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車王莫克斯的“史前”訓練方式
“多騎”——是莫克斯給當時有抱負的年輕車手的忠告和箴言。
莫克斯也許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自行車手,而“食人魔”帶領下的車隊也幾乎是史上最強車隊。他們的訓練非常嚴苛,甚至有些慘無人道;相對同時代的人,他們的訓練相對更加科學,讓車隊可以一次又一次攀上巔峰。
1968年義大利咖啡機製造商Faema招募莫克斯的時候,他們給出的錢還包括給莫克斯組建一支車隊的費用;車隊不僅招募了最具天賦的車手,同時給出最嚴苛的要求——這支車隊只為莫克斯服務。Faema車隊豐厚的薪水吸引了一部分車手,然而車隊中不考慮個人榮耀的要求也將許多車手拒之門外。
車隊的訓練從1月1日開始,車手們需要在前一年做儲備訓練,這樣他們就可以立即跟得上莫克斯的訓練節奏。每週一三五,車隊就在莫克斯位於布魯塞爾郊外的家裡集合出發。每次訓練的節奏都非常簡單而堅定,在一月的大部分時間裡面,車隊經常一起騎行200k,他們交替領騎,風雨無阻。從布魯塞爾到弗蘭德斯的山脈,再到阿登高地,他們騎著環弗蘭德斯的爬坡,繞上一大圈,然後再騎車回到布魯塞爾。
團練的時候會有隊車跟隨,上面載著備用車、衣服、食物、水,因為莫克斯的隊伍從不停頓。隊車也不會收容落後的人,任何掉隊的人都需要靠自己的努力趕上,並且向老大解釋遲到的原因。雨雪都不能阻擋他們,因為莫克斯會說:在環弗蘭德斯也可能會有惡劣天氣,所以習慣就好了。
回到莫克斯的住所之後,隊員洗漱吃飯,然後再吃一碗蔬菜麵湯,然後隊員就此各回各家。大家沒有團練的時候,隊員們需要自己負責自己的訓練。
訓練雖然艱苦,但是當在二月份賽季開始的時候,莫克斯和他的兄弟們就已經做好了所有的準備工作,佛擋殺佛,車隊在春季古典賽無往不勝。莫克斯一共贏得過七次米蘭-聖雷莫,這些和車隊在一月“慘絕人寰”的訓練密不可分。即使是古典賽的最後幾公里,莫克斯也總是有隊友的支持,為他的進攻做好鋪墊,搶佔先機。
莫克斯喜歡長距離訓練,因為古典賽持續7個小時,所以他認為9個小時的騎行對身體和腦子都有好處。
莫克斯很少休息,你可以看看他1969年環法前一周的訓練計畫:
周日:參加比利時國家錦標賽,264公里
週一:參加兩個比賽,110公里的繞圈賽+夜間場地賽
週二:參加繞圈賽,在35公里處退賽;原因是有太多人聚集在起點處求籤名
週三:車隊團練,180公里
週四:獨自訓練,270公里
週五:在摩托引導車的帶領下騎了50公里(本來要騎更長的距離,不過瓢潑大雨使得風險劇增。)
週六:早晨40公里快速騎行,下午40公里輕鬆騎,晚上環法序幕賽。
在1969年環法,莫克斯贏得了6個賽段(如果算上團隊計時賽的話有7次),最終他以17分54秒的優勢贏得了黃衫,還有綠衫、圓點衫、敢鬥獎!
莫克斯(引用自維琪百科):
艾迪·莫克斯(Eddy Merckx),全名愛德華·路易士·約瑟夫·莫克斯(Edouard Louis Joseph Merckx) (1945年6月17日-),比利時職業自行車選手,生於沃呂韋-聖彼得。他曾經奪得所有三大環賽和五大古典賽的冠軍,其中包括五次環法自行車賽冠軍。被稱作“食人魔”,是史上最偉大的自行車選手。 莫克斯活躍於環法的時間不長,但車手生涯在三大賽以及古典賽都有奪冠紀錄,且五度奪得環法冠軍,功績之外,烙印在車迷心中的,是他對勝利的執著,因而有“食人魔”的封號。
自行車競賽講求精密分工,每個人各司其職,衝刺型選手在平路賽段自然傾巢而出,但在高山賽段只求別被關門,很少紅點衫兼穿綠衫的車手。 莫克斯卻是當中的例外,每一站都恨不得自己是單站冠軍,登山點、衝刺點都要搶,1969年首度稱霸環法,黃衫、綠衫、紅點衫一件都沒讓給別人(雖然他當時24歲,符合現在代表新人王(25歲以下總成績最優)的白衫,但是他沒有白衫,因為這個獎項1975年才開始頒發)。 “當我還是個小男生,就夢想要成為車手,那麼做為一個車手,我就想成為冠軍!”莫克斯說,這因此造就他對冠軍的饑渴,然後就有車手的女兒稱他“食人魔”。 在1975年環法,莫克斯在終點被觀眾攻擊,用藥與傷勢影響後來的表現,還發生嚴重的摔車,導致面部骨折,當年還拿下第二,但之後逐漸走下坡,3年後告別職業生涯。 後來莫克斯回憶說,摔車造成的傷讓他疼痛欲裂,最後的高山賽段已經瀕臨崩潰,“我一直咬牙苦撐,雖然我沒辦法咬合!”
這件事讓他感觸良多,2015年過70歲生日時曾透露,“1983年,我38歲,我父親去世了,我意識到自己孤立無援,以後你出了什麼事情都得靠自己,沒人可以保護你,或許那一天才真正宣告我的青春歲月結束吧!” 莫克斯退休後創立自己同名品牌,生產頂級公路車,以他過去比賽經驗打造車款,他笑說自己因為閑不下來,而且自行車領域還有好多學不完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