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老百姓這樣吃
?在遊客集中的杜巴廣場周邊巷道,你會驚喜的發現尼泊爾的菜市場,仿佛國內十多年前菜市場的昨日重現,眼尖的人還能發現那些綠色蔬菜裡有許多國內菜市場常見的蔬菜,比如毛葉小苦菜、黃瓜、白蘿蔔、瓜尖,如果不看向攤主,你真會懷疑自己是否在異鄉。
買賣人稱量物件的方法還是借助秤砣秤桿,有的更乾脆,直接分成小堆小堆,按堆付費。空氣中流動著一股興興頭頭過日子的氣息,再加上滿大街穿著五顏六色紗麗的尼泊爾麗人、舉著奇怪的花花綠綠法器的遊行隊伍、路邊琳琅滿目售賣香料、染料、色彩豔麗的供果的小店、小攤.......第一次乘坐飛機進入尼泊爾的遊客在高空中被一片連綿雪山的白色和點綴其間的藍色湖泊所震驚過後,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這麼一副副調色照片似的原版街景,怎麼會不興奮呢?更何況這種興奮,還深受尼泊爾濃烈香氣的影響。
一、尼泊爾餐
尼泊爾的香氣,和西藏布達拉宮幾進大殿裡繚繞的藏香味道大概屬於同一種吧,夾雜著酥油的氣味,很像我以前吃過的四川香腸,有一種複雜詭異的味道,那種香腸本來是挺好吃的,一旦發現它和香燭的氣味相近,就奇奇怪怪起來,特別是當我站在據說是幾世活佛的靈塔前,想到這茬的時候......
這種香味大概是來自一種香料,在尼泊爾餐裡也有,在滿大街的寺廟裡都有。尼泊爾餐類似手抓飯,在一個食盤裡碼上一碗米飯,周邊放上一小堆一小堆用咖喱烹製的蔬菜、肉、nan(似乎是尼泊爾式烤饢),還有幾碗綠的黃的糊糊,把這些東西倒在米飯上,用手一拌,就可以開吃,搭配上一碗湯。飯菜都可以免費添加,肉類需要另加錢,這也是應該的。
二、MOMO:尼泊爾餃子
從我國西藏傳過去的一種吃法,做成小包子的樣子,澆上咖喱和番茄洋蔥青椒炒成的燴汁開吃,餡兒有豬肉、牛肉、羊肉、雞肉等。
三、炒豆子
滿大街的手推車上都有炒豆子,黃的綠的紅的,也是可以開染匠鋪。從中可以分別出的是豌豆、青豆、紅豆、小米豆等,外面澆上一層麵糊一樣的醬料,看起像重慶的怪味胡豆。用一小節掏空的木頭盅子,一盅一盅的賣,有意思。
四、咖喱角
一種油炸物,面皮裹著土豆泥、花生碎、咖喱扮成的混合物,在油鍋裡炸硬,屬於尼泊爾的街頭爆款小吃。
五、LASSI優酪乳
尼泊爾的優酪乳是露天席地開蓋買的,一個個大木盆裝滿優酪乳,按照你要的分量一小份一小份打起來,撒上葡萄乾、白糖什麼的。
六、PANI PURI
不知道怎麼翻譯,直接叫它油餅果汁吧。這玩意兒印度也有,不知道是傳出還是傳進的食物。吃法很有趣,首先拿起個空心炸麵團,薄薄脆脆的,近乎透明那種,然後找到麵團上的小開口,或是自己戳一個出來,倒上料汁,說是遲那時快的放進嘴裡,就會感到一股涼絲絲的水意滑下喉嚨。說是吃,不如說是喝,因為料汁是用薄荷、芒果、檸檬、羅望子醬(有的還會加上朝天椒)、土豆泥做成的,夏季還需要冰鎮過。很奇怪的搭配,酸酸甜甜辣辣。
七、瑪莎拉肉醬
作為一個旅遊國家,尼泊爾飲食種類豐富,不但深受印度餐、藏餐的影響,也吸收了很多西餐制法,特別是在加德滿都,各國料理大集中,想吃什麼餐都有。這種瑪莎拉肉醬就是很典型的西餐燴湯。
八、珠穆朗瑪峰啤酒
九、大鍋湯飯
印度街頭同樣很多,看上去就十分不想吃:一個巨大的鍋子,中間是煮滾的來歷可疑的不知道什麼湯,但是肯定加了咖喱。外面圍著一圈“我已經放棄我自己”的米飯、胡蘿蔔丁(如果是正常的揚州炒飯就好了),吃的時候,把湯澆在米飯上。
十、炒飯
炒飯很正常,沒有太多花頭,各國口味的炒飯都有。
十一、甜甜圈
尼泊爾本土飲食不像印度那麼愛辣,但超愛甜,這種油炸甜甜圈(長得很像蝦餅)一口吃下去,就像吃了一口麥芽糖,還來不及喘氣兒,另一坨又到了,分分鐘齁到嗓子眼。
在尼泊爾用餐過後,常常能得到店家特別配製的口香糖:冰糖+茴香籽,用手抓一小撮,喂到嘴裡,慢慢嚼,讓茴香的香氣沖淡口中的咖喱味,冰糖則中和了茴香籽略略的苦氣,讓回甜不那麼怪異。
尼泊爾是佛教徒的聖地之一,佛祖釋迦牟尼的出生地藍毗尼,就在尼泊爾境內。世界上14座超過8000米的高峰中,有8座在尼泊爾境內。淨化心靈的地方,怎麼都這麼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