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穿戴的未來在哪裡,AirPods已經給出了答案
AirPods是蘋果在取消了35毫米耳機孔後,為消費者們無線耳機需求的一種全新的解決方案。無論外觀還是使用方式,蘋果傳承了以往的極簡主義。然而正是這款藍牙耳機卻鑒定了少部分人對新終端的猜想,可穿戴類智慧設備。恰巧獨物也是這麼想的。
有多少人在打智能穿戴的主意?
進入電腦時代,人機交互的「機」從大型機、桌面電腦、筆記型電腦到現在人手一個甚至兩個的智慧手機。從交互模式來說,人類用滑鼠、鍵盤實現了與 PC 的交互,用觸控式螢幕完成智慧手機、平板的交互,而下一個交互模式就是語音。
幾百萬年前,人類從聲音的交互開始,而文字的發明,則讓交互從聲音轉入文本階段,於是出現了各種與文本打交道的交互工具。即便如此,人類交流中的 90% 依然還是通過聲音來完成。
但聲音的交互並非局限在一問一答的階段,其背後的服務整合才是關鍵,這也不難理解,為何亞馬遜能夠依靠 Echo 迅速佔領這個市場,亞馬遜豐富的電商資源才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
2014 年12 月,亞馬遜發佈 Echo,直到第二年夏天才真正步入大眾市場,作為一款以語音為特色的個人家庭虛擬助理,Echo 逐漸成為亞馬遜佈局家庭物聯網的重要產品。
Google 也緊隨其後,傳聞 Google 利用 Google Glass 升級版 Project Aura 來實現上述類似功能。簡而言之,就是一個只能語音交互的眼鏡。
微軟針對女性使用者推出的語音交互產品叫做「Clip」,這個聽筒產品可以讓使用者在雙手無法操控手機的時候直接與微軟 Cortana 交互。
索尼預計會在未來兩個月推出 Xperia Ear。這個產品定位于虛擬助理,可以給用戶讀新聞和天氣預報,並幫你更新社交媒體狀態。據瞭解,索尼不僅為其設計了語音交互,還允許你在回答「是或否」時直接用點頭或搖頭來解決。
蘋果在 2015 年 WWDC 大會上推出 Homekit,其目的是通過 iPhone 控制家庭的燈光照明、恒溫器以及各種能夠聯網的家電。蘋果在官網上這樣寫道:
借助 HomeKit,您可以使用 iOS 設備控制家裡所有標有“Works with Apple HomeKit”(相容 Apple HomeKit)的配件。
而在即將發佈的 iOS 10 裡,蘋果正式在系統中集成一個新的 App——Home,這款 App 允許用戶通過 Siri 完成一系列操控家電的操作。按照今年 WWDC 大會上庫克的說法,iPhone、iPad、iTouch、Apple Watch 都支持這個 App,而現在,又要加上一個新產品——AirPods。
AirPods 的優勢
發佈會上,蘋果高層有意或無意將 AirPods 作為 iPhone 7 去掉35 毫米耳機介面的解決方案,讓很多人以為這款無線耳機只能用在 iPhone 7 上面,但實際上,AirPods 並非為 iPhone 7 而生,而是一個獨立的新品類,美國科技媒體 BI 針對 AirPods 的功能做了盤點,這裡列舉幾項:
AirPodss 搭配了有磁性的包裝盒,盒子底部有Lightning介面用於充電,同時盒子本事也配有電池,可以為給AirPodss充電; 蘋果官方表示,AirPodss一次充電最多可使用5個小時,而盒子集成的電池則將使AirPodss的使用時間達到24小時; AirPods 可以搭配任何搭載 iOS 10、macOS Sierra、watchOS 3的設備使用,換句話說,你可以在多個老設備上使用 AirPods,前提是要更新系統; AirPods 還可以與任何標準的藍牙音樂播放機連接,這也意味著沒有蘋果設備也可以使用 AirPods;
首先,AirPods 是天然的可穿戴設備。過去十幾年,這個星球上賣的最好的可穿戴設備其實是蘋果的有線耳機——earbuds,這款源自 iPod 時代的耳機一度成為蘋果品牌的象徵,並延續到 iPhone 時代.
AirPods 同樣也是一款可穿戴設備,你可以用它來操控家庭的電器、也可以用在辦公室,考慮到這款耳機多達 24 小時的使用時間,足夠普通用戶使用。
其次,蘋果更完善的硬體生態系統會讓 AirPods 有更多應用場景。過去幾年,蘋果在謹慎開闢產品線的同時,在設備交互層面則通過 Siri 來統一體驗,如今,蘋果的所有產品,從播放機(iPod touch)到Apple TV,都能夠用 Siri 控制,這也為 AirPods 提供了更多應用場景,未來,你可能只需使用耳朵上的耳機就足以讓 Siri 完成諸多場景,查天氣、查日曆、回復郵件、更新 Twitter 等等。
未來又會是怎樣的?
語音交互作為人機交互最自然的模式,首先需要機器理解人類的語言。自動語音辨識(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 ,簡稱ASR)是一種機器可識別人類說話單詞的能力。很長一段時間裡,ASR 在準確度上都無法與人類識別相媲美,而在 2010 年,ASR 在識別準確度上迎來一個拐點。
從上圖的變化可以看出,2010—2015的五年時間,ASR 準確度得到大幅提升,這種變化超過了過去 30 年到 40 年的變化。事實上,我們現在已經接近一個時刻:機器對於語音的識別能力即將超過人類。
如果說滑鼠鍵盤的交互催生了 PC 的一系列應用,觸控式螢幕交互的出現讓應用交互步入一個新的階段。包括蘋果在內的巨頭們壓住語音交互,會不會也會改變硬體、軟體的形態呢?不妨把 AirPods、索尼的 Xpeira Ear 當作一個新的電腦,擁有語音控制的專屬應用,這或許是物聯網的未來,也是這些可穿戴設備最好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