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那些即將或已消失地標,總有一個讓你笑著哭
有些人,聚著聚著就散了
有些景,望著望著就變了
有些地標,看著看著就成了記憶
與城市變遷相伴的,是地標的更迭
龍華寺
中蘇友好大廈
東方明珠
金茂大廈
上海中心
……
一個個的新地標猛然崛起
一座座的老地標轟然倒塌
有些給予了我們深刻的印象
有些存活在我們泛黃的回憶
有些象徵著我們褪去的青春
▼
●月亮船 沙特館
你是否曾為它奔波排隊?
還記得那些年一起做小白菜的日子嗎
還記得那一張張排隊排得生無可戀.jpg的臉嗎
2010年的一次世博會,將上海的繁榮昌盛推向到了全世界,數以百萬的外國遊客都來此地。
而毫無疑問,除了中國館,這個沙特館絕對是排隊界首屈一指的存在——我排了八個小時。你又是否為它奔波排隊?
相信很多人正是通過這個展館,第一次認識了沙烏地阿拉伯——豪車當警車,乞丐月入上萬的土豪國家。
迷幻多彩的巨幕影院讓人驚歎,沉浸式的風格讓人無法遺忘。
10月8日,沙特館正式關閉,曾風靡一時的月亮船終現頹勢。
●永康路
你是否曾在這豪放狂飲?
從破菜場到酒吧街,從酒吧街到……
它的未來究竟在何方……
徐匯區的永康路,只有600多米,狹小但卻有著特殊的氣息。它是上海的市井百態和濃濃“洋味兒”的混搭,老房子與雜貨鋪的共存、理髮店與裁縫店的並列而行,還有最最聞名的特色——酒吧。
白天清清靜靜的永康路一入夜就變得熱鬧非凡,這裡還被大家調侃為“老外屌絲一條街”,充滿市井氣息的空氣中混雜著各國英語,每個人都以自己最舒服的狀態回歸到生活本質。
前段時間有這樣一條消息,永康路要被整頓了。大致的原因就是因為這裡太過喧囂,嚴重影響到市民的休息,路面還經常被聚眾喝酒的老外們佔領。
有很多人感歎回憶即將不再,而現實其實是在酒吧街成型之前,永康路其實是個破菜場——遍地糠梗爛菜的腐水、漫天雞鴨魚肉的腥臭。直到2010年,永康路經歷一次業態調整,將馬路菜場轉移搬到新建的復興中路新菜場——一如現在到來的整頓一樣。
生活一直在變,而你有時候卻只注意到眼前的短暫。
●莘莊地鐵站附樓
你是否在這擠得汗流浹背?
風風雨雨20年
莘莊地鐵站附樓見證了閔行的飛躍發展
然而那一抹紅色卻即將消失於眼前
莘莊地鐵站附樓應該是很多上海人以及外來務工者都廣為熟悉的地標性建築。這座紅樓已經在風雨中矗立了20多年,見證了整個閔行日新月異的發展。
莘莊的地鐵站也算是文明了的人擠人大站,或許你不曾記得它曾經的樣貌了,但那寸步難行的狀態或許依舊能夠撼動的你的心。
拆除後取而代之的是冒出來的TODTOWN天薈,一個從南廣場冒出來的高大上商廈。
當然,最最不幸的消息是:附樓拆了,並不代表它不堵了……
●汾陽路
你是否在這劈情操、追逐青春?
老上海的情調一去不復返
寶萊納、仙炙軒、Deli & Bakery相繼關門
汾陽路上,有這樣一棟老洋房,曾經是國民黨參謀部總長、著名桂系將領,人稱“小諸葛”的白崇禧寓所,因為牆面灰白,主人姓白故又被稱為“白公館”。裡面有一家德國巴伐利亞風格餐廳酒吧,這是上海第一家寶萊納——對於很多上海的中年人來說,可是青春是打卡的第一站,多少人第一次去的酒吧的經歷都留在了這裡。
德國豬手、大杯啤酒,豪爽無比的風格,就是這裡最吸引人的所在。啤酒節、德國集市,都曾留有吃貨們氾濫的口水。可惜的是,這裡以後只能是一個回憶了。
同樣坐落在“白公館”的仙炙軒餐廳和白公館門前開了十幾年的歐式麵包房貝可利Deli & Bakery也都關門了,這些都要成為上海人心中的記憶了。
那些讓我們曾經的情調逐漸離去,雖然上海的美食餐廳那麼多,但真正想吃的那種味道,卻已然食不到。
●銅川路
那水產海鮮的氣息是否曾飄散到你的回憶?
水產一條街終將離去
聞不到海鮮腥味的銅川路是否還值得回憶
建於1996年的銅川路水產市場,到今年已經整整20年了。這裡是上海最大的海鮮、水產品批發市場。就像七浦路代表著服裝批發,吳江路代表著街邊小吃,東台路代表著各種古玩一樣,在上海人的記憶詞典裡,“銅川路”和“水產海鮮”已經牢牢捆綁在一起。
走到這裡,髒亂差確實是它的代名詞,但同時,那種類多樣的水產海鮮讓人目不暇接,叫不出名字的魚,說不上種類的螺貝,感覺差不多的蝦蟹……
10月底,銅川路水產市場全面關閉,而具體搬到的方位,尚待確定,有人說是桃浦。未來的銅川路將變成西上海中心,繁華的商業中心就在不遠的將來了。
倒是不清楚,現在買水產該去哪了,難道去崇明?
●西宮
你是否曾在這逗留,為哪一碗豆花,或是一聲小曲?
旁邊市場的叫賣聲
飄散到路上的菜香味
無法遺忘的回憶,不能控制的想念
西宮全名是上海市總工會滬西工人文化宮,當然他的出名並不僅僅因為這個。那些數不清的小攤頭、賣飾品、指甲油、耳環配飾、眼鏡、做指甲,、接頭發、紋身的,還有各式各樣的小吃、早點、美食……
西宮當然也有大型遊樂設施,並且相繼成立了美術、攝影、集郵、書法、影評、書評、釣魚等愛好者協會。每到下班時間,在這裡念詩的、聽曲的、下棋的、表演的絡繹不絕。各種優秀的文藝人才都在這裡培養成長。對了,《繁花》作者、上海作家金宇澄也曾在西宮工作過呢!
還記得西宮門口的“實惠點心店”嗎?2塊錢的豆腐花、7塊錢的菜肉大餛飩、9塊錢的大排面……每天中午,這裡總是最熱鬧的地方。可惜的是,因為建造14號線,實惠點心店搬離到了曹楊街道的蘭溪路……
三月底,西宮市場的各個商戶都已經搬離。一個名叫新西宮的地方也冒了出來,雖然不知道兩者到底有啥聯繫,但無論如何,似乎是無法再進入心中了。
拆去的建築一棟又一棟
剝開的回憶一層又一層
曾經的老市區南市區
老楊浦的“南京路”八埭頭
灰塵撲面的上海站北廣場
……
還有數不清的記憶
關於你 關於我
關於我們熾熱愛著的上海
但無論如何變化
我知道 他都是向著更好的方向前進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