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大多會“變黃”,家長如何處理才對
沉浸在寶寶出生的巨大喜悅中的父母們,突然發現寶寶的臉上、身上開始變得黃黃的,整個人看起來很不健康,看著渾身發黃的小寶貝,媽媽們可真是擔心!
不是每個孩子出生後都會出現黃疸的。出黃疸的寶寶是因生理發育不完全成熟,大約有50-60%的足月新生兒會出現生理性黃疸,大約80%以上的早產兒會出現新生兒黃疸。
生理性黃疸
寶寶出生3天左右開始出現皮膚發黃,口腔黏膜發黃這些現象,這時候爸媽一定要注意了,有可能是黃疸。一般10天左右就會消退,早產兒需要天數多一點。這是嬰兒體溫正常,食欲好,大便以及尿色正常。
病理性黃疸
足月出生的小孩子24小時出現黃疸,屬於病理性黃疸。而且持續的時間較長,在一周到兩周,不但沒有消退還有加劇現象。這時候寶寶就是得了病理性黃疸。
伴隨著還有一些併發症,比如核黃疸、抽搐、尖叫、呼吸衰竭等現象。嚴重的話還會造成寶寶智力出現障礙,腦癱瘓等惡性☆禁☆病症。
家長要注意觀察寶寶日常生活。
只要覺得寶寶看起來愈來愈黃,精神及胃口都不好,或者體溫不穩、嗜睡,容易尖聲哭鬧等狀況,都要去醫院檢查。
爸媽注意寶寶大便的顏色。
要注意寶寶大便的顏色,如果是肝臟膽道發生問題,大便會變白,但不是突然變白,而是愈來愈淡,如果再加上身體突然又黃起來,就必須帶給醫生看。
治療黃疸,爸媽切勿擅自用藥
我國正常足月兒出生後膽紅素水準的峰值出現在出生後的第4-5天。如果你發現寶寶皮膚越來越黃,甚至眼白部分也發黃,寶寶精神不好,體重沒有增加,或者黃疸持續時間太長,都應該立刻就醫。
一般認為早產兒更容易出現需要治療的黃疸,所以孕期規範檢查、力爭足月分娩是非常重要的。
家裡光線不要太暗。
寶寶治療黃疸回家之後,儘量不要讓家裡太暗,要繼續照自然光。這是因為自然光裡任何波長都有,照光或多或少會有些幫助。而且家中太暗對寶寶吸收維他命D有影響,但不要讓寶寶直接曬到太陽,怕會曬傷,而且也怕紫外線帶來傷害。
母乳餵養黃疸寶寶,媽咪要忌口
新生兒黃疸中約1%為母乳性黃疸,多於生後3-8天出現,1-3周達高峰,6-12周消退,若停母乳後3-5天黃疸明顯減輕或消退有助於診斷。如果考慮為母乳性黃疸,可以停母乳48-72小時,待黃疸消退一些後,可以繼續喂母乳。
寶寶得黃疸,哺乳媽媽要忌吃“黃色”食物
若確定為母乳性黃疸且黃疸較重時應暫停喂母乳,若不是母乳性可適當喂母乳。母親應注意少食含黃色色素的食物如胡蘿蔔、南瓜、桔子等,禁食辛辣刺激性及生冷食物。
如果證明是因為餵食不足所產生的黃疸,媽媽必須要勤餵食物,因為乳汁分泌是正常的生理反應,勤吸才會刺激分泌乳激素,分泌的乳汁才會愈多,千萬不要以為寶寶吃不夠或因持續黃疸,就用水或糖水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