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登山滑雪並不遙遠!讀完開啟進階之旅!

想感受攀登的刺激+滑雪的快感?

那麼非登山滑雪莫屬。

什麼是登山滑雪?

登山滑雪裝備的和普通的區別是什麼?

如何開始你的第一次登山滑雪之旅?

……

擁有豐富登山滑雪經驗的朱楚帶你進入AT(Alpine Touring)的世界,開啟從小白到高手的進階之路。

作者介紹:朱楚,久居歐洲,業餘時間癡迷于攀登和滑雪,曾經先後在世界各地進行登山滑雪。他對人生的態度,完美體現在他的簽名中:Adventure never sleeps.

登山差不多十年,在中間才開始嘗試冬季登山和雪山,綠野算是個啟蒙點,也是一步一步從香巴拉到靈山,海坨,百花山之類開始,開始爬中部山峰的時候就出國上學了,很自然地接觸了北歐的各種冬季運動,從cross country到ski touring,這些對於北歐和阿爾卑斯的人們就像呼吸一般自然的東西在當時的我看來是那麼新鮮,不過一下子也就很容易地學起來了。

對於滑雪這件事情,剛開始的時候主要是登山的需求驅動的,尤其冬季登山用雪鞋上去走下來的過程是一件非常tedious的事情,於是就決定把滑雪練起來。上手還算挺快,完全自己看些視頻加實踐再視頻再實踐基本上搞定了全地形。

朋友把我稱為functional skier,除了偶爾在雪道上練習技術的時候,基本上采最省力的滑法,不管是上升或是下降。最近一個雪季才開始稍微練習一些跳躍(powder地形的跳躍跟一般的Freeski跳臺差別很大)。

挪威Galdhopiggen,北歐最高的山,AT雪板處於上升模式,腳跟和雪板分離。

分離式單板(spilitboard), 為單板的愛好者專門設計的,可把單板拆成兩部分易於上升。

四面彈結構纖維面料,加入耐洗防潑水工藝,光滑表面減少污漬附著,荷葉滾珠效應保持乾爽舒適,全方位立體修身裁剪,讓戶外運動溫暖而不失臃腫!

什麼是滑雪登山(ski mountaineering)

對於滑雪登山,不同的人有很多不太一樣的定義。

英文裡面有好幾個近義詞基本上是一樣的意思,稍微有些區別:

ski mountaineering, ski touring, backcountry skiing, Alpine touring, Randonnée skiing, 甚至有的時候Telemark也是和這幾個詞混在一起,這些詞比較混亂主要是有的是根據行為命名的(ski touring),有些是根據地形命名的(backcountry skiing),有些是根據使用的工具命名的(Telemark),然後其中又稍微有些比較不同的含義(implication)。

這幾個詞基本上的意思都涵括這麼一個意思:用人力登上雪山,再滑下來。但是上升和下降的比例每個定義稍微有些差別。到底是為了登山滑到更好的雪,還是用雪板登到更好的山?這是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只能仁者見仁了。

我個人來講,ski mountaineering的出發點更多的是登山,滑雪板是一個工具可以在冬季更容易上升和下降,當然能夠滑到處☆禁☆女粉雪的那種心情也是無比的好的。

登山滑雪是一個比較複雜的混合體,除了滑雪技術,還要需要你對高山攀登,雪山攀登,繩索技術,冬季紮營,基本的攀岩和攀冰技術的綜合掌握,然後還當然還需要很好的體力。

滑雪登山近幾年有了長足的發展,而在歐洲和北美,尤其是北歐和阿爾卑斯國家加上加拿大,人們已經從事這項運動很長時間,他們由於地理環境生活所需這些運動存在的基礎比較深厚。

看過一個紀錄片新疆阿勒泰地區的小夥兒,用著最原始的自家製作的雪板同樣可以跟世界頂尖選手PK。

纜車系統是二戰後才在歐洲發明的,使得人們不需要登山就可以滑雪,也使得登山滑雪運動變得非常的小眾。而登山滑雪是到了1990年代後在逐漸開始再次流行。國內的滑雪登山近些年也經歷了從無到有的階段。人群基本上來自原來一群相對比較年輕的高階登山者,也不乏一些厭倦了雪場了高階滑雪者。

無懼風雨,勇敢前行。防水透濕面料,三層面料,高度防水。防水拉鍊胸袋,便捷儲物空間,經久耐用的YKK拉鍊,內膽與外套零距離接觸。

從裝備的發展上,現在的選擇也越來越多,不管是注重上山還是下山性能,或者針對不同雪況,雪板和固定器在市場上的選擇都越來越多。裝備總體上變得更輕,強度更高,穩定性也更好。很多雪板在雪道內的下山性能不輸於雪道板子,但是要輕得多。可以調整平地,上升和下降模式的固定器,更便攜耐用的雪板防滑帶skin的出現,專用的可帶雪板和冰鎬的滑雪背包,雪崩信號探測器,這些裝備都設專門為滑雪登山的需求設計的。

本系列文章重點討論滑雪登山需要的裝備,經驗,技術,安全。除了滑雪登山中特殊的情況,這裡對於滑雪技術本身不做太多的討論。Besides,這篇文章主要針對的讀者應該是至少在歐洲正常的黑道和北美正常的雙鑽黑道能順暢滑行的水準。

我列了一個滑雪登山的裝備列表,之後會逐一跟大家介紹。

雪板(Skis)

固定器(Binding)

雪靴(Boots)

防滑帶(skins)

雪杖(poles)

頭盔(helmet)

冰鎬(ice axes)

冰爪(crampons)

雪板冰爪(ski crampons)

服裝

單日背包 (daypack)

過夜背包 (overnight pack)

安全帶(harness)

繩子

雪崩救援工具 (avalanche safety equipment)

雪板篇

對於登山滑雪,下降的部分其實和正常的滑雪差別不大,如果你站在山頭,不管是用什麼板子,能不能順利滑得下去當然主要是看你的技術和經驗。不同類型的板子適應的地形不太一樣,從雪況來看從堅冰到深粉雪,當然要根據你要去的地方來選擇最合適的板子。

雙板(skis)在登山滑雪領域佔有絕大多數的份額,是這裡重點討論的對象。但是近年來單板(snowboard)也越來越多地被登山滑雪者們用起來了。單板加登山的狂熱分子發明了一種叫做spiltboard的東西,可以把單板拆成兩半在上升的時候可以像雙板一樣行走,固定器也像AT的固定器一樣有平地,上升和下降模式,我有一個朋友用的就是spiltboard,看起來很酷,可以滑降的時候手裡還拿著冰鎬,哈。不過我個人還是覺得單板比雙板操控性能好不少,安全一些。

三合一匠心衝鋒衣,從面料的選擇到全新科技的應用,再到細節的設計,12處匠心亮點,顛覆性改變,舒適度,安全性,透氣性,防護性全面提升。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雙板。

如果你對一般雪板的構造感興趣,Mechanics of Sports有一篇很詳盡又易懂的文章 ,可以自己去看看。基本上是一個木頭的核心層(core),上下各覆蓋一層合成材料層,然後是板頂(top sheet)和板底(Base),再加上邊牆(sidewall)和金屬邊緣(edge).

核心層是影響雪板強度(strength)和硬度(flex)最主要的因素,除了木頭之外,很多其他材料也經常用到,最常見的有玻璃纖維(glass fibre),抗扭盒(torsion box)造型的泡沫,凱夫拉(kevlar), 碳纖(carbon),蜂巢鋁合金(aluminium honeycomb),鈦合金(titanium)。現在中低端市場用大多是玻璃纖維和泡沫,造價便宜,性能也不錯。木核心的一般用在比較貴一些的雪板上。

高山滑雪板子的發展比起各種回轉雪板要慢多了,市場小,生產成本和售價高,市場決定了產業的發展速度,現在也算有了大的發展,但是廠家還是屈指可數。

大部分登山滑雪者用的是高山遊弋板(apline tourting skis, 硬翻感覺好奇怪,下麵統稱AT板)和特力馬克板(Telemark skis)。Telemark來自挪威,自成一家,現在在北歐之外,或者在挪威之外用的人其實不太多。AT板子和Telemark有一些差別,但是技術的進步把差別變得越來越小。最主要的不同來自滑行技術的差別,AT板子下山的技術和一般的雪道滑雪是一樣的,比較常用的刻刃滑法(carving)通過壓雪板來實現轉彎。而Telemak在下降的時候腳跟是松的,傳動性就自然會差一些,那種滑法在轉彎的時候對雪板的的壓力小很多,所以一般Telemak的板子的flex做得會稍微低一些,比較易於壓板。為了平衡強度,有些telemark板子會把縱向flex做得高一些。

從外形上看,現在的登山滑雪板,不管是AT板子,Telemak板子都和正常雪道板越來越相近。但是總體上性能有一些比較顯著特點,例如同size板子一般比較輕,另外有些板子自帶接固定器的孔,但是Dynafit似乎在最新出的幾款雪板開始放棄預鑽孔的設計了。另外登山板一般不做兩頭翹(twin tips),主要是經常在野外需要把雪板插入雪中當固定的錨位,而且兩頭翹在比較陡的地方一個不好就滑走了。

好了,現在來談談雪板的選擇吧。在選擇雪板的時候主要考慮的因素有:寬度,側切形狀,重量,長度,該雪板準備使用的地形和雪況,固定器和靴子的相容性。

在開始各個部分細節的討論之前,先說一下整體的思路:根據路線的類型綜合選擇雪板,沒有一種雪板所有的環境下都最適合。很多人討論效率的時候,覺得輕就是王道,這裡的重量主要討論雪板,固定器和靴子的組合。但是常常忘了整體的高效才是真正的高效,業內有個說法叫卡路里效率,就是你上山跟下山綜合能量消耗最低的組合才是好組合,而最輕的組合並不一定都是最綜合高效的組合。聽過這麼一個例子,最輕的錘子不是最好的錘子,最好的錘子是重量足夠輕但是又能保證能把該釘的釘子釘進去。當然,大部分的滑雪登山時間和精力是花在上升上的,但是總體上來講板子越輕穩定性就會相對越差,在地形比較複雜的時候,上山省下的精力輕易就耗在下山時的需要更多的力量來壓板子上浪費掉了。再回過頭來講,現在的材料技術和滑雪都有突破,還真出現了一些在輕的同時穩定性並不損失太多的板子。

寬度(waist size)

雪板的寬度一般都是指板腰寬度,現在的雪板一般是兩頭大中間小的設計便於轉彎,所以側面形狀和寬度要連著討論。選擇道理很簡單,越寬的板子浮力越好,越窄的板子越靈活,在硬雪上的性能也越好。如果你去的地方硬雪比較多,那就應該選擇窄一些的板子,如果大多是深粉雪,那就應該選寬板子。在野雪的世界,大部分時候寬板子比窄板子滑起來容易一些,但是如果你要鑽樹林,或者有類似硬冰的地形需要,靈活的板子優勢還是比較大的。大致的分類:70以下的板子一般是比賽採用,70-80的板子用在硬雪環境較多,100以上的板子一般用來freeride touring,全地形的板子一般位於80-100的區間。

7000米以上的山如果要滑一般原則上選用70-80之間的板子,一是高山因為常年低溫和大風出現粉雪的概率不太大;二是那麼高的山一般要好幾周甚至幾個月在山上,上山的考慮要比下山大,大多數時候板子輕還是占一些便宜,第三是如果你比較細板子在粉雪和寬板子在超硬雪甚至是冰或者樹林的情況下,細板子在粉雪還是能滑只是滑得痛苦一些,而寬板子會因為靈活度差可能出現危險情況。

但是總結一句話,這些參數只是指導性的,具體還是得實際情況選擇。

遊走在城市與戶外之間, 旅行系列風雨衣,適用中寒,小雨,多風環境,抗風,防撕裂,防撕裂,抗寒。外禦寒,內保暖,潮流撞色的時尚款。

側切形狀(Side Cut)

板子的側面形狀決定了板子carving的時候的轉彎半徑,轉彎半徑約小,則板子越靈活。國內把carving翻譯成卡賓轉彎,或者刻刃轉彎。前些年carving的概念都炒瘋了,從carving雪板,到carving 雪杖,carving 手套,甚至carving內褲,搞得玄乎其玄。

卡賓其實是雪道上滑雪比較進階的轉彎技術,不應該在這裡提,但是後來發現不明白carving到底什麼意思的人好多,甚至有些滑了很多年雪的老鳥也不是完全明白。物理上,carving非常簡單,而且並不是一個新的概念,可能一百年前就有了,只是carving ski流行的時間還不太長而已。最早的時候雪板是直的,那種板子轉彎的進階技術是一奧斯陸的老市名Christiana命名的,叫做Christie turn,就是平行轉彎法。後來發現通過雪板的側切轉彎變得更容易而且控制度更高。

關於carving基本的物理原理一說就懂:因為雪板的側切形狀,在轉彎的時候通過腳對固定器進而對雪板的一側施加壓力,雪板的形狀發生變化,而這個形狀就是實現carving轉彎的弧度,見下圖。

現在有側切的雪板中線比較細,兩頭比較粗,當板刃立起來時,下面有一個大孔隙。 

用手向下壓固定器的時候,板子發生形變,就會產生弧度,這個弧度就是carving轉彎發生的物理。 

再看一張板子的背面,有一個明顯的弧度。 

這三張圖看完你要是還不明白carving是啥,那就只能幫你到這兒了,哈。

所以一個完全的carving是這麼定義的:轉彎完全是通過雪板受壓形狀實現拐彎,在轉彎過程中有任何的側向滑動(skidding,俗稱搓雪)的成分在就不是純正的carving。100%的carving是理論上不存在的,要看最純正的carving,隨便看個世界盃的小回轉或者大回轉,都是教科書式的動作。進一步閱讀,請看猶他大學數學系發的一篇文章 ,有詳細計算公式:)

最後強調一點的是,側向滑動(搓雪)是滑雪中必備的技能,在不同的雪況上需要分配你搓雪和刻刃的比例,追求carving這種事情是在壓得非常好的雪道才有可能追求的東西,我個人基本上沒有專門練過carving,因為對於省勁兒滑雪法(functional skiing)甚至有時候是求存滑法(survival skiing), 純carving基本上是沒用的,甚至會帶來危險性,要追求的是對於雪板和雪面角度的精准控制,請看下圖,圖中的A1和A2是我在登山滑雪中會選擇的,因為比較省力。在雪道上的時候當然可以無限制追求B2的感覺。 

圖片來自Epicski論壇。

回到雪板的選擇上,側切弧度太大的板子在複雜地形裡並不好用,一般沒有那麼平整的雪況可以給你隨便壓,跳轉或者八字轉彎經常需要用到,所以一般的登山滑雪板都不會做成側切弧度太大的。

關於寬度,要是我只能有一副板子,我估計會選一個88左右的,其實75-95之間的雪板都能選擇,關鍵看你是去哪兒。

重量

在不損失或者說在不影響安全的範圍內不太損失下山性能的前提下,當然是越輕越好。總體來說重量越輕,下山的性能越差,差別主要在於穩定性。普通的雪板一般都不會標重量,但是單只雪板的重量大多數都在2公斤以上。登山滑雪板重量一般會輕很多,現在一些牌子做的雪板真的很不錯,在追求輕的同時下山性能一樣很優秀,這必然要求雪板各個部分從選材到設計都要做得很好,意味著價格必定不便宜。開篇已經提過,重量很重要,但不要作為選擇唯一因素,在買之前一定要問清楚,雪具店的店員如果也不懂,上網問個清楚。

長度

由於重量原因,登山滑雪者一般會選擇偏短一些的雪板,一寸短,一寸輕。而且短的在一般的雪況操控性能好一些。但是如果你去很多粉雪區,短就意味著浮力小,所以也有人會選擇長一些的。

該雪板準備使用的地形和雪況

主要總結一下幾個情形,當然都不是絕對的。

1)硬雪選窄版,軟雪選寬板。

2)下山很難選重一些的,上山多選輕一些的。

3)不要選側切弧度太大的。

我現在用的兩個板子,一個Broad Peak 寬74,一個是Huascaran寬114,大多數時候在用Broad peak,但是如果去北海道,Zermatt,Whistler, Riksgransen之類的地方,114絕對是個大殺器 :D

固定器

AT板子的固定器現在的廠家屈指可數,絕大多數人用的都是Dynafit和Marker,兩家的產品都非常棒。Dynafit輕,Marker重但是下山性能野一些,但是現在Dynafit各線產品也全了,特別是13年新出的一款Beast做到了16DIN,個人覺得對大部分人用處不大。還有Plum, Silvretta, Fritschi Diamir之流,我沒有試過,也不敢評價。

AT板固定器的共同點是需要能根據地形調整模式,一般有平地,緩坡,陡坡,下山四種模式。

Dynafit的固定器需要專門的靴子才能用,marker的應該大部分靴子都匹配。

靴子

靴子的參數主要是硬度(flex),flex越高,鞋就越硬(stiff), 傳動性能也就越好,當然同時舒適度會降低,也需要更強大的腿部肌肉和滑雪技術來支撐,EVO上根據flex有個分類 ,一般男性的advanced skier用的靴子flex需要在110以上。但是每個廠家之間對flex的定義不太一樣,還是要根據自己的情況試穿再做判斷。

AT靴子有兩個模式,走路模式和滑雪模式。換到走路模式的時候腳後跟不會鎖緊,對於需要長時間行走並且保持一定靈活度的登山,走路模式太管用了。換成滑雪模式就跟一般的靴子沒區別了。

用flex來衡量的話,AT靴子就相當於有兩檔,我的靴子是BD Quadrant 4,下山模式flex 120, 走路模式的時候是50.

內靴(liner)

一般AT靴子的內靴是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thylene Vinyl Acetate)作為材料,簡稱EVA,可以通過加熱塑型(heat-moldable),一般專業的雪具店都有烤內靴的機器,烤到合適的溫度之後把腳穿進去塑性,最後靴子的形狀就能和你的腳型完全符合。除了這種量身定制等級的fitting,EVA的靴子還一般比較輕,更保暖,防水性能也更好。當然價格也不便宜。

如何試穿

專業的雪具店一般會有經驗非常老到的店員幫你挑選合適的靴子。結合在北美和歐洲的經驗,一般試穿會有以下幾個步驟:

1)如果你外殼和內靴要分開買則需要先試試外殼,腳穿進去之後大概應該剩2cm左右的空間,如果你是參加比賽要追求速度,那可以縮緊一些,如果你在北極圈內需要徒步或者登山倆禮拜,還可以適當放寬一些。我見到的分開買的其實並不多,這個步驟大部分可以跳過。

2)穿上內殼試整體。外殼和內靴一家的就直接試就行了,在試穿之前應該先選擇靴子的腳板寬度,英文叫last,EVO把腳板寬度分成窄,中,寬,三類,97-98mm左右的算窄,100左右算中等,102以上算寬腳板。你可以根據你自己的腳板寬度來選擇就可以省很多時間,如果你不確定那就慢慢試咯,一般亞洲人的腳板比較寬。雪靴什麼樣算長度合腳?身子站直了的時候腳趾應該是稍稍頂著靴子一般就可以,而且雪靴會越穿越寬,你第一次試的時候靴子肯定是她人生中最窄的時候。

我個人即使在雪道上也用AT靴子,120的flex基本上可以支撐任何的carving,而合腳的程度又是無與倫比。

上山和下山的性能是雪板,固定器和靴子三者配合的結果,強雪板就要搭配強固定器和強靴子,你大概不會把一個super light binding裝在一個超強度的雪板上,也不會在超高DIN的beast binding上配一雙軟趴趴的靴子。拿我的兩個雪板舉例,我的74mm的broadpeak配的是tlt speed binding, 固定器重量才300克出頭,DIN值最高10. 而114mm的huascaran配的就是TLT Radical, DIN值可以到12. 完全不是做廣告,Dynafit真的是改變了登山滑雪界,他們新出的tlt speed superlight, 180g一個能做到10的DIN值,還有那些又輕性能又好的板子,game changer!

雪板相關的還差一些周邊沒寫,例如雪板冰爪(ski crampons), Ski leach/Ski brake, 止滑帶(skins)沒寫,下篇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