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三種常見育兒誤區,幾乎是中國式家長特有

都說外國孩子活潑,外國孩子想法多,創新能力強,外國孩子童年開心……相比中國孩子年紀輕輕就要補習、讀書,除了學習,其他事情父母全包。到頭來十幾歲孩子,自理能力超差……

都說中國的家長焦慮,有人說這是因為中國家長對孩子太過關注。其實,愛子之心自古有之,但是,也許是中國媽媽的長期以往的教育方式問題。中國式媽媽,是中國母親教育子女方式的一種說法,她們焦慮,把內心的焦慮和恐懼傳給孩子,而且偶爾還熱衷攀比。

這樣的教育方法能讓孩子做出人們期待的事,但比較也給了孩子一個暗示“你不夠優秀”,於是,常常被比較的孩子,會變得自卑,長大後容易嫉妒。

誤區1:爸媽覺得……

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冷。那麼,有一種學習叫媽媽覺得應該學習,有一種活動叫媽媽覺得應該參加,媽媽覺得,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從小被控制性的父母包辦著,在媽媽覺得式的生活下,從事著媽媽認為應該從事的事情,最後變成了沒有思想沒有靈性沒有悟性的孩子,你讓我幹啥我就幹啥。

“我們那時候條件差,都沒機會念大學,所以你要好好學習,爭取上大學深造!”大部分中國家長都是這麼想的,至少在孩子小的時候是這樣:好好學習,以高分考個好大學。

這似乎是中國家長們對孩子們唯一的期待。但考上大學以後呢?“你看我念了大學,有了學歷,結果還是沒當個像樣的官,所以你念完大學,一定要當大官!”這是另外一部分高學歷家長的說法。

於是,從幫孩子選小學開始,甚至不惜跑路子拖關係,再進重點中學,然後孩子考上大學了,回家問父母,我應該填報什麼志願啊?這就是中國式家庭教育的後果:由孩子被動地聽家長吩咐,逐漸深化,趨向同化,最後到向家長詢問,終於淪為家長實現他們未泯理想的工具。

別總想著去控制孩子,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無論是平時還是週末,讓孩子安排自己的生活,不要讓他們帶著不應該有的疲憊與倦怠開始生活。

拒絕包辦,讓孩子主宰自己的生活 。寫作業也好,參加活動也好,這些都是孩子的事情,孩子有權利安排自己的生活。孩子的事情是自己決定的,而不是媽媽決定的。而我們大多數的中國媽媽都是媽媽決定。

誤區2:爸媽幫你就行,你學習好就行!

這可能是多數中國式父母會說的話。孩子十幾歲了,還不做任何家務事,不懂得勞動的愉快和幫助父母減輕負擔的責任。這樣包辦下去,你可能會失去一個勤勞善良、能幹上進的孩子。

這樣的孩子會很懶散,飲食起居、玩耍學習沒有規律,要怎樣就怎樣,睡懶覺,不吃飯,白天遊遊蕩蕩,晚上看電視到深夜等。這樣的孩子長大後缺乏上進心、好奇心,做人得過且過,做事心猿意馬,有始無終。

父母應該在孩子小時候,就根據他們的年齡和能力,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給他們做。哪怕是自己扔尿布也行。即便是在家務中幫倒忙,但只要他肯幹,他就會知道自己對這個家也有付出的義務,他不是這個家的主子;從而增強他對家的歸屬感和責任感。

誤區3:爸媽角度

你看孩子的角度變了,孩子才會變。孩子不願意參加你所謂“都是為了你好”的活動,然後你說他怎麼那麼不爭氣。

但是,一個人不被認可,不被欣賞,內心是多麼的痛苦,我們一直在傷害著最深愛我們的孩子。我們總是用“刀子嘴豆腐心”來安慰自己但每天被你剮的是你的孩子!

父母嘮叨的太多了,看不到孩子的成長和優點,只看到孩子的缺點。當父母把指責給予孩子,孩子也會用指責回饋父母,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相處模式就變成了互相盯著對方的缺點,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會缺少一顆包容的心。

其實,孩子有時不按父母的要求去做,不聽從父母的指令,這正是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某些心理學家認為,3歲幼兒不反抗,就不是正常兒童。即使五六歲的幼兒反抗行為也是很明顯的。

何況現在的孩子生活在資訊豐富的社會,每天都可以吸收到許多資訊,對人對事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如果父母過早地用成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是不符合孩子身心發展規律的,而且容易扼殺兒童的天性,使孩子從小失去兒童最珍貴的創造性人格,這會給父母留下難以彌補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