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萬千男人都想要撲倒的角色,非她莫屬

整部[羅曼蒂克消亡史]

章子怡飾演的小六

是第一個以正面示人的角色

半倚車窗,注視沿途夜色

神色漠然,隱隱有

“習習穀風維風及雨”的風雷之聲

再次出現,故事已經折回到1934年。這一年,春節是2月14日,無閏月,無春年。舞蹈教室裡,一男一女舞蹈。音樂淙淙,欲望橫陳。

再後來,這個風波劫難的女子,向曾經震爍上海灘的陸先生鞠了一躬。時間渙散,羅曼蒂克消亡。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

從錦衣華服到椎髻布衣,小六,是羅曼蒂克的魂魄,也是羅曼蒂克的消亡。

電影開篇前兩個鏡頭,第一個是渡部換衣,第二個便是半倚車窗,神色寥落的小六。以王先生為中心的家族裡,她第一個離開上海,又在離場的途中,率先“出場”。這是一個被寄予了太多符號的角色。

小六是消亡史上的一條重要線索,從風情萬種的交際花,到不見天日的階下囚,生死語境,輪番交替。她是因果,是宿命,也是開始和結束。

她的人生軌跡,其實早在1934年的當口,就由她自己說出了。

那一出[花好月圓]裡,小六問導演自己的角色是怎麼死的,結果導演也不知道,還說或許到最後,她又活了。

小六講述這段經歷,是全家人一起吃飯的時候。這次聚餐幾乎成為章子怡的獨角戲。言語間時而帶著“你猜怎麼著”的問答,時而神情疏落。這個對命運時時懸墜的女子,在家族的聚餐上,在為自己爭取,也給其他人表現。

而綜合小六的遭遇來看,她在飯桌上講述的那一段經歷,恰是其以後的鋪陳——王先生放了她一馬,以為萬事大吉;又被渡部囚禁,做好殞命的準備;可後來又死裡逃生。或許這一輩子,連她自己都搞不清何時是生,何時又是死。

而她在片中試的那一場“死戲”,則更富玩味,戲中人死亡的前因後果,便等同於時間線索上羅曼蒂克的消亡。

小六的命運,要從她參演[花好月圓]之前說起。

彼時小六還在上海,舞蹈教室裡,她與老師擺弄那些膽大包天的動作。[2046]裡,對著周慕雲拋下那句“算我嫖你”的白玲,同樣目無一切,又魅惑刻骨。

12年過去,舞蹈在這一段落裡的章子怡,不怎麼笑,紅唇微翕,誘惑劑量恰好,令人魂飛魄散。章子怡發現了那個刻在石碑上秘密,她知道這個角色的柔軟需要一點點堅硬去配置。

磨難來臨之前,小六活得花枝招展,厭煩了那些總用千篇一律地用多情為薄情開脫的男人,因此亦不屑于把男人當做自己後半生的賭注。

所以做花癡是最好的鎧甲,可以對任何異性著迷,卻從不將心交予他們。人情場走得多了,也意識到,大家不過是“玩玩”,但“玩玩”,亦不過“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而已。

從小六與趙先生的情事敗露,王先生讓渡部送她出走上海開始。章子怡便拿出了與以往完全迥異的狀態,來演繹接下來的一段劫難風波。

離開繁華而紛亂的十裡洋場,小六坐上開往蘇州的汽車。由此,影片開始對戰爭的大量認知,投放在小六的人生軌跡中。

從王先生為小六規劃的離開路線來看,她終將去往的華北地區,正是即將陷入水深火熱的戰爭地域。或許連她自己也意識到,這一去,恐怕不會太平。

所以與在陸先生的車裡不同,離開上海的一路上,小六輕佻、隨性的語氣已然消失。一個磐石般的女子,正從她的偽裝中,慢慢顯出輪廓。

對於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物狀態,章子怡給出了不止這兩種的層次,她用不斷變化的坐姿與視線,去詮釋小六內心壓抑的恐慌,越來越明朗的未知和漸漸堅定的信念。重要的是,她始終沒看渡部一眼。

變故是在一輛運兵車駛過後發生的。

變故的始終,沒有臺詞,只能看到渡部的粗野和小六的驚恐。渡部看向小六的那個主觀鏡頭,沒有人會說章子怡不美,從耳朵、下巴、脖子再到嘴唇,那些在男人眼中最性☆禁☆感也最隱秘的部位,亦被章子怡帶出了一種理所當然。這種美是軀體,但並未拘泥於軀體。

雨歇風停,演員章子怡帶著角色小六,呼吸壓抑,輕微地顫抖,但依舊不看向渡部。一輛車,停靠在無際的蘆葦蕩。一個女人和一個時代的故事,從這裡轉了一個彎,走向了它必然走向的結局。

1934年,一個骨子裡流著日本人血液的“上海人”,殘暴、下流與冠冕堂皇,背後又矗立著怎樣一個時代乃至戰爭的隱喻?小六不只是小六,渡部不只是渡部,那輛車也不僅僅是被強☆禁☆暴而風雨飄搖的陸地之舟。

故而,從小六不得不離開上海的那一刻起,她的羅曼蒂克就註定要在所謂的旅途中,消磨殆盡,劫後重生。

翻開章子怡的作品履歷,儘管萬千繁華,各有微妙,但在小六被渡部囚禁的一段中,她的表演亦堪冠豔。因為從那一刻起,你再無法從小六的身上,尋到章子怡以往任何一個角色的影子,她的悲苦、無助甚至最後隱忍而不發的盛怒,都具備了一種獨特的烙印。

囚禁的時間段裡,關於時間和時間裡依稀可辨的線索,是另一場羅曼蒂克的開始與消亡。

一開始,渡部去密室看小六,端著一碗飯。後來,小六被帶到內室,同樣不乏吃飯的鏡頭。重點在於,飯食之外,她必須用身體一點點迎合渡部的欲望。端坐在時間線裡的食色,仍然是一個盛大的隱喻。

食、色兩部分的場面交叉剪輯,輪番登場。高☆禁☆潮那一秒,有淚水順著小六眼角悄然滑落,讓先前所有的情緒,合體成一種頗堪玩味的憤怒。她悲傷於自己從一個嚮往自由、渴望羅曼蒂克的女人,變成這樣一具行屍走肉——明明離開上海前,她還對陸先生說,“我不想成為行屍走肉”。她當然也憤怒,憤怒渡部強行按壓在身上的罪惡。

整部[羅曼蒂克的消失史]中,小六曲折的遭遇背後,不僅是時代齒輪下女性命運的悲歌,更影射了一個時代的光榮與衰竭。

如小六與趙先生談論的雅、俗之別。離開上海前,她在自以為的“雅”中做花癡,自得其樂;1945年9月的戰後收容所裡,陸先生見到的小六,已然卸下所有光鮮,她鞠的那一躬裡,盡是對“俗”的致意。

這一躬,章子怡解去繁華,返璞歸真。她是玉嬌龍、是白玲,是小百合,是宮二先生,但她最後是獨一無二的小六。

最後向渡部開出致命一槍的,不是翻手雲雨的陸先生,也不是他身邊狂風駭浪的殺手,而是小六。故事的結尾,這個被日本人毀滅的女人,放下長久的隱忍,親手完成了抗日行為。開槍的時候,藍天白雲,綠樹搖曳。

一個女子所追求的和所得到的,都在這一槍之後,隨風作散。永恆的女性引導我們向上。

也怪不得有人說,小六,只能章子怡來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