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裡以南500米,冒菜下雞尾酒,芋兒雞佐民謠
清朝同治七年, 一邱姓人家四兄弟在成都修建了一座邱家祠堂。
祠堂坐北朝南,高敞寬闊,雕花窗櫺,烏黑木柱,青磚綠瓦,青石鋪路。
每年來祠堂參加清明會的族人多達二三百人。祭祀之時,鑼鼓喧天,爆炮齊鳴,香煙繚繞,人頭攢動。
這是目前成都市中心僅存的、基本完整的廣東客家移民宗祠,也是四川傳統祠堂建築的代表、樣本。
這個祠堂,至今仍在。
從太古裡往西南方向走500米,穿過三聖街,在耿家巷巷口右轉,來到龍王廟正街。邱家祠堂就在這條街上。
龍王廟正街呈東西走向,東與耿家巷、下蓮池街相交,西接紅星路四段。
從三聖街到耿家巷再到下蓮池街,長長的大馬路兩邊全是各種食店冷飲店燒烤鐵板燒麵館火鍋串串冒菜江湖菜。右手邊突然出現一條安靜的岔道,如果不是街口有個路牌,實在不敢相信這個又窄又短一眼都能看到頭的地方就是龍王廟正街。
黑黢黢的老式樓房掛滿了搖搖欲墜的擋雨板,低矮的瓦房連成片延伸到小街深處,松松緊緊的電線雜亂的搭在電線杆上。街兩邊開滿了幹雜店,賣蔬菜、水果和肉。零星的點綴著幾個食店,賣冒菜、小炒和鐵板燒。
從太古裡步行十分鐘
畫風突然從摩登都市,轉向市井煙火
偶爾路過
你會不會熱淚盈眶
一隻貓擋住了我們的去路,它在路邊停的一輛摩托車輪子上不停蹭,可能是身上有跳蚤。
隔壁的兄弟冒菜店老闆說,這只貓守在這條街上十多年了,他們8年前轉來這家店的時候它就在了,前主人搬走都沒有離開。
「不是兩兄弟開的兄弟冒菜」
兄弟冒菜的老闆,並不是兩兄弟,而是一對中年夫婦和老闆的媽媽。這家店就開在老舊的瓦房裡。
門口掛著幾隻烤得油亮的烤鴨,一進店門就有濃郁的的火鍋湯底味飄來——暗示我們一定有美味的冒烤鴨吃。
我們一坐下,貓咪也懶洋洋地走進來跳到其中一根塑膠板凳上趴著,時不時抖動身體,瞥一眼來來往往的人。牆上貼滿了大紅色的菜價單,仿佛將食客們包裹在熬料的火爐中。
因為來得早,店裡只有三兩個顧客,但在挑菜的幾分鐘時間裡,客人就把小冒菜店坐滿了。老闆說,以前生意好的時候,還要排隊,每天中午都有30桌左右,在外面街道上都擺著桌子。為了節約時間,許多上班族還提前預定。現在雖然附近很多公司已經搬了,但還是有老顧客會時不時回來吃。
等冒菜的期間,婆婆給我們端來了飯和汽水,然後就坐在旁邊靠牆的凳子上看電視。
冒菜上桌,盤子和菜色都不像大館子裡那麼精緻,卻有說不出的親切。湯汁鮮香不油膩,牛肉被醃得很嫩,蔬菜都很新鮮,搭配白米飯,簡直完美。
為了保證冒菜的味道純正,沒有開分店。老闆對味道把控得非常嚴格,一直堅持自家炒料熬油,不加任何添加劑,鍋底每半個月熬一次,每次要花6、7個小時。
他的幾個徒弟,已經在江蘇、西藏等地開了冒菜店,據說生意還不錯。但是他自己,還是會一直在這裡,守著這家老店。
離開冒菜店的時候,老貓不知道跑到什麼地方去了。也許去跟老朋友散步了吧,或者去看看隔壁的肉店有沒有賣剩下的肉。
「爽到飛起的傍晚」
後來我們才知道兄弟冒菜的旁邊就是曾經熱鬧鼎盛的邱家祠堂,入口已經被肉店幹雜店藏起來了,那些雕樑畫柱也早就不復存在。祠堂裡面,被外來的住客改造成了四合院民居。
鄰居們面對面生活著,家當就堆在院子裡,孩子們聚在一起玩鬧,大人們守著外面的門店。
祠堂對面有一家生意不錯的龍蝦館,店裡熱情的大姐是三年前來龍蝦館幫忙的,她不知道館子的對面就是曾經的邱家祠堂,不過這並不妨礙店裡的熱鬧。
對成都人來說,沒有小龍蝦的夏天是不完整的。燥熱的夏天到了傍晚開始涼快起來,這是散步和吃冷啖杯的最好時機。
味緣龍蝦館,這大概是在龍蝦盛行的成都最小的一間店面了吧。比起其他油頭粉面、噱頭十足的當紅龍蝦館,味緣雖然簡陋得像麵館,但在老舊的街道上顯得尤為乾淨整潔。
小龍蝦有四個口味,香辣、蒜蓉、麻辣、酸辣。橘紅的蝦殼,蝦肉鮮嫩,辣味夠勁,覺得不夠辣還可以跟老闆說。
除了龍蝦,還有涼拌鯽魚。鹹甜口味,在被小龍蝦撩得毛焦火辣的時候,吃兩口清爽的涼拌鯽魚,冰火兩重天,簡直爽到飛起。
「老街當中,一株梧桐」
走到龍王廟正街中部,一棵茂盛的老梧桐遮天蔽日。樹下的巷子裡有一家復古又任性的理髮店叫小金美髮,只有星期一、三、五、日營業,其餘時間都休息。
唯一的招牌倒是很有黑白照片中街頭巷弄的老理髮店的感覺,店裡站著個戴起老圓框眼鏡的老師傅。
據說梧桐樹旁邊以前有條河叫金河。金河是成都很多人工河裡的一條,自摸底河發端,流過人民公園、西禦街、東禦街、鹽市口、穿過臥龍橋街、青石橋街,經東門,最後流入府河。
1971年以後,金河不復存在。但成都至今仍有金河路,金河賓館。
龍王廟正街以前也很長,跟著金河穿過下蓮池街一直往前延伸。後來為了修房子就把金河填了,長長的“正街”也縮短到現在走穿不過五分鐘的距離。聽街上的老人說,一起消失的,還有邱家祠堂裡那口古老的水井。
梧桐樹下有一家肉店和一家串串,兩個老闆娘,一個在門口包餃子,一個在門口串串串,每天如此,雷打不動。
「改朝換代的老街」
老街的歷史定格在金河消失的那個施工夜晚,儘管幾次傳來搬遷正街和邱家祠的消息,最終還是因為各種原因被保留下來。正街上的食店換了一家又一家,邱家祠也被討生活的幹雜門店淹沒,唯一不變的只有那棵每年夏天依舊回歸繁茂的梧桐樹,守望著樹下一批又一批人來人往。
附近用作辦公的樓多了起來,住客、食客以及門店的老闆店員改朝換代,老街逐漸有了年輕的人群。正街西走盡頭連接紅星路四段的轉角處有家天主堂雞片,之前從龍江路遷過來的,已經在龍王廟正街開店8年了,店裡的店員就是兩個年輕的小夥子。
還在猶豫買什麼的時候,其中一個小哥就開始自豪地介紹他們家的涼拌菜紅油是特別熬制,香辣中帶有回甘。
招牌的紅油雞片53塊錢一斤,因為不帶骨頭,雞肉分量特別扎實,幹吃、拌面、下飯、夾饅頭……想咋個吃就咋個吃。吃一口,舌間像是有涼涼麻麻的小人在跳舞,辣椒被芝麻的焦香配合得恰到好處。
如果你去逛老街,買碗雞片加瓶汽水就可以坐到老梧桐樹下跟看攤攤的大爺大媽擺龍門陣。他們最瞭解這條街的以前和現在,順便再告訴你隔壁街上有家豆沙包的玫瑰豆沙餡香得不得了。
「一條街,兩個世界」
入夜,你才會發現這條街的神奇之處。老梧桐樹把龍王廟正街分成了兩個世界,這邊餐廳頭抱著吉他在唱歌,另外一邊爛鋪面老闆打起光酮酮摳腳。燈光亮起來,把破舊的老房子修飾得格外安詳。
一邊是正街居民每天的生活補給站,一邊是年輕人愛紮推的夜宵場。這一頭大家賣完菜差不多該關門睡覺了,那一頭夜生活才剛剛開始。燒烤、芋兒雞、火鍋魚……最特別也是最格格不入的一家民謠酒吧就處在這條夜晚的分界線上。
酒吧像一個巨大的,屋頂蓋著瓦片的鐵盒子,黑灰色為主的工業風設計,鑲了一圈落地窗。屋內擺滿木桌椅,掛滿幹花和盆栽,有一種在舊工廠裡開了個花圃的感覺,矛盾又和諧。
“純銀淨地”,老巷子裡的民謠酒吧,每天天色剛擦黑就開始有抱著吉他的駐唱歌手在寬大的落地窗後緩緩唱著。
點一杯調酒發呆也是極好的。如果餓了還可以點餐,在這裡你可以點到薯條雞米花,還可以點到尖椒牛肉冷吃兔小幹鍋鐵板腦花,以及江浙菜松鼠魚,甚至泰香雞魚蝦肥牛鴨掌粉絲煲燒烤排骨鱔魚花甲,反正各種清新重口簡單複雜的菜都能在這裡找到。
冷吃兔下雞尾酒這種事,只有成都人才幹得出來。
「鎮街之寶:邱金與絕城」
我們走過很多路,吃過很多家絕城芋兒雞。好像每家的都是那麼髒兮兮爛朽朽的標準蒼蠅館子配置,有的甚至連招牌都懶得立,隨便一條塑膠橫幅就能解決。
雖然加盟店過多,味道開始參差不齊,但是龍王廟正街這家總店在換了N個招牌之後依然屹立不倒,一到下午就開始大排長龍,四季不變。
老街配老店,這大概已經成為成都人心目中殿堂級的美食了吧。
鎮店之寶芋兒雞,雞肉滑嫩有嚼勁,芋兒軟糯,入口即化,每一口都非常入味,好像連留在嘴裡的辣椒皮都還在繼續散發香氣……總之就是不吃到扶牆出門都不甘心。
開在不遠處的邱金小炒也算是宵夜界的扛把子了。是早年間開在自貢夜市的攤攤,在成都也是幾進幾出。龍王廟正街這家是個風格跟正街頗不相符的店子,花團錦簇的古鎮酒吧風,在這個充滿老成都市井味道的街道格外顯眼。
辣得打擺子的自貢菜,火爆黃喉、冷吃牛肉、仔薑美蛙、冷吃兔、魚蛋、爆炒兔肚、蛋炒飯……樣樣都好吃,每樣都能辣得你跳。
經歷過大大小小改造的龍王廟正街,剩下的老房子已不多。人們逐漸開始新的生活,不變的是那份悠然自得。
剛剛入夜,梧桐樹下兩個老闆娘還在包餃子和串串串,幹雜店的老闆在跟下班買菜的年輕人聊天,燒烤店開始準備肉串和酒水。新的龍王廟正街又開始進入一天中最美妙的時間。
至於那只老貓,可能又去什麼地方偷肉吃了吧。
喧囂,生動,有煙火氣,可能不夠美不夠時髦,但扎實,鮮香。這樣的街道,是城之瑰寶。
只要它還在,生活就會有魅力,人們才會有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