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這些都不知道,你真的算不上老重慶!
要說最近重慶最火的地方是哪?
必定是元旦即將開街的兩江國際影視城!
旅遊君相信
不少人已迫不及待想去一睹真容了
航拍 楊新宇
到兩江國際影視城
尋找的是舊時記憶
既然如此,瞭解這些細節
才能助你更好的體味老重慶味道
文化篇
穿越到過去的鑰匙,就在你身上
重慶最出名的文化地標,應該是解放碑和大禮堂。在兩江國際影視城,也有一座解放碑,是來到這裡首先看到的建築。
來到“解放碑”內部的頂端,四方大鐘和幾個喇叭,讓人可以想見解放碑的鐘聲,那鐘聲已經響了幾十年。
抗戰文化在這裡重現
當時中國頂尖的藝術家薈萃重慶,創作出大量藝術精品,如郭沫若的《屈原》、陳白塵的《大地回春》、陽翰笙的《天國春秋》等。
從1941年開始的“霧季公演”,最重要的演出場地,就是國泰劇院,《屈原》在這裡連續上演了22場,32000人到場觀看。
看著戲院門口的海報,萬人空巷腳步,裡面仿佛傳來了“我們只有雷霆,只有閃電,只有風暴!”的怒吼。
都郵街上還有飛虎隊俱樂部的所在,飛虎隊以五百架飛機的代價擊毀了二千六百架日機,這個俱樂部讓人想起當年藍天上的空戰。
巴渝文化在這裡尋味
那些充滿巴渝文化特色的地名,讓人覺得熟悉而親切:“路”有民權路、青年路、公園路、鄒容路、五四路等。
“街”有督郵街、白象街、字水街、接聖街、陝西街、打鐵街、三教堂街、大河順城街。“巷”有官井巷、柴家巷、興隆巷、至誠巷、江家巷、來龍巷、花巷子。
依著兩江國際影視城的地勢,再造了一段“十八梯”。你能在這裡找尋到爬坡上坎的重慶城,關於上半城和下半城穿越的記憶。
中西文化在這裡合璧
這裡有些建築,其實並不在原來的那條街上,比如你能找到蔔內門洋行,榮昌天主堂、豐盛古鎮碉樓。
兩江國際影視城呈現的建築不僅局限於當時九開八閉城門以內,而城裡的建築也在中學西漸,以及抗戰文化的包容中呈現得千姿百態。
作為戰時首都,當時的重慶城,外國人的身影已經很普遍,洋氣的建築,只是洋氣的重慶的一個載體。
民俗篇
老行當老民俗老童謠喚醒老重慶記憶
“號外!號外!”一聲聲抑揚頓挫的吆喝,瞬間將人拉回久遠的年代:戰時陪都,報童滿街奔跑、滑竿上上下下、老茶館人聲鼎沸。
漫步兩江國際影視城內的解放碑、朝天門、小什字,到處能看到老茶館、轎夫,袍哥、買花女、報童以及敲麻糖的大爺、買炒米糖開水的大嬸,消失數十年後,他們再次出現在了人們面前。
茶館:舊重慶的重要社交場所
1938年重慶的茶館達到了2950個,而五年後的1943年左右,成都才500餘家。
在兩江國際影視城內,就復原了五六家老重慶茶館。這些茶館並非杜撰,都曾在重慶陪都時期名聲遠揚,生意紅火。
老重慶茶館分成幾大類分別針對不同的消費群體:高檔茶館,就是達官貴人進入。幫會茶館就是舊社會“袍哥們”談公事的地方。而低檔一點的,則為販夫走卒們常聚會的地方。
茶館是重要的社交場所,舊時人們通訊不發達,獲取外界資訊不暢,茶館就是一個重要的社交場所,是各種資訊交流的重要地方。
如今復原的老茶館內,木桌、長條凳、蓋碗茶一樣不少,門口的有諮客領客,么師穿堂而過。就連摻水也很講究,三起三落,“頭道發、二道沖、三道泡”的規矩不得馬虎。
轎夫:滑竿號子生動風趣
抗戰陪都時期的重慶,滑竿擔當的角色就與現在街上的計程車一樣。因其乘坐輕便,快捷還舒服,生意往往比人力車、板車和馬車更好。
因為重慶的地形,黃包車、自行車無法普及。只有滑竿輕巧靈活,大道小道皆可行走。有馬路的地方走馬路,沒有馬路的地方爬梯坎。
建築篇
收集4000張重慶老照片複刻老建築
規劃設計團隊收集了4000多張重慶老照片,用來參考研究。博物館、民主黨派展覽館、一些老一輩重慶人、甚至在國外的重慶人,紛紛提供了所珍藏的老照片。
他們還拜訪了近百位年長的重慶老人,從他們講述的故事中,感受當時重慶的生活氣息;走訪了幾乎重慶所有老鎮老街,去觀摩歷史在這些建築上留下的歲月痕跡。
近7成建築不知名
在兩江國際影視城,知名建築有40餘棟,還有100多棟建築,是叫不出名字的。“不是把那些有名的老建築複製過來,放在一堆,就是所謂的老重慶了。”
總要有各種路人甲配合才好看,才能突出主角。正是這100多棟“路人甲”建築映襯,兩江國際影視城才真正立體還原當時的生活環境和歷史風貌。
3萬方老石板承載鄉愁
兩江國際影視城的建築分為傳統建築、開阜之後的建築、陪都時期的建築,供當時的人民居住、辦公、經營、金融、官邸、娛樂使用。眾多建築之中,沒有哪兩棟完全相同。
在方圓300多公里內,規劃設計團隊大量收集石板、條石、水缸等歷經風雨的老物件。最終收集到了總計3萬平方米的老石板,和1.2萬立方米的老條石。
2017年1月1日
兩江國際影視城開街
我們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