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啊吃過這種“高配版”雞湯餛飩?
雞湯是最常見的滋補湯,
特別適合在冬季服用。
當雞湯遇上鮮美的餛飩,
那小滋小味真是叫人忘不了。
揚子晚報邀請南京市中醫院肛腸科主任中醫師
張蘇閩教授“走進名醫廚房”,
他烹飪的這道“五味雞湯餛飩”,
營養豐富,取材方便,特別適合這個季節食用。
原料
1.草雞一隻 1000-1500克
2.五味中藥:黨參15克、茯苓15克、薏仁米30克、百合100克、山藥250克(鐵棍山藥為好)
一般佐料:黑木耳 20克、胡蘿蔔250克、料酒、鹽、蔥、薑
烹飪方法
1.草母雞一般處理方法:開膛破肚後,取出內臟,去除多餘脂肪及尾部油脂,清洗乾淨。用10-20克細鹽塗抹雞肚子裡內側,料酒2匙均勻倒入。取生薑20克拍扁,小蔥20克卷成一束,放置在雞肚子裡。然後放入砂鍋或不銹鋼鍋內,放入適量清水,放入薏仁米,中火燉燒90分鐘。
2.黨參、茯苓用紗布包好,另取小鍋煮沸30分鐘左右,取汁約300毫升。
3.雞燉煮半熟時,依次放入鮮百合、山藥、胡蘿蔔和黑木耳(黑木耳不宜久煮,所以最後放),把黨參和茯苓藥汁倒入雞湯內,慢火燉煮。
4.待雞肉鬆軟後,關火燜上10分鐘。
5.另鍋燒水,沸騰後放入餛飩(適量);餛飩煮熟後,放入雞湯內。
6.起鍋分碗。
為何名中醫推薦“雞湯餛飩”
曾經有一首《喝餛飩》的歌在南京風靡一時,有網友說,南京人簡直是在用生命喝餛飩。那麼,名中醫為什麼獨獨青睞餛飩,他推薦的這“雞湯餛飩”又有什麼門道?
在張蘇閩教授的看來,此道菜營養豐富、取材方便、也不難做,一年四季皆可食用。特別適合年老體弱、貧血氣虛、厭食羸瘦人群,孕產婦,手術後、化療後的康復期人群,少眠、健忘的學生等。對一般人群也有增強體質、防病保健的作用。
“五味”都有哪些講究
“五味餛飩雞”門道就在“五味”,我們來看看中醫是如何用五種“藥食同源”的中藥材來煲雞湯的!
黨參
健脾補肺,益氣養血生津。黨參的功效主要是“補氣”。提到補氣,很多人首先會想到使用黃芪。為何不選擇黃芪?專家說,首先,黨參、茯苓+白術、灸甘草是著名的經方——補氣健脾“四君子湯”。另外,黨參側重於脾胃氣虛、四肢無力、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等人群。
茯苓
這味藥材大家也很熟悉,茯苓有健脾和胃,滲濕利水的功效。另外,茯苓有一定安神養心的作用,正所謂“胃不和則臥不安”,脾胃功能調理好了,很多不適的狀態都會有明顯改善。
薏仁
作為中藥,它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清熱排膿等功效;現代藥理研究顯示,它有一定的美容作用,可以使皮膚光澤細膩、消除粉刺等效果。作為一種常見的食材,薏仁可以煮水喝,也可以和糯米、小米放在一起煮粥喝。
山藥
大家餐桌上養生藥膳裡面一道常見品,從藥性來說,山藥味甘、性平,入肺、脾、腎經,不燥不膩,具有健脾補肺、益胃補腎。可以一定程度緩解脾胃虛弱、倦怠無力、食欲不振等不適。
黑木耳
補腎健脾,止血養血,富含維生素K。另外,黑木耳中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和一種特殊的植物膠質,能促進胃腸蠕動,減少食物脂肪的吸收。
另外,這道菜的幾種輔料也很有講究。比如百合,有清熱健脾、滋陰潤肺、鎮咳祛痰等作用,但是張蘇閩教授特別提醒的是,幹百合入藥,如果是做菜的話,最好是購買新鮮百合。胡蘿蔔營養豐富,且色彩鮮豔,可以配色,讓菜肴看上去更有食欲。還有生薑, 生活中人們用到它,就是在做菜的時候用來去腥調味。但在中醫的眼中,這真沒有道出生薑的精髓,姜其實也是一味中藥,性味熱,有開胃健脾、醒腦提神、減輕噁心嘔吐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