常影響不到ta們,ta們認為父母年老了該各過各的。結婚之後也彼此不過問(當然也不會有婆媳問題),與父母的關係就像一般朋友一樣。
體諒型(相依個體化):自己會打理自己的生活,但同時也願意承擔養育父母的責任,能夠體諒爸媽把自己撫養長大的辛苦,也儘量不和父母起衝突。雖然有一些自己的主見,但也受到父母的一些價值觀所影響。例如,結婚的時候可能會參考ta們的意見選擇婚禮地點、買房子的時候會和ta們商量、甚至會單獨給ta們準備房子、給ta們家裡的鑰匙,讓ta們有空來家裡住。
依賴型(相黏個體化):典型的“自己被爸媽吃掉”的人,ta們雖然已經年紀不小了,但還是相當依賴父母,對於感情、婚姻、還有生活的方式深深受到父母的影響,當父母爭執或衝突的時候會覺得有壓力,必須扛起責任去解決爸媽的爭吵。在諮詢中我們比較常見的類型可能是,爸媽離婚之後女兒跟媽媽一起生活,變成媽媽的“情緒配偶”,也就是母親的一舉一動、在工作或感情上面的起伏都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狀況。這些孩子長大之後,可能會複製母親的劇本,找到一個和自己父親很像的人、甚至與媽媽一樣離婚,或者是決定單身一輩子,照顧母親到老。有研究指出 ,有些人甚至會變得憂鬱,或是把母親的情緒吞到心裡憋出病來。
疏遠型(相反個體化):這類大概是獨立型的進階版,ta們比起獨立型與父母有更多的疏遠、爭吵,不見面還好,一見面一定場面很難看。Ta們極度不想要父母干涉自己的生活,不諒解父母親管教自己的方式,有意無意地忤逆父母。這些人在結婚之後,絕不想要跟父母住在一起,更別說讓ta們來家裡過節,如果父母硬要進入ta們小倆口的生活(例如插手生孩子的事),那一定會弄得兩邊翻臉。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分到這四種類型中,更多人是介於這幾種之間,或者仍糾結在與父母分離的過程中。例如,《食來孕轉》一片長子沈立冬和媳婦蘇橋結婚五年卻求子未果,兩人背負著傳宗接代的惡夢,但同時也一點一點地從這個家中慢慢分化出來。立冬和蘇橋本來和整個大家庭住在一起,飽受婆婆的酸言酸語,後來在蘇橋的堅持下總算搬了出來,立冬對於家裡的依賴也漸漸減少了。後來隨著婆婆病倒、情敵的出現,ta們的婚姻面臨了更多挑戰,但你也可以看到立冬如何在華人傳統的長幼尊卑文化下,慢慢地能夠為自己和自己的婚姻發聲。
在孝與愛之間,走出自己的路來
我常常覺得,文化雖然某些時候捆綁著我們,但往往也給我們帶來許多好處。像我們的文化並不太鼓勵“分離”,但有時和原生家庭的連結,往往能夠獲得意想不到的支持。(例如當你病倒的時候,是誰給你煲湯?)不過,你的男人或女人究竟長什麼樣子,其實也和ta的父母怎麼把ta養大有關。控制欲越強的父母(例如希望孩子能夠接受父母對於事物的看法),孩子長大之後越容易變成依賴型,心理健康也越差。
與伴侶相依,或與父母分離,是一條需要時間去磨合的路。在這樣的一來一往當中,或許你會發現,ta並不只是從男(女)孩變成男(女)人,也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文/ 海苔熊,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目前任泛科學、姊妹淘、女人迷等多項網路專欄作家。在多次受傷之後,我們數度懷疑自己是否失去了愛人的能力,殊不知我們真正失去的,是重新認識與接納自己的勇氣。)
(原題:你愛上的是男孩還是男人?愛情與親情的4種分離個體化過程。特約專欄,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