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呂一凡:美食是這個世界上為數不多可以任性的事

策劃:窮遊網

採訪/撰文:李鷐 圖:呂一凡

還記得你出國旅行的第一站嗎?

可能有人會說:記得啊,泰國。因為來這方便,旅遊業成熟,風景文化也挺有意思的。

和很多人一樣,呂一凡出國的第一站,也是泰國。

2011年,呂一凡來到泰國清邁。但和很多遊客不同的是,在接下來的四年裡,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回到清邁,總共去了四次,累計時間超過一年。2015年,呂一凡加入窮游,同年,窮遊的第一家海外辦事處——清邁 Q-Home 成立;8月,他第五次來到清邁,並且做好了永久駐紮的準備,因為他在 Q-Home 裡一手籌建的、東南亞第一家專門針對華人遊客的泰餐廚藝學校——清邁 Q-School,成立了。

清邁 Q-Home 和 Q-School 外景

我問他,為什麼會去那麼多次清邁,他的回答出乎意料的簡單,卻又有情理之中的感性:

“其實這就像談戀愛,誰讓我最先遇見的是她,然後又第一眼喜歡上了她呢,隨著後來的相處,我把這種簡單的戀愛關係發展成了婚姻關係。我就像嫁給了清邁一樣。”

我不認為邊做菜邊拍照是件淺薄的事

我們愛叫他“呂叔”,不光是因為他年紀略長,還因為他跟你聊天時熱情、熟絡的樣子,像極了小時候和你住樓上樓下的那個老街坊,那個每次研究出了什麼新菜都要興沖沖地喊你上樓去吃幾口的老街坊。

“以前特別喜歡川菜,辣、刺激,每年都專門去四川好幾次,就為了吃川菜、打麻將。”

“後來逐漸開始喜歡粵菜和淮揚菜,當然最喜歡的是自己下廚做的了。最拿手的是蟹類水產和青菜。比如每年蟹季要做的螃蟹焗飯,足三兩的女蟹,蟹黃蒸到糖心蛋狀態,然後利用米飯的熱度,讓蟹油充分滲透進飯裡.....蟹黃和米粒纏綿到不分彼此。”

呂一凡做的螃蟹焗飯

雖然採訪時我們坐在一間簡單的咖啡館裡,面前的桌上擺著兩杯清茶,但聽著聽著,我卻感覺自己正慢慢被全世界的美食包圍。一凡一邊眯著眼睛回憶這些菜,一邊認真而滿足地細細描述著這些菜的做法,語氣抑揚頓挫,就像在飽含深情地朗讀一本腦中的私家菜譜。這時候我突然想,如果再問他“為什麼去清邁開Q-School”是不是顯得特別愚蠢,因為這太顯而易見了,他愛清邁,他愛做飯,他有什麼理由不去呢?

在開始著手籌建 Q-School 之前,一凡一共考察了25所清邁的廚藝學校,“那段時間我做泰菜做得都快吐了”!這些廚藝學校,主要面向的是歐美遊客,他們用英文教學,用教西餐的方式傳授廚藝,所以中國遊客參加這種學校,首先就面臨著兩個障礙:一是語言不通,二是語言好也沒用,“因為中餐和西餐,是兩種絕對的文化差異。吃漢堡的老外,泰餐對他們來講已經很精彩了,而食不厭精的國人參加這種廚藝體驗,經常會覺得不過如此。”

就算這兩重障礙你都克服了,還有第三點尷尬會隨之而來:“他們特別不理解,中國人為什麼要一邊做飯一邊拍照。他們甚至覺得這件事情很可笑。” 他們不會阻止你拍照,但等你急急忙忙拍完,人家下一個菜都炒完了。最後,你雖然菜也炒了,照片也拍了,但以後回想起來,難免覺得那天的體驗有種走馬觀花之感。

針對做飯拍照這一點,有的人可能會上升到各種中西差異,但一凡認為,這裡的道理其實特別簡單,就是一句話:“他們不懂你。”

“我不認為這件事很淺薄,我認為這恰恰說明了他們很熱愛生活。他們是在旅行啊,你真的以為,他們中有多少人會回了家以後還想繼續做泰菜?他們來這,是為了圓他們的旅行夢。讓沒經驗的普通遊客也享受到真正的自由行,這同時也是窮遊最世界團隊一直在做的事。”

現在,所有預訂 Q-School 的客人,會在開頭的介紹裡看到這樣一句話:“烹飪和美食,我們更懂你。” 泰國主廚負責傳授廚藝,一凡負責講解和翻譯,當你想給自己和菜來張合影時,別猶豫,因為一凡會貼心地宣佈:“大家別著急,都拍好了我們再做下一步”。

一凡對待生活和工作,最鮮明的原則之一,就是“拒絕走馬觀花”。去旅行,他不急著走多遠、打卡多少國家,而是“一個地方我要是喜歡,就會待到簽證到期,並且會常去”;做 Q-School,他不求人氣漲得多快,只想讓大家在活動的每一步都能獲得最充實的旅行體驗:“不管是現在的精品小班,還是以後的大講堂,Q-School 永遠不做走馬觀花的事情。”

這樣看來,一凡和清邁,還真像一對命中註定的戀人。“我偏愛自然風光,我喜歡坐在一片山林裡,守著一片水,一動不動。十幾年前剛畢業時我就喜歡這樣,清邁在這一點上很能征服我。” 喜歡不緊不慢的一凡,剛好遇上了同樣恬靜舒緩的清邁,接下來的一切,仿佛都是順理成章了。

呂一凡在內蒙古

呂一凡在吳哥窟

呂一凡在德黑蘭,參加一場大學的畢業典禮

美食,是這個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可以任性的事情

如果研究美食的人可以被分為“嚴謹派”和“隨心派”的話,一凡一定屬於後者。很多人吃菜,最愛問一句話:“這個味兒正宗嗎?” 在 Q-School 裡,一凡可以教給你最正宗的泰菜做法,讓你嘗到清邁人家裡的味道,但他最關心的,是這道菜到底合不合你的口味,你吃著開不開心。

“我對美食有個理解,我不認為只有當地的口味才是最正宗的,我認為美食是一個不斷變化的、會自我融合的東西,具有很大的主觀性。”

在傳授廚藝的時候,一凡和泰國主廚會先演示每道菜最本地的做法,按照這樣的標準組合食材和調料,就是正宗的清邁味道。但同時,他還會給泰菜裡最核心的三個口味——酸、甜、辣以及香料的使用加上調節“開關”,客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任意調節。

“美食就像旅行一樣,是這個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可以任性的事情。你喜歡的,就是最正宗的。” 即使如今,當愛好變成了職業,一凡依然沒忘了他最初愛上美食的源動力——享受美食,享受它帶給你的味蕾上的刺激,和心情上的愉悅,而不是他人眼中條條框框下的所謂“對與錯”。

為了讓客人的體驗更圓滿,一凡可以說是費盡了心機。“我個人很喜歡貼近大自然的、鄉土氣息比較濃的體驗,所以我會想辦法讓客人吃到直接從農戶家采來的蔬菜。”

有時候,一凡會提前一天跑到混熟了的農戶家裡,逗逗人家的小孩,看看人家的菜園子,第二天跟著他們一起摘菜,送到集市售賣。每天早上6點,當整個清邁小城還處於朦朦熟睡中的時候,他已經出現在了賣椰漿的冰櫃前,從阿婆手裡買走一袋預訂好的鮮榨椰漿。下午,當這袋椰漿出現在客人的料理臺上時,他會神秘地告訴大家,這袋椰漿是從一個兩代人祖傳賣椰漿的老店裡買來的。

“除了給客人講一些博物的知識,比如椰子是怎麼種植的,裡面是什麼構造,椰子渾身都是寶有好多種吃法等等,我還願意跟他們講講,這個獲得過程中的一些花絮。” 比如有一天,一凡趕到賣椰漿的攤子前已經10點了,看到冰櫃裡孤零零地躺著自己的那一袋椰漿。旁邊賣糖水的華裔攤主跟他解釋說:“要不是為了等你,阿婆早就走了!”

“在這個阿婆身上,我感覺到了一種信任,她信任我一定會去,就像古老的契約精神一樣。而對於客人而言,我希望他們不僅是掌握了一種烹飪技巧,而是發現這裡還有這麼多好玩的事。或許沒有幾個遊客能在短時間內和清邁本地人產生聯繫,但通過這個環節,我希望他們能間接地擁有這種旅行體驗。”

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背靠榴槤山吃榴槤

一凡曾做過一項統計,刨去我們常見的蔬菜,如油菜、空心菜這些,光清邁本地產的,一般人沒聽說過的綠葉蔬菜,就有30多種。講到這點的時候,一凡特別興奮,就像挖到了一件被別人遺漏的寶。在清邁待的日子越長,他就能發現越多這樣的寶,他給這一類發現起了個統一的名字,叫“地圖以外的風景”。同時他也在這裡面精選了一部分食材,作為課前的“泰奇異環節”示範用。

“很多遊客看到的東西是被裝飾過的,但我以一個買菜人的身份,就能看到一些旅行之外的事。”

比如水果。很多來到泰國的遊客,心裡都有個“水果夢”:量大、質優、便宜。但到了清邁發現,好像不是這麼回事,水果品質一般,價格也有點貴。其實,這很可能是你去的地方不對。

“像瓦洛洛市場、松撇市場、街邊小攤,這些都是已經被遊客佔領的、攻略和地圖以內的地方。這些地方肯定價格沒什麼優勢,品質也不能保證。”

於是,一凡此時就要祭出他最近幾年的私人淘貨聖地——清邁孟買市場。這個位於古城外的果蔬批發市場24小時營業,是餐廳大廚們買食材的首選,也是勤儉主婦的美味秘密。榴槤、小鳳梨、龍宮果、山竹、紅毛丹在這堆成小山,來了這你才知道,“不是每個人都能體會到背靠著一座榴槤山吃榴槤的感受”!

孟買市場上化緣的僧人和賣菜的小販

這的水果,是真正的量大、便宜,僅憑這一點就足夠吸引很多遊客了,但一凡私心則更希望遊客能夜訪一次孟買市場。當夜幕降臨,“你會在這看到本地人的柴米油鹽,它和你在周日夜市街上看到的鏡像區別很大。旁邊就是美萍河,走在其中,會有很不一樣的感受。”

不得不承認,一凡是個很會講故事的人,隨著他描述菜市場的語氣漸漸變柔變弱,我也被他帶入了一個華燈初上的夜間市場裡,夜裡的水果會不會看起來更誘人?夜裡的攤主會不會也帶著故事?夜裡的孟買市場,也許真的藏著一個地圖以外的地方吧......

負責任的旅行不是一句空話

每個曾在異國他鄉獨自生活過的人,大概都曾面對過某個這樣的時刻,從這一刻開始,你感覺,自己好像可以算是個當地人了。對一凡來說,這一刻不是他曬得和當地人一邊黑的時候,也不是能熟練地和菜市場小攤販討價還價的時候,而是當他恍然發現,清邁的很多東西,竟然多年來從沒變過。

“我經常能看到一個本地人,在固定的位置,擺一個小餐車,固定就做炒飯、炒麵,價格這些年以來都是30銖、40銖,不會變。我是遊客的時候,看到的是變化,甚至會感慨人心不古;可當我成了當地人,就會感受到不變。這也是清邁吸引我的另一個原因。”

不變的除了街邊奶茶和炒飯的價格,還有清邁的微笑。“有一次經歷我印象很深,因為我在裡面的角色並不光彩。” 開始講述這段回憶之前,一凡先是正色又略帶歉意地說了這樣一句。

那年一凡正處於車技二把刀但熱情高漲的狀態,駕著摩托一路向北,就在從拜縣到夜豐頌的路上,駛過一道U型坡時,突然瞥見路旁兵營裡有個水塘,裡面開滿了紅蓮花,更難得的是,“紅蓮花中央停了只白鷺,特好看”!一凡大腦一熱,一個急刹車停在了坡上,就想過去拍照。結果緊接著聽見後面一聲急刹車,還沒等一凡反應過來,第三輛車緊跟著也撞上了。

“我當時第一反應,真想騎上摩托就跑。但我還是做好了心理準備,認宰認罰。我還偷偷翻了翻包裡的錢,看夠不夠賠人家的。” 直到今天提起這事,一凡還是有點臉紅。

第三輛車的司機首先下來,看了看情況,拍了照片,把車挪到了路邊,然後才招呼一凡過去。“他也沒有發怒,就是問了問我從哪來的,來這都做些什麼。” 聊完幾句,兩位司機又用泰語說了些什麼,互相看了證件,留了電話,就各自上車準備離開了。

這時候一凡反而心裡發毛了:“那我是能走還是不能走啊?” 他趕緊跑過去,用不太熟練的英語指指自己,又指指對方,問:“It's ok?” 對方也用不太熟練的英語微笑著回答他:“It's ok. You are tourist, you are a stranger here.”

一場驚魂未定的事故就這麼過去了。一凡說,這兩位司機,從他們的衣著和車來判斷,或許正屬於兩個完全不同的階級,但他們卻不約而同採取了同一種處理事故的方式。這一點,直到今天,都讓他非常尊敬。

“清邁最吸引我的就是它的寬容和自由,這是一個微笑的國度。” 他們對你微笑,不是因為你是外來遊客,不是因為你多付了小費或是做了什麼會令他們感激的事,甚至是當你做錯了一件事,準備好接受劈頭蓋臉一頓罵的時候,他們仍然會回你一個微笑。這樣的微笑,在感動之餘,甚至會讓你覺得有點愧疚。

“清邁這幾年的變化,可以說不是一點點。從它每年都會漲的房價,到街道上越來越多的華人招牌,到越來越多會說中文的人,就連店員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模式化。” 一凡認為,這些,可以算是旅行從業者對泰國的虧欠。

“負責任的旅行不是一句空話。所以在我的 Q-School 裡,我會有意植入一些文化差異的東西,彌補遊客在資訊上的不足。” 仔細翻閱下泰國對於華人遊客的不滿,裡面有相當一部分,都是因為文化差異:“比如泰國人在指佛像的時候,應該是五指併攏平伸指過去的,但中國遊客不瞭解,可能會用手去指佛像。如果華人遊客因為這樣的事而被泰國指責,那麼我認為,其中也是有誤解成分的。”

清邁柴迪隆寺

“雖然我現在是旅行從業者,但我也把經營 Q-School 看成是我在用另一種方式旅行,所以會情不自禁融入自己這些年積累的旅行理念。” 在投入了如此多心血之後,一凡希望 Q-School 對旅行者來說可以不止是一家廚藝學校,更是一個旅行充電站。它不僅教會你做美味泰菜,也想把“負責任旅行”無縫而有趣的融入到產品裡面。

清邁 Q-School 內

角馬肉什麼味我不記得了,只記得我在和獅子搶食

像一凡這麼會吃的人,吃得最爽的一次是吃的啥呢?本以為這是個很難抉擇的問題,沒想到一凡只是稍微想了一下就給出了肯定的回答:“我吃得最爽的一次,是在坦尚尼亞的馬賽馬拉草原上。”

呂一凡報的 Safari 團安排他們晚上住在帳篷裡,並且可以合法食用角馬肉。“我們在帳篷裡烤角馬肉吃,外面圍著一層保護安全的鐵絲網。” 吃著吃著,突然聽見黑人導遊揮手示意:“Silent!” 營地裡一片安靜,在領隊的指導下,大家又手忙腳亂地關了一切光源,蓋住篝火。等眼睛慢慢適應了黑暗,朝保護網外望去,大家發現,有三三兩兩的動物,在黑暗裡走動,似乎在盯著我們看。

“那天的角馬肉什麼味我已經不太記得了,我只記得,原來我當時真的可能是在跟獅子搶食啊。我們在裡面吃角馬肉,外面的獅子在隔著柵欄看我們。”

在一凡的回憶裡,很多有關美食的經歷,其實都像這次一樣,是“美味在食物之外”。就像他自己說的,“美食是一件很主觀的事”,吃的人如此,做的人也如此,你那天的心情,那一刻的想法,甚至那段時間你常聽的一首歌,最後可能都會變成你食物裡的一味調料。

打開一凡的微博,每刷幾條就能看見他曬出一杯自己新調的酒,在我這個外行人看來,做法和賣相大多都很新奇:

“打掃冰箱,不知哪天放進去的草莓都釀出酒味來了,過濾出來倒進杯裡,再勾兌點白蘭地,就有了‘愛要死’前夜的這杯‘青春騷年對對紅’。”

“每年12月份,大海螺到時令了,會經常買來吃。有一天是搭配馬天尼(幹)一起吃的,喝到後來,突然想起冰箱裡還有一顆無花果,於是拿來,於是就有了下面這個組合。感謝旅行、美食和讀書,陪伴我渡過了很多時光。”

聊起這些酒,一凡很驕傲地說:“我自己調的最滿意的一款雞尾酒,是‘海上花’。我相信它是絕無僅有的,調過那一次之後,我都很難複製。”

2013年到2014年,每週,一凡都會根據自己心情的變化來調一款雞尾酒,“海上花”就是在那時誕生的:“那段時間我常聽小娟的歌,她翻唱了《海上花》這首歌,而調酒的那天,我家裡就正放著這首歌。”

這杯酒的雛形很簡單,就是藍橙加雪碧。“開始調的時候,是在聽升哥的‘五十米深藍’,每次聽它的時候,眼前還晃動著‘黃色潛水艇’。我希望營造一種,我從水下仰望海面上浮花泡沫的角度。我想像天空中要有白雲,於是又加入了一點點椰奶。喝的時候,杯子下面配上了鮮豔的燭光,營造出光影變化。燭臺底座正好還有自然乾燥的玫瑰花瓣,隨手灑在酒裡,產生一定的顫動感,帶動起雪碧裡的泡沫。那一刻,你能想像出我心裡的高☆禁☆潮感。然後它的名字也自然地產生了——海上花。” 如果你聽過《海上花》,此時你的耳邊應該已經響起了那句應景的歌詞:“是這般奇情的你 / 粉碎我的夢想 / 仿佛像水面泡沫的短暫光亮 / 是我的一生...... ”

“海上花”:上面是第一調的,下面是數月後調的

一凡久久陶醉在他對這款酒的回憶中,我仿佛第一次看到了一個真正為美食和美酒而瘋狂的人。即使他告訴我他會邊品嘗這杯酒,邊伴著歌聲跳舞,我也絲毫不會覺得驚奇。一杯酒之於他,不是消愁的工具,更像是他手裡的一件藝術品,而他就像一位隨性而為的藝術家,在調用全身的感官去肆意創作。但正因為其中的偶然性,這樣的藝術品一旦出生,就註定會是絕版。

“我不會特意去記每一杯的配方,後來我又調過一次‘海上花’,但顏色和色澤都變了很多,更像是一杯破碎的世界地圖。” 不過一凡覺得這沒什麼大不了,因為“你可能調不出來當時的‘海上花’,但還會有下一個時刻的、變化後的‘海上花’。”

未來,一凡打算號召 Q-School 的客人也喝起來。先從最普通的 Mojito 開始,但要調出最“平衡”的口味:“裡面放的各種原材料:檸檬葉、果汁糖漿、薄荷汁、朗姆酒、蘇打水,這些比例怎麼平衡,才能有一定的嗆口感,但又不至於讓人感覺一口喝進去全是二氧化碳,這種平衡感要慢慢來試。”

在喝法上,Q-School 的 Mojito 也和酒吧裡的會有不同:“清邁地處熱帶,適合 mojito。我會以派對的形式來推出這款酒,這款酒本身很熱烈,大家烹飪 high 了的時候,滿杯的 mojito,一口幹掉,才爽!” 既然是“一口幹”,那按杯收費肯定就不科學了。一凡的設想是,買一個能裝10升酒的玻璃缸,外壁畫、噴上泰式風情的塗鴉,裝上幾個龍頭,“我計畫按位收費,讓大家像喝自來水一樣去暢飲!”

看著一凡滿面紅光地宣佈著他的設想,我腦中閃過一句話:“旅行就像一場派對,讓我們盡情享受吧!”

呂一凡冬季在靈山露營時調的龍舌蘭日落

【 對 話 呂 一 凡 】

Q:怎麼參加清邁Q-School?活動都有哪些環節?

A:首先需要在網上提前半個月左右預訂,因為我們是精品小班,如果想到現場報名就只能看還有沒有剩餘的名額。

活動分為室內環節和室外環節,室內主要講泰國菜的前世今生,任何一個國家的美食都有酸、甜、苦、辣、鹹五種味道組成,但具體到某一個國家,要用什麼樣的食材、什麼樣的組合來支撐這五種味道,是不一樣的,而這種組合和承載方式就決定了某個國家的飲食特點和習慣。之後會有“泰奇異”環節,講講中國沒有或是在中國少見的食材。

室外環節是參觀菜園,見到的食材都是會在當天烹飪中用到的。然後就開始烹飪、實戰。我希望參加之後,大家不僅僅是學會了做一道代表性的泰菜,更重要的是獲得了一種旅行體驗,甚至我會在活動最後設計一場派對,比如大家互相PK,帶著自己的菜品走秀等,為不同旅行者提供一個社交場所。

Q:客人能參與到買菜或摘菜的環節嗎?

A:我們綜合考慮了安全、交通工具等等原因,沒有設計去農戶採摘的環節。另一方面,我們做一道菜,往往就要用到幾十種食材,很分散,而一個農戶也就能提供一至兩種,如果都帶著大家去摘菜,這就索性變成清邁鄉村一日遊了。我們的 Q-School 裡有菜園,會提供這樣的感官平臺,讓大家體驗到“左手田園,右手都市”。

Q-School 裡的菜園

Q:開業一年多以來,有沒有什麼讓你印象深刻的客人故事?

A: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其實跟做菜關係不大。今年10月4日,兩家人一共8位,從深圳來到清邁,結果一下飛機孩子就發高燒。他們去7-11買了止熱貼也不退燒,給大使館打電話也打不通,特別著急,其中一個人帶著他們就坐雙條車到了Q-Home。他們到的時候我正在上課,我暫停了一下,花了幾分鐘,協調當地的泰國同事幫他們把孩子送到醫院了。我記得女主人抱著孩子上車前跟我說,小呂,你放心吧,我們這次所有產品都從你們窮遊上買。在我暫停的那幾分鐘裡,課上的客人都很支持我,都在耐心等著我,等我回去的時候,他們還一起給我們鼓了掌。後來大家一起吃飯聊天的時候,也都異口同聲地對這件事表示了認同。

我們做 Q-Home 和 Q-School,不光是為了賺錢,除了產品上達到足夠的滿意度,我還希望這裡能承擔起“旅行者在海外的家”這個角色。

Q:對於清邁Q-Home和Q-School,未來有什麼設想和計畫?

A:除了 Q-Home 和 Q-School,我還在清邁建了一間超級民宿 Q-House,用了一個半月的時間,這個速度在“慢者為王”的清邁,算上一個記錄了。我有一個小夢想,讓普通國人旅客在清邁也能享受到自助旅行的樂趣。具體來講就是吃在Q-School,住在Q-House,玩在Q-Home,我管它們叫我的“3Q夢想”。

清邁的超級民宿——Q-House

Q:你說自己發現了很多“地圖以外的風景”,除了孟買市場還會給客人推薦哪些地方?

A:除了孟買市場,我還會推薦幾家清邁酒吧、小眾寺廟、咖啡館以及一些地圖意外的地方,不至於讓你的旅行成為別人攻略的練習場。在這裡我就賣個關子,不說名字啦,歡迎大家登門問我。因為很多人說到了清邁找不到夜生活,晚上也就是看看塔佩門夜景,在街上轉轉,或者做個按摩,就回酒店了。中國遊客和歐美遊客喜歡的酒吧不同,歐美遊客到了酒吧,只要一瓶啤酒,就能呆好幾個小時,但中國遊客還是希望酒吧裡能有些娛樂專案。這時我就會針對中國遊客,私人推薦兩到三家酒吧,有吵鬧的,有安靜的,總之這些地方都不至於讓你覺得無事可做。

一般在給客人推薦一些地方之前,我都會先瞭解客人的需求和喜好,吃什麼喝什麼玩什麼,你是偏動偏靜,偏雅偏俗,只有瞭解了這些,我才會做一些針對性的推薦。

常有人問我,怎麼才能深入當地的風土人情,其實並不是非像我這樣深入農戶家,深入僧人的住處。除了這些,如果留心一點會發現很多細節。比如泰國的冰,之前總有人好奇,問我泰國這麼多冰都是哪兒來的,有人還說好奢侈,是不是每家都有制冰機。其實並不是。清邁的冰櫃和國內的冰櫃不是一個含義,清邁的冰櫃,大概有一半真的都是“裝冰的保溫櫃子”。泰國的冰塊使用量超級大,每天早上10點和下午3點半左右,你會看到街上有一輛輛皮卡車,鬥上鋪著一個塑膠布,在不斷往下滴水。卡車不時停下,有人扛著一個個大袋子進入街邊的一家一戶,那裡面裝的都是冰。

Q:在你眼中,清邁是一個怎樣的城市?

A:清邁是一座信仰之城,你能看到大小寺廟裡不間斷的香火,街角和當地人家門口隨處可見的佛龕,清晨遍佈古城四處的佈施,杏黃的袈裟下麵跪拜著虔誠的臉,黃昏佛殿裡傳來的經書吟唱…...

清邁也是一座生活之城,瓦洛洛市場裡賣雜貨的婦人,出攤前會化好正妝;叮噹車走街串巷賣冰淇淋的,也會折一張心型墊紙給你;突突車司機會把自己的車擦得閃亮,把手上掛一束鮮花;美萍河畔放完河燈的本地情侶,坐在水泥椅上,一邊吃著塑膠袋裝的簡餐,一邊卿卿我我…... 清邁,也許不富足,卻從不失熱愛和尊嚴。

清邁還是一座田園之城,你只需要離開古城10餘裡,就能看到天際線和遠山合二為一,雲彩飄在綠油油的稻田之上,大象和白鷺一起嬉鬧——它們終於不再害怕被騎了,而是生平第一次等待著你和它平等交流,更有兩三座可住宿木屋在山林中若隱若現,內部設施豐儉由人。

清邁大學畢業的學生們

Q:除了在清邁,去別的地方旅行是不是也很樂於嘗試當地美食?

A:我不僅會吃,還會學做法,還會利用當地餐館的設備下下手,改善下伙食。

有一次在老撾的萬榮,我當時在東南亞已經呆了三個月了,很想念中餐。於是,我就想借我每天都去吃河粉的那家店的灶用用。他們不會英語,我比劃半天,他們才明白我是想自己下廚,欣然同意了。我想做番茄炒雞蛋,但一打開冰箱,發現有番茄,沒雞蛋,怎麼辦呢。我畫雞蛋,他們一會拿出來土豆,一會拿出來蔥頭,我實在沒轍了,就在那模仿母雞下蛋的動作和聲音,老闆和老闆娘終於恍然大悟,給我端出來一大盆柴雞蛋。後來我做出來的都不叫番茄炒雞蛋,叫雞蛋炒番茄,8個雞蛋炒了一個番茄。後來我還在這家店拍了照片,回國洗出來之後,等有朋友再去萬榮的時候,我讓他幫我帶給餐廳老闆了。

8個雞蛋炒一個番茄的“蛋炒番茄”

還有一次吃得很爽的,是在緬甸的維桑海岸。在那我把老虎斑(石斑魚的一種)和龍蝦吃了個夠。吃完之後感覺,很多地方說自己龍蝦便宜,那真有點扯,維桑海灘上500克的老虎斑,折合成人民幣算上加工費都不到8塊錢。龍蝦也是,我點了一個將近700克的龍蝦,算上加工費95塊錢左右。我當時包了一艘船出海,船上有一個船長,一個16、7歲的小孩,還有一個管船的,這個船全坐滿能坐20人,但那天只有我一個人。我們早上9點離開海岸線,晚上7點才回來,一路上他們會給我準備午餐,我們會釣一些魚,也會從一些漁夫那買魚回來加工。往返一共才20美金。那天真是太過癮了。道別時甚至覺得過意不去,又給了5美金的小費。

維桑海灘上的龍蝦

Q:除了螃蟹焗飯,還有什麼拿手菜?

A:另一個拿手菜是土雞類的烹飪。除了常見的煲湯、清蒸、鹽焗、紅燒外,這兩年還會進行一些深加工。比如雞胗和雞肝,把它們先燉好,用雞湯泡著備用。之後我會熬一種西式醬汁,加入水果,調成濃汁,澆在切成爆片的雞胗和雞肝上,然後再把山核桃切碎、炒熟,撒上去,下面呢,墊著煎到金黃脆爽狀態的雞皮,吃的時候,豐富的味道和觸感會把整個舌尖挑逗得花枝亂顫。

本文為窮游網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