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光圈裡的世界,美小七的北京二環內

算起來玩膠片有四年了。四年間,從剛開始的美能達 X700 到現在的哈蘇祿來,陪伴我經歷了不少的人和事,走過了不少的風和雨。翻看以前拍的膠片,一個個街頭巷尾承載了我剛到北京的時光,沉甸甸的回憶。倒是自己拍的數碼照片,沒有翻看的欲望。大概是從拍攝的時候,就知道了膠片的不可重複性,然而數碼卻可以隨便拍,拍了不滿意重新來。可是我們仔細想來,人生的每一天不就是相當於一張銀鹽底片嗎,曝光了就可能再重來。你永遠不會像拍數碼一樣,希望得到一個同樣的昨天。

13 年某天,我跑去五棵松攝影器材城,買了 MINOLTA X-700、50/1.7 和富士 C200 膠捲。我如獲至寶,抱著沉甸甸的相機返回住所。我當時的 X700 都沒來的機給他拍一張像樣的證件照。

美能達 X700,人們給它起了一個優雅的名字:美小七。它本身也很優雅,沉穩大氣的黑色塑膠包裹著它結實的金屬機身,每次過片上弦時,聽到嗒嗒嗒的聲音,那感覺無可言喻。我帶著美小七走街串巷,拍了一卷又一卷,那色彩真讓人喜歡,透過明亮的裂像對焦屏,擰動調焦環,看著眼前的景物由模糊變得清晰,再變得模糊,仿佛有一種操縱歷史、看著時光遠去的感覺。由於膠片不可回看和一張幾塊錢的成本,以及定焦鏡頭的限制,讓我開始更加考究拍攝的用光、構圖和時機。當我拍的第一卷膠片沖洗完畢即將呈現眼前時,我竟然內心像偷偷看毛片一樣緊張。

下面上一些 X700 拍的片子吧,大部分都在北京二環內,50 標頭、C200 膠捲。

膠片雖然已經過時,但那個時侯人們精益求精的設計工藝,近乎偏執的美學感受,讓人拍案叫絕的獨具匠心,徹底的迷住了我。還有膠片那寬容一切的色彩,沖洗出片的期待和驚訝,別具一格的拍攝體驗,舉止之間都透露出一種情懷。

數碼是拍攝,膠片是演繹。因為每一張膠片都不相同,都凝結著人們內心對色彩的理解和期盼。你的內心是什麼的色彩,你就會拍出什麼樣的顏色。膠片就是這樣,只要你認真拍,越認真,它就會回報你越大的價值。

接下來陸續放美能達 CLE、康泰時 G1、雅西卡 124G、哈蘇 500C、祿來 vb、祿來 3.5f 、祿來 35、奧林巴斯 u1,還有各類老鏡頭轉接的片子,歡迎關注,歡迎批評,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