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博物館裡的好東東!
清 翡翠蟈蟈白菜
從我國玉石雕刻用材的歷史順序看,翡翠是“後起之秀”。翡翠,是借鳥羽為名。翡為赤羽雄鳥,翠為綠羽雌鳥。唐代詩人陳子昂《感遇詩十八首》雲:“翡翠巢南渡,雌雄珠樹林”,恰將翡翠與雌雄對仗。翡翠鳥產於今海南島、雲南一帶。用翡翠玉料雕刻的玉器,可能最早見於北宋。著名文學家歐陽修在《歸田錄》中道:“吾家有玉罌,梅聖俞以碧玉。宋真宗朝內臣鄧保吉見而識之曰:‘此寶物也,謂之翡翠盞一隻,所以識之。’公偶以金環於罌腹磨之,金屑紛紛而落,始知翡翠之能屑金也。”據知,翡翠的硬度極高,有“硬玉”(摩氏硬7度)之稱,故可“屑金”。然而至今考古發掘或傳世文物,似尚未發現明清以前的翡翠雕刻作品。 早在18世紀末期,上好的翡翠玉料已從緬甸經雲南大量輸入中國內地,它的出現為清代玉雕業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用翡翠雕琢的器物,質地堅硬,色彩明快,所以迅速得到皇帝、後妃及貴族們的崇尚與珍愛。清乾隆、嘉慶時期的琢玉工藝發展很快,玉匠們利用翡翠創造出題材廣泛、造型自然逼真、生機盎然的鳥獸魚蟲、果蔬花卉等作品,供皇室及達官賞玩。 玉匠們能運用一塊玉石材料上天然色彩的差異巧妙地表現出動植物形體不同顏色的特徵,這種雕琢手法即所謂“俏色”(巧做)。而翡翠的色彩豔麗、緋紅與翠綠參差斑駁、變化多端,正是用作“俏色”的最好材質。因此,清代翡翠俏色玉雕作品興盛。天津博物館所藏清代翡翠蟈蟈白菜是一件珍稀的俏色作品。該藏品高19.4釐米,寬14釐米,重約2公斤。白菜下部分為灰黃相間,伴有褐色斑,其上的葉脈分明,葉片翻卷,形象逼真,刀法簡約。作者利用菜心處材質的翠綠色,圓雕一對肥的大腹蟈蟈和一隻螳螂,它們好像在邊爬邊啃菜葉,栩栩如生。蔬菜和草蟲的生命活力會引起觀者的愛☆禁☆撫情愫。作者的巧思妙構,更使人歎賞不已,其卓越的技藝成果,在清代玉雕中堪稱冠絕。
明 德化窯何朝宗款白釉觀音
明(1368—1644)高20.9釐米 底寬15釐米 德化窯是我國古代南方著名瓷窯,窯址位於福建省德化縣。德化窯始于宋代,盛於元明,衰於清代。德化窯以白瓷著稱,因胎土純淨細膩,胎料和釉料中含鐵量極低,而含鉀量較高,故所產瓷器呈現溫潤而光亮的象牙白色。歐洲人冠之以“中國白”、“象牙白”、“豬油白”、“鵝絨白”的美稱。直到現在,法國人還以“中國白”直呼德化窯白瓷。明代德化窯生產的白瓷,品類繁多,有盤、碗、杯、瓶、爐、觚、壺、盒以及文房用具的筆筒、筆架、水洗、印章等。德化白瓷中最負盛名的是生動傳神、栩栩如生的瓷塑像,其題材多為佛教、道教人物,如觀音、達摩、羅漢、關公、王母等。明德化窯白瓷之所以能夠名揚海內外,與當時湧現出一批做這類器物的能工巧匠是分不開的。 這批藝術大師有何朝宗、林朝景、張壽山、林婕隆、陳偉等人。其中尤以何朝宗最為出色。 何朝宗又名何來,是明代嘉靖萬曆年間的著名雕塑家,擅長木雕、塑雕,尤其精於後者。他的瓷塑作品,吸收泥塑、木雕和石刻造像的各種技法,結合瓷土特性,博取各家之長,形成獨具一格的“何派”藝術。他所塑造的各種古佛神仙,發揮傳統雕塑“傳神寫意”的長處,微妙地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富有神韻。在注意人物內在表現的同時,著意外表的衣紋刻畫,線條清晰、簡潔、柔媚流暢,翻轉自然,圓勁有力。何氏塑造的觀音像以世俗女子形象為藍本進行藝術加工,無論是整體的塑造,還是眼神、面部肌肉、手指的細部刻畫,都一絲不苟,準確生動。 天津博物館藏有一件何朝宗款的白釉觀音,高20.9釐米、底寬15釐米。此尊塑像通體白釉,觀音舒坐,髮髻高聳,眼簾下垂,身著羊腸裙,左臂下垂手扶一卷經,右手置於左膝上,雙膝交叉,呈交腿坐態,蹺足。神態肅穆,衣紋簡練灑脫,由於雕塑技藝嫺熟,線條洗練,深刻表現了觀音超凡脫俗的神態。塑像背面有一陰文葫蘆形“何朝宗”款。此尊觀音應為何朝宗的代表作。堅細的胎質配以瑩潤的白釉,觀音愈發顯得如脂似玉、典雅可愛,令人歎為觀止。
清 銅鎏金達賴五世坐像
清 (1644-1911) 高10.9釐米 寬13.5釐米 五世達賴頭戴格魯派的桃形僧帽,身穿袈裟,外罩大氅,盤坐在方形坐墊上。右手施觸地印,左手施定印托經篋。座後有藏文題款兩行,其中“阿旺洛桑嘉措”即五世達賴的名諱。順治九年(1652年)赴京覲見皇帝,正式得到中央政府冊封。此像鑄造工藝精美,歷史價值極高。 達賴五世27歲著成的《西藏王臣記》至今已被譯為多國文字流傳海內外。其他著作有《大圓滿教法史》、《良藥文集》、《詩鏡論》等30多函,是非常寶貴的文化遺產。五世達賴喇嘛于1682年圓寂於布達拉宮,享年66歲。
宋 青玉龍首飾
該器高17.2釐米、寬10.4釐米,青玉質,質地純正,局部有黃色沁,體大且造型渾重、氣韻宏偉。整體採用鏤雕、淺浮雕兼細陰線的雕琢技法,製作工藝複雜細膩。龍眼瞠目圓睜,龍眉粗重濃密,其口中含珠,上唇齜出尖利龍齒,龍唇上下翻卷呈卷雲狀,頷下有須,腮部飾火焰紋,頸上飾鱗紋及粗密的鬣,頭頂雕龍耳及粗壯的龍角。沿頸向下為管狀,一邊穿三孔。 此件青玉龍首飾為傳世孤品,到目前為止並未發現有同類型器物出土或其他傳世品,因此對其功能的考釋尚無定論,主要有兩種意見:一是認為該器是帝王天子車輦端首的玉飾。帝王車輅通常在顯要部位用玉做裝飾,根據龍頸部中空並鑽孔的設計,推測可能是將龍首橫向嵌于宋代宮廷車輦的端首之上;二是認為該器是帝王御用權杖頂端的裝飾物。龍頭杖首早在西周時期就已出現,唐代時期盛興,宋代繼續發展,元代沿用。《後漢書•禮儀志》記載:“事始七十者,授之以玉杖,端以鳩鳥為飾,鳩者,不噎鳥也,欲老人不噎。”其含意是古人認為久病虛損之人食鳩肉可以補氣,令人不噎,賜鳩杖作為尊老的一種象徵,是漢代尊老之風甚濃的表現。漢墓曾出土過玉鳩杖,但與玉鳩杖不同的是,龍首杖應是權力最高統治者所使用,是皇權至高無上的象徵。從該龍首神奇威武的氣勢上推測,很可能是天子專享的權杖,象徵了皇帝作為最高統治者的莊重威嚴。
清末 碧玉獸面紋提梁卣
卣是一種古代盛酒用品,見於商周時期的青銅器,流行的時間雖不長,但其形制很豐富,除圓形、橢圓形、方形等常見的器形外,還有筒形、鳥獸形等。它本身無名稱,流傳下來之所以稱其為“卣”,是源於《詩經》、《尚書》等古籍中記載稱其為“秬鬯一卣”,而“秬鬯”是古代祭祀時期使用的一種香酒,由此可見“卣”是古時一種專門盛酒器。 河南信陽地區的商代中型墓中出土了一件夔紋青銅提梁卣,在卣中還裝有液體,後經北京大學化驗,這些液體是三千多年前商代一種用香料泡過的古酒,足有2公斤,被評為世界上最陳的酒。這件提梁卣的發現,不僅佐證了卣確實是一種盛酒器,同時也體現了我國商代的酒文化。 天津保存的這對提梁卣,是用一整塊新疆和田碧玉雕琢蓋、身。玉質溫潤純淨,色彩鮮豔呈碧綠色,有少量墨斑。器形仿商代銅卣,通高29釐米,腹徑14.2釐米,器表分區琢刻獸面紋,直頸,肩部出方形雙耳分別套雙龍首提梁活環,蓋至底通身有六條對稱的棱脊,方圈足。配有原制的精美如意紋木托架,更顯其端莊、古拙、穩重、大氣,成對保存至今非常珍貴。
清 乾隆唐英敬制款白釉觀音
清乾隆(1736—1795)高19.5釐米 寬21釐米 厚13釐米 觀音像呈半跏趺坐,頭戴風帽,束黑髮高髻,眼簾自然下垂,眉目清秀,形象端莊,身體比例勻稱,衣紋線條流暢。高19.5釐米、寬21釐米、厚13釐米。袒胸,胸前佩戴瓔珞,身上交補襟披袈,內穿抹胸,為漢式裝飾,給人以嫺靜、端莊、肅穆、安詳之感。背部豎式長方框內暗刻陰文“唐英敬制”四字篆書款。 唐英(1682—1756年)是清代著名督窯官,制瓷家、書畫家、篆刻家、劇作家。曾侍奉過康雍乾三朝皇帝。他長期在內務府任職,于雍正六年始至乾隆二十一年主持江西景德鎮禦窯廠督陶事宜,因成績顯著深得當朝皇帝的垂青。 觀音像原被供奉於皇室佛堂,是乾隆皇帝內宮禮釋的聖物。耿寶昌先生著《明清瓷器鑒定》一書中附《乾隆朝唐英督陶紀略》注:十二年(1747年)“太監胡世傑交觀音木樣一尊,隨善財、龍女二尊,傳旨:交唐英照樣造填白觀音一尊,善財、龍女二尊,盡力燒造窯變更好……送到京時裝嚴安供。於十三年七月十二日燒造得……持進”。十三年(1748年)“太監胡世傑傳旨:著江西照現燒造的觀音菩薩、善財、龍女再燒造一份,得時在靜宜園供”。耿先生還標注:甜白釉塗黑髮坐觀音,潔白瑩潤,背後刻篆書“唐英敬制”。傳世品見有兩件,一落天津,一落上海,後者由故宮徵集入院。
明 銅鎏金綠度母像
明(1368—1644)高21.5釐米 寬14.5釐米 度母是西藏傳說中的女神,度母有綠、紅、白不同身色,在唐卡上的形象可以用身色表現出來,不同身色的度母共21尊。 這尊明銅鎏金綠度母佛像,佛像頭戴寶冠、髮髻高聳、雙眼微閉、彎眉長目、耳璫垂肩、兩肩有花、儀態端莊,上身挺拔修長,下著薄裙貼體,佩飾寶璐,臂戴釧鐲,左手指連於肩部結並結三寶印,右手施與願印,右腳伸出,足踏蓮花,舒坐于印覆蓮花上,佛像身上開鑿槽孔鑲嵌松石、瑪瑙等寶石,是西藏造像普遍採用的工藝。全跏趺坐,台座上下層各鑲一圍蓮珠,束腰內收呈銳角狀,蓮瓣挺拔修長,主瓣間露出底層蓮瓣一角,微微上翹,造型優美。此像系用紅銅以失蠟法澆鑄而成。承襲了明永樂宮廷造像的樣式,藏區所制。 今天我們能看到這尊明綠度母佛像是文物工作者從煉銅廠撿回來的。二十世紀中葉,煉銅廠從天津市及河北、河南、青海、西藏、內蒙古等地調進大批廢舊雜銅原料。在這些廢雜銅中摻雜著許多古代銅器,天津市文物工作者得到煉銅廠一些熱情支持,揀選搶救出了一大批珍貴文物,使這些歷經滄桑的寶貴遺產免遭焚毀。這就是其中的一件。
清 尚均雕壽山石彌勒像
清(1644-1911)高6.6釐米 底寬9.58釐米 壽山石為中國名石,因產于福建省福州市壽山一帶而得名。壽山石“質地脂潤,柔而易攻”,早在南朝時期,壽山石便被當作較為珍貴的雕刻用材料。 提起壽山石雕,就不得不言及清代康熙年間一位著名的壽山石雕刻大師——周尚均。周尚均本名彬,字尚均,曾為禦工,因其能根據壽山石“柔而易攻”之本色,因材施藝,技法高妙,而被譽為“當朝第一名手”,其作品專門供奉內廷。天津博物館藏尚均雕壽山石彌勒像,通高6.6釐米,寬9.9釐米,實屬傳世尚均雕刻名品。彌勒盤坐,面目祥和,體態敦厚,左手伏膝,右手挽串珠,頭部刻有細細的頭髮,服飾上亦有精美的龍鳳及勾蓮紋。作者最大限度地把握住了人物體態及容顏的特點,衣服上的紋飾則運用較為細膩的線條,刀刀清晰,密而不亂,正所謂“運刀如運筆”。整件作品線條簡潔洗練,雕刻渾圓而不失靈動,自然流暢。該像材質精良,溫潤如玉,雕刻技法嫺熟,人物形象生動,背部陰刻隸書“尚均”款,是彌足珍貴的壽山石雕作品。
隋 白釉龍柄聯腹傳瓶
隋(580—618)高18.5釐米 口徑5.2釐米 底徑2.5釐米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中國最早的瓷器是青瓷,隨後出現黑瓷,接下來產生白瓷。 白瓷于北朝時燒制成功,北齊武平六年(西元575年)範粹墓出土的白瓷,是我國至今所見的最早的白瓷。這時候的白瓷釉色普遍泛青,說明還沒有脫離青瓷的影子,它的釉料中含鐵量比較高。在此之後隋代墓葬中曾出土不少白瓷器,如隋開皇十五年(西元595年)張盛墓、大業四年(西元608年)李靜訓墓、大業六年(西元610年)姬威墓等,這批白瓷釉色較為勻淨,白度較高,是真正意義上的白瓷。 天津博物館藏有的隋白釉雙龍柄連腹傳瓶,瓶高18.5釐米 ,口徑5.2釐米 ,底徑2.5釐米, 腹徑11釐米。盤口,單頸,雙腹相連,連接處有兩個環形系。肩左右兩側各塑一條修長的龍形柄,龍頭探入瓶口內,似在貪婪地吸吮著瓶中的玉液瓊漿。雙龍柄為手工捏塑而成,手法簡單幹練,形象卻生動逼真。雙平底刻有銘文:“此傳瓶,有並。”由此得知,這個瓶子的名稱應為傳瓶。“有並”又作何解呢?可以理解為此瓶瓶身雙腹相連,也可理解為此瓶成雙。相同造型的瓶子還有一件珍藏於國家博物館,與天津博物館所藏瓷瓶尺寸相若,國博那件出土于隋李靜訓墓,然而卻無刻款,因此天博這件更顯珍貴,瓶子本身透露的資訊更具有直觀的說服力。這件傳瓶,造型新穎別致,既具北朝和隋代瓷器所特有的渾厚凝重,又不乏靈秀活潑,其線條剛柔相濟,是隋代創新的器型,代表了當時白瓷製作的最高工藝水準,成為隋代稀有的瓷酒器精品。
元 青玉翼龍紋雙耳壺
元(1271-1368)高15.5釐米 口徑5.9釐米 底徑5.3釐米 元代是蒙古族統治的朝代。在中原傳統文化和宋、遼、金文化的影響下,對傳統的制玉制度和琢玉工藝十分推崇,他們仿效宋代官辦玉制度,並用現有的制玉技術,設置了專門督辦制玉機構。元代墓葬出土的玉器不多,以安徽安慶範文虎夫婦合葬墓和江蘇無錫錢裕墓、蘇州張士城父母墓中出土的玉器為代表。出土玉器種類有:帶鉤、帶板、杯、匜、尊等。 元代器皿型玉器雖較多,但玉壺卻極為罕見。天津博物館館藏這件元代翼龍紋雙耳玉壺,高15.5釐米,寬12.4釐米,口徑5.9釐米,底徑5.3釐米,由青玉雕琢而成。玉壺呈橢圓體,器表面有褐色斑縷。直口、壺頸的兩側有雲紋半環耳,口頸部淺浮雕連瓣和草葉紋,腹部浮雕翼龍、海水。翼龍首上有鹿形角,飄長鬣,張大口,上唇長尖而下卷,身有鱗紋和鳥形翼,舞三爪足,魚形分枝尾,尾後有火珠,龍身下有海水波濤翻卷。玉匠採用浮雕兼陰線刻技法,把翼龍捲曲飛舞的姿態、海浪翻卷的氣勢,琢刻得惟妙惟肖。壺身的下部雕飾蓮花瓣紋,壺底部琢成橢圓圈足。此玉壺通體琢制六層紋飾,雕繢滿眼,紋飾總體佈局疊羅漸遞,層次分明,和元青花瓷器紋飾的結構排列相似,這是元代造型藝術形式的一大特點。此器造型端正,紋飾茂美,刀法勁放,典雅高貴,迄今尚未見到能與此相比肩作品,實屬元代宮廷享用玉器中的珍品。
清 祺皇貴太妃之寶銀璽
清宣統(1909-1911)長12.7釐米 寬12.7釐米 高10釐米 銀質,鈕為一蹲曲的龍形,龍體刻畫精細,龍形威武莊嚴。印面呈正方形,鐫陽文滿、漢兩種文體的篆書“祺皇貴太妃之寶”七字。龍鈕印是尊貴的象徵,只有皇親國戚才能使用,此印即是清朝皇族用印。 印文中所及祺皇貴太妃原本是清咸豐皇帝的端恪皇貴妃,佟佳氏,系滿洲鑲黃旗頭等侍衛裕祥之女。道光二十四年(西元1844年)十月二十四日出生,咸豐八年(西元1858年)三月二十五日,納入宮中,侍奉咸豐帝。佟佳氏並非通過八旗選秀進入皇宮,而是直接由母家接入皇宮,在清朝可說是唯一的特例。端恪皇貴妃是咸豐皇帝所有後妃中最後去世的,是清朝唯一一位歷經五朝的後妃,亦是定陵妃園寢最後一個入葬的妃嬪,這在中國歷史上也是不多見的。 此印系清宣統皇帝為皇祖重制玉冊,改鐫玉寶時所制的銀印。清王朝滅亡後,宣統皇帝溥儀曾在天津靜園居留過一段時日,他帶出宮中的各種文物很多都留在了天津,此方印也在其中。從印文和鈕制看,這枚太妃印反映了清王朝的後妃用印制度,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是研究清朝歷史的重要物證。此印是天津博物館收藏的唯一一方清朝後妃用印,它體積大,鐫工細緻,是非常難得的珍品。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 黃玉豬龍形珮
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距今約6000-5000年)高14.1釐米 寬10.4釐米 龍,是古人心目中的神物。中國人素有崇龍信龍的文化傳統,故稱為龍的傳人。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國家的象徵和傳統文化的脊樑。在封建社會,龍又比作擁有至高無上權力的帝王。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裡說:“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據此可知,那時人們認為龍滿身有鱗,能伸能縮,能粗能細,能夠在不同季節上天入水,古人對龍的本領充滿了種種的神秘感。 玉制的神龍是何種的相貌?在距今五六千年的內蒙古赤峰紅山文化遺址,出土有數件玉龍,其中豬首蛇身的玉豬龍是其代表。我們要介紹的這件玉豬龍,收藏于天津博物館,現正在剛落成的天津博物館新館精品廳展出。此件玉豬龍早在1960年被天津文物公司于遼寧錦州收購,後歸天津藝術博物館收藏。該器高14.1釐米,寬10.4釐米,用黃綠色岫岩玉琢成,材質溫潤。其體形肥碩,首部有豎立大耳,大圓眼,鼻樑有多道皺紋,嘴部緊閉前突,嘴與尾相對,頭尾間留有缺口,背頸有一對鑽孔。此器磨光勻潤,刻線流暢,工藝精美。 關於紅山文化玉豬龍的性質及用途是:遠古時期的玉器是在神話與宗教觀念下創作的。在當時已進入農業社會的初期,豬已經是家畜。豬有喜水的習性,龍是祈雨之神,二者相結合反映出了紅山人的宗教信仰。該器背部正中有一對鑽孔,可用絲繩穿系。由此推測,玉豬龍可能是懸掛在某處,用作紅山文化先民求龍祈雨的神靈崇拜物。 玉豬龍形象的藝術特點是:體格威武雄壯,氣勢咄咄逼人,正是豬借龍以發威,龍借豬以雄渾。體現了紅山先民高度的藝術創造智慧。 該器形制肥碩,質色純潤,雕琢精細,是出土及傳世品中同類型器物中較大且最為精美的一件。 這件玉龍之所以被人投以極大的關注,是因為它是中華第一玉龍;它開啟了中國傳統龍文化之端緒;它造型簡練,線條優美;它有屈有伸,雄奇偉麗,它渾身都是力量生命的力量,中國人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