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必知▲地方特色美食小吃①
走過一個地方,就一定要去嘗嘗當地的特色美食,這些美食可能是一頓大餐,也可能是街邊的小吃。但無論哪種,都是那方水土的味道。她可能歷史悠久,也可能做法獨到,但總是牽繞著每一個離開家鄉的遊子,那暖暖的味蕾。不想給許多東西打上標籤,卻一直有一個願望,把每個人的家鄉味道,告訴給喜歡她的人聽。
西藏以其雄偉壯觀、神奇瑰麗的自然風光聞名。它地域遼闊,地貌壯觀、資源豐富。自古以來,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創造了豐富燦爛的民族文化。 而文明背後,那些被口耳相傳流下來的美食,也一次次的讓我們汲取不同的味道。
◣酥油◢
酥油,是藏族食品之精華,高原人離不開它。 酥油是似黃油的一種乳製品,是從牛奶、羊奶中提煉出的脂肪。藏區人民最喜食犛牛產的酥油。產于夏、秋兩季的犛牛酥油,色澤鮮黃,味道香甜,口感極佳,冬季的則呈淡黃色。羊酥油為白色,光澤、營養價值均不及牛酥油,口感也遜牛酥油一籌。酥油滋潤腸胃,和脾溫中,含多種維生素,營養價值頗高。在食品結構較簡單的藏區,能補充人體多方面的需要。 酥油在藏區用途之廣,功能之多,如非親自目睹,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糌粑◢
糌粑是藏族牧民傳統主食之一。“糌粑”是炒麵的藏語譯音,它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在藏族同胞家作客,主人一定會給你雙手端來噴香的奶茶和青稞炒麵,金黃的酥油和奶黃的“曲拉”(乾酪素)、糖疊疊層層擺滿桌。糌粑是將青稞洗淨、晾乾、炒熟後磨成的麵粉,食用時用少量的酥油茶、奶渣、糖等攪拌均勻,用手捏成團即可。
◣藏面◢
藏面,是傳統藏餐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小吃。你說它是正餐也可以、說它是小吃也可以。說是正餐,藏面的量不多,一般吃一碗不太容易飽腹;說是小吃,也屬於面類,在茶館麵館才有賣,沒有街頭小攤賣。藏面跟平原地區的任何面種吃起來口感都不一樣。藏面乍吃起來可能感覺不是非常習慣:裡面好像是夾生的。其實這是藏面的特點之一。雖然藏面是青藏高原特有的面,很多人以為在原料上也具有西藏特色。其實不然,藏面也不是用青稞面壓制而成的,而是由小麥粉為主的。西藏地區的居民雖然從六七千年前就開始種植春小麥,但小麥在西藏地區的產量和品質始終不是很高,小麥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方不適宜批量種植,所以西藏的小麥有「包包子、包餃子、露餡兒、做麵條碎成段、做成饅頭沾牙」的說法。
◣藏血腸◢
藏族地區宰羊後,把羊血灌入小腸內煮熟吃,從羊腔中舀在盆裡的羊血,一般正好灌滿它自己的腸肚。把羊肉剁碎加入調味料均勻攪拌後灌入腸內,用線系成小段(製作方法與製作香腸一樣),然後將灌好的血腸放開湯中煮,煮到血腸浮起來,腸成白色,大約八成熟時起鍋,裝入盤內便可以吃了。吃時不碎不渣不脫皮,口感清香軟嫩。
◣松茸燉藏香雞◢
松茸燉藏香雞是西藏的特色菜。藏香雞,鳥綱雞形目雉科。藏香雞生長在海拔3200-4000多米的高原上,藏香雞做為高海拔地區養禽業中的當家品種,有人這樣形容藏香雞:“草原雞的自然,烏雞的滋養,珍珠雞的玲瓏,取之精華,集之大成,世界脊樑上,孕育出這雞界的珠穆朗瑪。
◣藏式烤羊排◢
烤羊排不完全是烤,先用水略煮一會,再烤,肉質比一般烤肉要嫩,而且油脂外溢發出誘人的香氣。雖油卻不膩,肉爛卻不柴,咬一口,香氣四溢。
◣香寨◢
土豆煮成八成熟,濾幹,去皮,切成小塊,待用。洗淨去皮之蔥斷,放入油鍋內稍煎後,取出放入石槽中搗爛,盛入小碟內,待用。用涼水把咖喱粉拌和成糊狀,倒入油鍋內,做成油咖喱,待用。把羊肉剁成塊,用適量酥油烹炒後,放入鍋內加水悶煮,後加入土豆、油咖喱、鹽巴、生薑、茴香、丁香、胡椒、藏寇等調料,攪拌煮熟後即成。吃時可撒上蔥泥。香寨是藏族食用米飯時最佳菜肴,味美色深,調料芳香可口。
◣藏包◢
藏包,藏族飲食。藏包的陷以攪碎的牛羊肉為主,摻合少量蔥,佐以食鹽、花椒、清油、肉湯拌合而成。用不發酵的死麵包好蒸熟,其形一個個如寶瓶,又似蓮花盛開,造型考究,不腥不膩,令人稱絕,被譽為“水晶包子”
◣風乾牛(羊)肉◢
藏族喜歡吃風乾的牛(羊)肉,風乾肉一般在冬天,一般在十一月低做。這時候的氣溫都比較低,在零度以下,把牛、羊肉割下來,掛在陰涼的地方,讓其風乾,去出水份。藏民把牛、羊肉割成小塊串上,或用竹籠掛在帳房、屋簷下的陰涼處,第二年的三月之後,將早已風乾的肉取來烤食或者直接生食,咀嚼時無渣塞牙。在西藏高寒地區,食品不易黴爛變質,去水又保鮮,故時至今日,吃風乾牛肉之風仍極盛行。肉質鬆脆,口味獨特,令人回味無窮。
◣青稞酒◢
青稞酒又名咂酒。藏語叫“羌”,是用西藏、青海等高寒藏地出產的主要糧食青稞製成的。它是藏族人民最喜歡喝的酒,逢年過節、結婚生子、迎親送友,聚會慶典必不可少。青稞酒色澤橙黃,味道甜中帶酸,酒精成分低,口感極佳。在藏地,無論男女老少,達官顯貴,還是貧民百姓都喜歡飲用,並用以招待貴賓佳朋。
盤點全國各地特色美食小吃,品美食,食天下!敬請期待下一期!
食色一枚胖,尋找真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