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音樂遊戲與真實樂器演奏之間,究竟有什麼關係?

這幾天,有兩款魔性節奏遊戲在Steam上挺火的,一個是上周發售的《64.0》,另一個是前兩天登陸Steam綠光的《節奏醫生》。雖然這倆遊戲的玩法差別很大,但你如果查看一下玩家對它們的評價,不難發現一個共同點:難度很高。

喜歡玩音樂遊戲的玩家知道,這一類型往往都屬於“難於上手,更難精通”的類型。想要成為這類遊戲的高手,或者說不被遊戲虐得那麼慘,大量的練習是少不了的。

而經過艱苦的練習,當你的手指漸漸開始在鍵盤上快速飛舞,並為自己的技術感到自豪時,你有沒有想過,這對你學習樂器是否會有所幫助?反過來呢?

這個話題,看起來有點像“玩足球遊戲對踢足球有什麼幫助”或“我《極品飛車》開得一級棒,能否去參加F1大賽”。不過,玩音遊看起來和演奏樂器看起來都是“手指的運動”,它還是值得我們討論一下。

音遊的分類

“音樂遊戲”這個標籤,其實是相當廣泛而不準確的。例如,通過扭動身體來遊玩的《舞力全開》系列,與抱著一把真吉他遊玩的《搖滾史密斯》系列或葬愛家族入教神器《勁舞團》之間,3者看上去就完全不是一回事,玩起來更是差別巨大。

這兩個遊戲除了都是以“跳舞”為主題之外,二者之間沒有多少相似之處

由於這裡要討論的是音遊與“樂器演奏”之間的關係,因此像《舞力全開》這種體感音樂遊戲需要被排除在外。

說起來,為音樂遊戲分類是一件相當令人頭疼的事。不像其它類型,音樂遊戲們的玩法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有時候你很難去界定一款遊戲究竟是否算是“音游”,比如文章開頭提到的那個射擊(節奏)遊戲《64.0》。

這款遊戲的難度極其變態,目前全球能通關的人寥寥無幾

為了方便起見,我在這裡暫且將音樂遊戲分為兩類:“強節奏音遊”與“弱節奏音遊”。

強節奏音遊是指,那些按鍵規則與音樂節奏聯繫緊密,並且存在一定規律性的音樂遊戲。舉例來說,在遊玩《太鼓達人》的時候,你會發現音樂的鼓點與按鍵之間存在一定的關係,有時你甚至可以僅憑耳朵就完成正確的演奏。文章開頭提到的《節奏醫生》,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而弱節奏音遊,是指那些你單憑聽力無法判斷需要按哪個鍵的遊戲。如果你玩過《勁樂團》或者《DJMAX》之類的音遊就會發現,“聽力”在這類遊戲裡能發揮的作用是相當有限的。由於你按下的鍵並不能對應固定的樂器或聲部,你全程都需要通過眼睛來作出正確的判斷。

《DJMAX》的精神續作《Superbeat Xonic》。它也屬於弱節奏音遊

通常來說,由於弱節奏音遊可以在不同音部直接進行切換,往往擁有更多的音符輸入通道,因此在視覺上更加酷炫。如果拿來向別人展示你高超技術的話,《VOEZ》可能會比《太鼓達人》更具有觀賞性(其實後者的難度和門檻比前者更高)。

上圖為《VOEZ》,下圖為《太鼓達人》

另外,上述這兩類音遊也有個共同點,那就是大多都得需要較為靈活的手指。

樂器演奏需要的基本技能

說完音游的定義,我們再來看一下演奏樂器都需要些什麼技能。

簡單來說,音樂的基本元素包含了“音高”與“節奏”2個部分。也就是說,如果你能在正確的節拍下演奏出正確的音符,聽者就會很容易辨認出你正在演奏什麼。

除了爵士鼓這種節奏樂器之外,大多數樂器演奏都離不開“手指的正確靈活運用”,而你演奏出的音高是否準確,節奏是否能對上點,也與你對手指的控制力有著直接的關係。用兩個字來概括的話,就是“穩定”。

其實玩節奏類樂器對於強節奏音游水平的提高是最有幫助的,之後我們再詳說這一點

相信每個人的周圍,總有那麼一兩個甚至五六個彈吉他的人。如果你去打聽一下他們的練習方法,很多人會告訴你一個有點奇怪的詞語——“爬格子”。這種練習方法,是在固定的節拍下進行機械性的彈奏,以對手指進行穩定性及獨立性練習。

總之,大多數樂器的演奏,都離不開手指“穩定而正確”的運用,只有經過長時間的枯燥練習,你手指上的肌肉才能慢慢變得更加“專業”。

玩音遊,對樂器演奏能否有所幫助

結合之前的總結,不難發現,其實這個問題都集中在一個地方:“手指”。

當你健指如飛地玩著《勁樂團》並連續敲下一連串令人驚歎的指令時,旁邊的人可能會發出這樣的感歎:“要是彈鋼琴,說不定也是一把好手”。看起來,那些動輒7鍵8鍵、恨不得用上你所有手指的鍵盤音遊,的確能充分地鍛煉手指靈活性,對鋼琴演奏有所幫助。

《吉他英雄》系列的經典外設。除了形狀相似,它和真正的吉他沒有任何共同之處

但事實是,這兩者之間並沒有什麼關係。

前文中提到,樂器的演奏,說白了就是“手指肌肉的正確運動”。然而即使不同樂器之間,手指需要用到的肌肉部位也是不太相同的。

舉例來說,彈奏吉他時,左手的發力部位則是手指的根部與指尖相結合。而演奏鋼琴時,在指尖發力的基礎上,手臂肌肉也需要進行一定的輔助。

這就好比,腿部肌肉發達、跑得飛快的人,不一定能舉起100公斤重的杠鈴。反之,上肢肌肉發達的健身達人,也並不一定是個短跑健將。原因很簡單,他們肌肉發達的部位並不相同。

彈鋼琴和使用鍵盤時運用的手指肌肉是不一樣的

由此再說到音遊,即便你在遊玩的時候同樣需要對手指進行練習,但對應的肌肉與演奏樂器時所運用的部位是有所區別的。並且在力度上,由於鍵盤相比很多樂器,按起來要更為輕鬆,因此“音遊手”的肌肉力量與樂器演奏者的差距也是巨大的。如果你小時候學過所謂“電子琴”,再摸過真正的鋼琴的話,就能更加明白這兩者之間對手指力量要求的差別了。

即使需要用真吉他進行遊玩的《搖滾史密斯》,在實際操作上與吉他演奏也沒多大關係

而在觸屏上遊玩的非傳統音遊,甚至對手指的要求都降低了很多,大多時候你只需兩個食指即可進行遊玩,因此和演奏樂器更沒有什麼關係。

反過來說,演奏樂器的手指肌肉也大多不符合“音遊手”的需求。所以,是否彈過鋼琴,其實對你的音游水平幫助並沒有很多人想像中的那麼高。

節奏才是王道

另一方面,即使音遊與演奏樂器之間的差別巨大並且互不相通,在某些音遊上,樂器演奏者依然擁有天然的優勢,那就是節奏感。

之前我將音遊分為了“弱節奏”與“強節奏”兩種類型,並且提到弱節奏音遊更多地是用“視覺”來玩,而不是“聽覺”。事實上,它們和“音樂”本身的關係並不大,你只是在用眼睛分析和識別遊戲中掉落的音符,並將它們分割為不同的模組來理解,從而在手指上進行正確的回饋。所以,你的節奏感在這裡並不能發揮太大的作用。

對於弱節奏音遊來說,“圖形識別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然而,在強節奏音遊上,由於按鍵往往和遊戲中的鼓點相對應,演奏的聲部也相對固定,如果你演奏過一些樂器並且在心裡已經對各種節奏瞭若指掌的話,在玩這類遊戲時會有非常大的優勢。

以前文中提到的《節奏醫生》來說,在對這款遊戲的評論中,有些玩家就表示他們完全找不到“節奏點”在哪裡,玩起來非常困惑。

但如果你心裡有“反拍”“切分音符”這些概念,就可以更快地理解這些按鍵的規律,並準確地在遊戲中完成演奏。

類似的還有《太鼓達人》。這個遊戲的高難度歌曲中,往往帶有大量擠作一團的音符,乍一看非常混亂。但你用耳朵去分析的話,這可能只是一堆連續的“3連音”而已,理解起來也會比純憑眼睛看要快得多。這也就是為什麼,節奏樂器的演奏者們在這類音遊方面尤其有優勢,因為他們的腦海中存有比常人更多也更加複雜的節奏類型。

總之,雖然音遊與樂器演奏在“實體層面”沒有多少相通之處,但節奏理解能力更強的樂器演奏者,在遊玩部分音游時仍能獲得比較大的優勢,玩起來也更加容易上手。

關於音遊的一點其它作用

其實相比技術層面,音遊的對玩家的實際作用可能更多地屬於一種“音樂入門指南”。

拿《DJMAX》來說,這款遊戲中的曲風多為電子類型,並且每首曲子上面都會標注它是屬於什麼流派。稍微留意一下的話,你會對Trance、Drum & Bass以及House之類的電子音樂流派擁有一個更加直觀感性的認識。

而上文提到的《太鼓達人》,其中往往也會收錄大量日式流行音樂、動漫音樂以及經典遊戲音樂等。對於平時懶於挖掘更多音樂的人來說,這類遊戲也算是一個不錯的“收聽指南”。

音遊的分類

樂器演奏需要的基...

玩音遊,對樂器演...

節奏才是王道

關於音遊的一點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