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原創】下浩,讓我再看你一眼

六月底的時候,第一次在網上聽說了下浩這個地方,隨後在七月和十月的時候分別兩次來到了這個被捧為“網紅”的老街。在第二次去的時候,我注意到,老街上有幾個地方都掛掛上了“下浩百年老街拆遷紀念街宴”的橫幅。那個時候才知道,老街距離拆遷已是越來越近了。當時便計畫著會在不久之後再去一次。正好,上周日的時候,有朋友組織了週末探訪下浩老街的活動,我便背上相機,第三次來到了這條街。

老街的入口位於上新街輕軌站外面約50米。走到這裡就會想起第一次來下浩的時候,當時出了輕軌站之後不知道怎麼進到老街,在附近轉了好幾圈都沒有找到入口。結果最後問了一下一旁的路人,才知道原來是“眾裡尋它千百度,轉了幾圈,入口竟是旁邊的小路”。

▲入口處的梯坎by17

來之前聽說這周在下浩有一個交換集市的活動,但是因為集合時間太晚的原因,我們進到老街的時候,集市已經散場了。不過沿著梯坎一路往下踏進老街的時候我們看到一個賣糖畫和攪攪糖的攤子,它一下就勾起了大家兒時的回憶,也勾起了不少人的饞蟲。

▲小孩子手中糖畫by17

離開了這個賣糖畫的小攤,向前走上兩步,回頭就能看見那幅在網上流傳很廣的彩繪。看到這幅彩繪,很容易回想起童年時光,想起做作業做得磨皮擦癢的時候,突然聽見了奶奶的那一聲“吃飯了”。

▲牆上彩繪by17

轉回身來,在道路的左邊能看見如今已經徹底沒落的健生園食品廠,右邊則是老街中十分有名的“小館”了。

▲健生園食品廠by17

▲小館by17

小館建在失火後毀於一旦的溫家院子上,燒焦的木板之上,還鐫刻著兩個行楷小字,似是在控訴著那一場火災。

它既是工作室,又是茶室,還是圖書館,你可以在這裡喝茶、看書、聊天,或只是坐在老房子裡靜靜發呆。

▲小館入口by17

圖書館主動找到希望合作,提供書籍。隨著到來的人漸多,工作室是沒辦法辦公了。罷了,這間老街的小館就供大家到此喝喝茶,感受下浩300年老街的趣味吧。

離開小館之後再往前走,就到了永興洋行高管住宅的舊址,它曾見證了百年前下浩的繁華。不過這次來的時候我發現了一個變化,那就是大門上掛上了“寶風書院”四個字。看來老建築又要發揮新的作用了。

▲永興洋行高管住宅by17

在永興洋行高管住宅舊址這裡是一個岔路口,向左走的話,一路走過去就會走出下浩老街,去到南濱路,向右走則會進入到老街的深處。這一段極短的路上能看見殘破的牆壁,不怕人的貓,以及同樣來這裡感受歷史、拍照留念的遊人。

▲圖by17

上過一段階梯後向左走幾步,就能看到這張下浩地圖,再往上走一些便是老街中另一家十分有名的小店“下浩裡”了。下浩裡是幾位白領的窩,由於自己愛去茶館,於是擇了下浩這一老街的吊腳小樓,費時7個月改造自己的窩。

▲下浩地圖by17

▲下浩裡by17

隱在老街深處的下浩裡,走累了,去這裡歇歇腳!於窗前小坐,就著滿眼的翠綠與朋友喝茶聊天,一起回憶兒時。

本來,沿著下浩裡的方向繼續走,能走到米市街的老建築群,那裡有白裡洋行、孫家大院等不少見證了重慶開埠和抗戰時期風貌的建築,可惜這次去的時候聽說路被封了,不能過去了,倒是有一些小小的遺憾。於是我們只能掉頭返回,朝著神不歸美食街方向走去。

▲美食街旁的小巷by17

神不歸美食街現在可以說是下浩老街中相對繁華的一個部分,有名的花生大王和十多味豆花鯽魚都在這條街上。而且在這裡回頭看,還能看見遠處的東水門大橋。網上流傳很廣的另一張有關下浩的照片的就是在這個地方拍攝的。

▲回望東水門大橋by17(這不是那張網紅圖,只是我找了一個類似的角度和方向自己拍的)

剛剛說到了豆花鯽魚,就不得不說一下我們這次來的一個目的,那就是想品嘗一下這個可以說是老街中最有名的美食。可是,由於我們在出發前,沒有看見老闆發出的一條朋友圈:“十多味豆花鯽魚於2016年12月17日停業”。原因就是老街要拆了,店也要搬了。而為感恩老顧客,在我們來的這一天,老闆擺了一日的宴席。等我們到的時候宴席已經散了,店也準備要關門了。因此我們也險些撲了個空。但沒想到的是,老闆見我們一群年輕人不甘就這麼放棄這最後品嘗豆花鯽魚的機會,最終大手一揮,說到:“今晚,魚隨便吃,不夠加鍋,酒自取,全免費!”為我們擺上了最後的三桌。

▲上陣父子兵by17

▲豆花鯽魚by17

▲來,乾杯!By17

吃飽喝足之後我們一群人就在店鋪外的空地上唱起了歌,一旁的居民和食客竟也沒有閑我們吵鬧,而是跟著我們一起嗨了起來。

▲唱歌的同伴by17

看著天色已晚,還有些意猶未盡的大家才伴著昏黃的燈光一路唱著歌慢慢離開了下浩老街。為今天的行程畫下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夜晚的老街by17

“管他城市喧囂,我自下浩裡尋心靜。”下浩的確是一個能讓人內心安寧下來的地方,但是卻也擺脫不了被節奏越來越快的城市所拋棄的,最終只能停留在照片裡、記憶裡的命運。我們能做的,只能是再多看它一眼,多拍幾張照片記錄下它的樣子,讓它不會被遺忘。

▲歸途by17

(圖/文:梁嘯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