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吃貨必知▲地方特色美食小吃(10)

去一個地方,就一定要去嘗嘗當地的特色美食,這些美食可能是一頓大餐,也可能是街邊的小吃。但無論哪種,都是那方水土的味道。那溫暖的味道,總牽繞著他鄉遊子心!一直有一個願望,把每個人的家鄉味道,告訴給喜歡她的人聽。

遼寧,一個既有海,又連邊的省。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不同種類美食的大融合。有新鮮的海產品,也有美味的山貨。有土生土長的本地菜,也有國外的舶來品。這種不同的飲食文化,養育了一代代的遼寧人!

◣塔糖◢

遼陽塔糖是遼寧省遼陽市的特產。遼陽城三宗寶:塔糖、梨幹、烏拉草。塔糖不僅具備著特殊的風味而且它的外形也很美,有如梅花形並多孔,吃起來酥脆,清香可口,色澤潔白細緻,經暑不變。據《遼陽縣誌》記載:“城西北半裡許有塔十三層,高四十八丈五尺三寸,塔南有廣佑寺…寺南有井,取水造糖經暑不粘,名為塔糖…”。井水相傳為白塔下海眼之水湧出而成,此水清澈甘冽,明清時民間引此水製成塔糖,釀成槐花蜜酒,時為朝廷貢品。

◣牛肉火勺◢

提起牛肉火勺,身為鐵嶺人恐怕無人不知。早在二十年前,吃一頓牛肉火勺那也是讓人津津樂道的事。其選細嫩牛肉、大蔥、鮮薑、香油和餡,用稍有顆粒的沙子面做皮。烤箱製作,外表是酥皮,色澤金黃,形狀有圓的和長圓。出鍋的火勺外焦裡嫩,香酥可口,聞則香味撲鼻,食之肥而不膩,是我們北方的風味小吃。屬清真食品,配上飄香的羊湯,美味至極。

◣西塔大冷面◢

西塔大冷面屬朝鮮族特色風味,冷面剛中有柔,夏季來上一碗,除暑解渴;冬令時節吃上一碗,涼到心底,暖在心頭。再加上點辣白菜,更是與眾不同。對於味道主要分2種:鹹口的和甜口的。

◣小市羊湯◢

本溪小市“羊湯”馳名東北。早就有所耳聞,到過小市而不喝羊湯的,將會是畢生一大憾事。說起羊湯可是好東西。以山羊的骨、肉、內臟放入土灶大鍋裡燉煮數小時,至湯汁呈乳白色時,將鍋內的湯汁、肉及切碎的內臟盛起,放入鹽、胡椒粉、香菜、辣椒、味精等調料即為羊湯,趁熱食用鮮美無比。

◣海鮮燜子◢

燜子幾乎已經成為了大連人的一個情結的一道特色小吃。它的原料是澱粉,用特殊的方法製成固體的小塊,呈半透明狀,把這些小塊在平底煎鍋裡煎熟,稍微有點焦,然後淋上醬油、醋、麻油、香油、芝麻醬等調料, 再撒上蔥末、蒜末等調味品,一碗熱騰騰,香噴噴的“燜子”就做好了。如今,燜子已經漸漸地登堂入室,在一些大酒店可以吃到海鮮燜子或海參燜子等,頗具地方風味。

◣溝幫子熏雞◢

溝幫子熏雞始於清光緒年間。溝幫子熏雞之所以好吃,主要在於選料精良,而從選雞到熏成要經過十幾道工序。薰制好的溝幫子熏雞,不僅觀色澤棗紅明亮,聞起來味道芳香,吃起來更是肉質細嫩,爛而連絲,咸淡適宜,而且營養豐富。

◣克拉古斯香腸◢

克拉古斯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紀初,1905年日俄戰爭後,俄羅斯人雷德洛夫兄弟為躲避戰亂,由俄羅斯來到東北哈爾濱,以自製自售香腸為生,因風味獨特、食用方便,深受東北人民喜愛,生意興隆,兄弟中一人於1917年在瀋陽和平區中華路商貿飯店附近開設分店,小雷德洛夫子承父業,一直經營到解放初期,在中蘇合作期間,深得蘇聯專家青睞,被指定為專供食品,並因此得名“克拉古斯”,因在俄語中“克拉古斯”譯為“大香腸”的意思。

◣瀋陽回頭◢

相傳在清朝光緒年間,有姓金的一家人在瀋陽北門裡開設燒餅鋪謀生。因為經營不善,生意一直不好。一日正值中秋節,生意更加蕭條,時至中午尚不見食客上門,店主茫然,買了些牛肉回家剁成肉餡,將燒餅面擀成薄皮,一折一疊地包攏起來,準備自家過節食用。這時,從外面忽然進來一位差人,進店見鍋中所烙食品造型新奇,一經品嘗,品味甚佳。這位差人當即告訴店主,再烙一盒送往館驛,眾人食後齊聲叫絕。此後,這種食品一時名聲大振,官民爭相購買,生意日趨興隆,故而取名“回頭”。

盤點全國各地特色美食小吃,品美食,食天下!

想要看到那個省會的小吃呢?就在評論區告訴我吧!

食色一枚胖,尋找真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