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火鍋、串串、麻辣燙、冒菜,有哪些不同?

前幾天去成都,老友接待我。

“不是火鍋,不是烤串,是串串。”他路上反復向我強調。

當然,對推門而入,滿口四川話的客人,就沒那麼費事。只要問:“油碟兒還是幹碟兒?”

在川渝之外,但凡涮個鍋子的吃法,都算是火鍋。比如,在我們無錫,吃個涮羊肉,是火鍋;吃個白菜、粉絲、貢丸,也算是火鍋。

東北亂燉

我在上海時,有朋友說“請你吃火鍋”,到了地方抬頭一看,是個骨頭湯火鍋,用來水爆肚。回到山東老家,吃個火鍋,結果上來一大鍋,有雞有肉吃完涮青菜,實在、真誠,就是不敢稱之為火鍋。

但是,一入了川渝,便不是那麼回事了。就算是辣的汗流浹背,面紅耳赤,也得把不同的辣味分出個三六九等。

在川渝地區,說吃火鍋,那是最正經的:紅鍋翻浪,白鍋陪襯,給不擅吃辣又忍不住想嘗嘗禁果的諸位,預備著鴛鴦鍋。

雖然許多時候,我要吃鴛鴦鍋,會遭遇本地人無限歎惋地遷就:“好好,鴛鴦鍋就鴛鴦鍋。”

吃火鍋,下料也是大盤端來。老練的吃客,看一眼紅鍋,就會點點頭,“你們老闆是成都來的?”

因為重慶湯底,牛油普遍更厚,講究的店,下鍋之前,要一大塊牛油給客人過目,方才下得去;滴在桌布上,須臾便凝結為蠟狀;

所以在重慶紅鍋裡吃蔬菜,是件極考驗技巧的事:一來蔬菜吸油,二來容易夾雜花椒;一筷蔬菜,可能比一筷肉都厚膩。

成都火鍋,湯底也放牛油,但正經火鍋店,講究底料豐富龐雜,久熬才香。是為與重慶的區別。

冒菜

下料燙完,起鍋再吃的,是冒菜。冒菜是可以連湯吃的,於是沒有巨大成塊的牛油下鍋。

與麻辣燙有略微不同,“冒”在這裡是動詞。準備一鍋麻辣鮮香的湯汁,把菜用一個竹勺裝好,一般一勺就是一份。在鍋裡煮熟,然後盛到碗裡,順便再舀一勺湯汁,加入老闆調製的各種調料。

冒菜原料不限,和串串香、火鍋類似,什麼都可以冒,什麼都可上桌。

麻辣燙

川渝之外的城市,有這種法子:將食材處理成小塊、下鍋燙後撈起來裝碗吃,是為“麻辣燙”,縱橫中國東部各城市,雄霸宵夜半壁江山的麻辣燙。

以麻為主,伴隨著大量麻椒和剛出鍋的熱乎勁兒,也是大家對川渝美食的一種敬畏之情。

冷鍋串串

串串兒

將串串擱在鍋裡,燙完起來吃的,是串串——粗看,算是火鍋的細節版本。食材都已經被處理成很小的份量並穿在竹簽上。

你自己拿,然後放在鍋裡燙熟了吃,一般帶油碟。當然也有店家幫你燙好,再放到你的鍋裡保溫的情況。

一張圖帶你看懂大家之間的關係~

不都是在一個鍋裡,吃得我嘴裡麻麻辣辣的東西嗎?

...

實際上,真不太一樣。

形式決定內容,辣度決定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