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吃貨必知▲地方特色美食小吃(7)

去一個地方,就一定要去嘗嘗當地的特色美食,這些美食可能是一頓大餐,也可能是街邊的小吃。但無論哪種,都是那方水土的味道。那溫暖的味道,總牽繞著他鄉遊子心!一直有一個願望,把每個人的家鄉味道,告訴給喜歡她的人聽。

天津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彙集了八方來客,也帶來了八方美食,構成了天津特色的津門美食。提起天津的小吃,既有獨特的色、香、味,又物美價廉,尤為天津人所樂道。當年天津的風味小吃多種多樣,以南市、河北大胡同及鳥市等地最為著名,種類不下百餘種。其中,有些小吃成於明代、風行清朝流傳至今,有些小吃銷聲匿跡,留給人們一段段美麗的傳說故事。

天津美食一定要從天津三絕開始說起!

◣第一絕:狗不理包子◢

狗不理包子以其味道鮮美而譽滿全國,名揚中外。狗不理包子倍受歡迎,關鍵在於用料精細,製作講究,在選料、配方、攪拌以至揉面、擀面都有一定的絕招兒,做工上更是有明確的規格標準,特別是包子褶花勻稱,每個包子都是18個褶。剛出屜的包子,大小整齊,色白麵柔,看上去如薄霧之中的含苞秋菊,爽眼舒心,咬一口,油水汪汪,香而不膩。

◣第二絕:十八街麻花◢

桂發祥麻花的創始人是范貴才、范貴林兄弟,他們曾在天津大沽南路的十八街各開了“桂發祥”和“桂發成”麻花店,因店鋪座落於十八街,人們又習慣稱其為十八街麻花。十八街麻花是經過反復探索進行創新,在白條和麻條中間夾一條含有桂花、閔姜、桃仁、瓜條等多種小料的酥餡,使炸出的麻花酥軟香甜與眾不同,創造出的什錦夾餡大麻花。其特點是香、酥、脆、甜,在乾燥通風處放置數月不走味,不綿軟、不變質。

◣第三絕:耳朵眼炸糕◢

耳朵眼炸糕起源於清光緒庚子年間,耳朵眼炸糕店的第一代掌櫃劉萬春就是由原來推著獨輪車在鼓樓,北大關一帶走街串巷流動售貨,改為在估衣街西口的北門外大街上擺攤設點現做現賣的。耳朵眼炸糕有“黃、軟、筋、香”四大特點。聞起來香味撲鼻,吃到嘴裡酥脆可口,香甜粘軟,外層炸得酥脆,趁熱吸一口,燙、甜、粘,不小心餡汁會濺出來。

◣糖礅◢

冰糖葫蘆是發端於中國京津地區的一種傳統小吃,冰糖葫蘆或糖葫蘆是北京的叫法,在天津則稱之為“糖礅”,而在京津以外的青島則被稱為“糖球”傳統的冰糖葫蘆是在冬天才會在市場上看到的,由於山楂和外面的那層糖被寒冷的氣溫凍住,所以咬起來的感覺很硬,像在吃冰一樣,那也是冰糖葫蘆真正的味道。夏天,由於天氣炎熱,外面的糖衣會變得很黏,味道和冬天的比起來也相差甚遠。除了將紅果作為傳統的原料,還有鳳梨、山藥、葡萄等多種水果也可以作為冰糖葫蘆的原料,口味多樣,受到更多人的喜愛。

◣果仁張◢

果仁張傳統產品有:琥珀花生仁、琥珀核桃仁、虎皮花生仁、淨香花生仁、奶香瓜子仁、五香松子仁。創新產品有:琥珀腰果仁、奶香杏仁、奶香、五香、可哥、麻辣、海菜、香草、桔香、檸檬、山楂、咖哩、薄荷、薑汁等多種口味的花生仁、蠶豆及青豆。果仁張食品具有香甜酥脆、美味可口、回味無窮、久儲不綿的特點。它以其精湛的工藝、獨特的風味聞名海內外,被稱為《食苑一絕》。

◣煎餅果子◢

如果誰說沒吃過煎餅果子,小編直播吃翔!相傳一個山東習武的俠義之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結果沒助成別人,自己反倒過上了背井離鄉的逃亡生活,在流浪途中,受啟發發明了這麼種吃食,當時不假思索地取名叫“煎餅裹著”,後來他定居天津衛,加上語言上的音變,就讀成了現在的“煎餅果子”

◣卷圈◢

卷圈曾經是過去賣豆漿的早點鋪豆漿長時間熬煮起的油皮,揭起後晾乾,裹住調好的雜菜製作的副產品,久而久之成為了天津特色之一。做法就是將豆芽菜、香菜、香乾及醬豆腐汁、味精、鹽、香油、紅粉皮和餡後包在豆皮中兩頭包上然後介面和兩頭用麵糊封口,後用熱油炸至金黃色撈出,看上去格外有食欲。

◣獨流老醋◢

獨流老醋是中國三大名醋之一,產于天津市靜海區獨流鎮。始創於明代永樂年間,後至清康熙初年(1662年)為宮廷貢品。精選優質元米、紅粱等原料,採用傳統配方及工藝,經3年陳釀方成,故又稱之"三伏老醋"。色澤醬紅,清澈透亮,口味軟綿,酸中回甜,且久存不黴。能夠解腥去膻,除膩增香,助消化,深受食用者喜愛,馳名海內外。

歡迎評論補充!

想要看到哪個省會的小吃呢?請在評論區告訴我吧!

食色一枚胖,尋找真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