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速80km/h,雷達測速究竟是多少?
在現實生活中,想必有不少人或多或少會遇到以下的情景,一是在某一限速時段,因超速被拍,過後卻查不到違章信息;二是在限速路段壓著速度行駛,可兩旁的車都開得比自己還快。類似的情況對於新手而言必然是一頭霧水,即便是老司機對儀錶盤表顯速度和實際車速不相符這個事情略知一二,關於這兩者的實際關係,也未必了然於心。既然如此,磚叔決定實測一番。
1.驗證表顯車速與雷達測速兩者的相對誤差大小
2.哪一種速度確性最高?
同一台車,在相同路面條件下,分別測試車輛以60km/h以及80km/h的巡航車速通過雷達測速的速度。
實驗物件磚叔選取了兩台車,一台是日產西瑪 2016款 2.5L XV 至尊版,車速顯示採用的是傳統的指標顯示;另外一台選取的車型是奧迪A4 2017款45TFSI allroad quattro運動型,測速顯示採用的是數值顯示。
1.測試兩台車以60km/h的巡航車速行駛時的雷達測速速度
2.測試兩台車以80km/h的巡航車速行駛時的雷達測速速度
注:各種測試數值均是多次試驗結果取平均值
資料表明無論以60km/h,還是中高速的80km/h的速度行駛,車輛表顯速度都高於雷達測速,並且有著明顯的差距,那麼誤差從何而來?
首先瞭解車輛的測速原理,在每個車輪都有對應的感測器,用來檢測車輪的轉動圈數,進而計算得出實際車速,可這個車速並沒有如實地反映在儀錶盤上,原因如下:其一是國家明文規定,車速表指示車速不得低於實際車速,意味著誤差是實際存在,且是國家允許存在。
那麼誤差多少才是符合標準,規定指示車速與實際車速之間應符合以下關係式:“0 ≤ 指示車速-實際車速 ≤ 實際車速/10+4km/h”。
舉個例子:假設車輛的實際車速為100km/h,指示車速應該在100km-114km/h之間,都是符合標準的。
再者除了上述說明的本身車輛設置原因以外,輪胎的周長會受到很多方面的因素影響,而輪胎有效半徑恰恰是車輛計算即時車速的有效參數,具體表現在:
1.輪胎氣壓不足會顯著減小輪胎的有效半徑,進而影響到周長,汽車儀錶盤上的速度指示將會顯著大於實際行駛速度;
2.超載的原理和輪胎氣不足相似,也會導致實際顯示的指標速度顯著大於實際行駛速度;
3.使用嚴重磨損的輪胎,也會導致輪胎周長減小,測速速度也會大於實際行駛速度。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車子的表顯速度通常高於實際車速,但在實際開車時,很多人都習慣用手機導航上的速度作為參考。那現在問題來了,導航的車速是用GPS信號來測量的,它這個速度究竟准不准呢?於是磚叔決定祭出汽車性能測試常用到的專業測速裝備——P-Box。
兩台車分別以60km/h、80km/h的巡航車速行駛,記錄實際車速與導航顯示速度。
從實測的結果來看,儀錶盤表顯速度終究是要比實際車速要快的,指針式數顯也比數值顯示在準確性方面稍差,而導航測速則是與車輛的實際速度最為接近,論數值的準確性:導航速度>雷達測速>表顯速度。
說到這裡也許有車主會竊喜,下次可以掐著速度過測速了!不過磚叔提醒,車速表指示車速比實際車速高,完全是出於保障駕車安全考慮的,而限速的目的也是為了安全,畢竟保障安全是每個老司機應守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