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曉得青石橋三絕是哪三絕的成都人舉手

如今說起青石橋,絕大多數人都會第一時間想起淩晨四點的青石橋海鮮市場,排排站拉客的海鮮大排檔,日益蕭條的花鳥市場……

而從五歲開始就在CBD的大小街巷裡撒丫子亂跑的成都土著修修,一說起青石橋,卻總會想起很多年前,4角錢一碗的蕎面、肥腸粉老店門口蹲著吃粉的場景、酥酥甜甜的糖油果子,和總愛騎著自行車載她到這吃“青石橋三絕”的、年輕時的爸爸。

在青石橋一帶都還是小平房的時候,最早那兩家蕎面、肥腸粉店門口,常常能看到一群沒有座位、就直接蹲在門口大口大口吃面吃粉的執著地吃客。而他們邊上長長的隊伍裡,不少都手拿一串糖油果子,似乎快要變成了一種習慣。

一個好菜就能帶來一個節日的舊時光,好吃的肥腸粉、蕎面和糖油果子,就是饞嘴巴小朋友們對青石橋的念想。

一絕,蕎面

當時在青石橋頗受歡迎的崇州餘蕎面,歷史悠久,承包了大部分人的童年。大榜還太年輕,不敢拍著胸脯說它就是最早那間,但絕對是“之一”。

幾十年前的餘蕎面店面破舊狹小,供不應求,常常一家人趕去吃面,只能撈到一個位置坐。一邊等位,一邊看著師傅把蕎面坨放到壓面機裡,用強有力的臂力往下壓,再用手一摟,面就進鍋了。

蕎面清香帶澀,澆頭是扎實的牛肉加上煙熏筍子,可清湯可紅油,還可以涼拌。不過最受歡迎的是鴛鴦,也就是一半粉一半蕎面,吃不慣蕎面的也可以從這樣混合開始,一點點嘗試接受。

餘蕎面搬走後,青石橋還留下了另一家老字型大小,就是位於青石橋與錦興路的交界口的那間崇州蕎面。老舊到這兩年老闆才實在忍不住把店面翻新了一下,不過堂子依然小到要吃幾乎都要拼桌。

是不是老字型大小,看店裡上年紀的成都人的數量就知道了。大榜有次和兩個婆婆拼一桌,她們進門就“大蕎小蕎”地喊,言簡意賅。

面上桌後,其中一個婆婆嫺熟地抓起桌上的生蒜,剝開,丟進嘴裡嚼碎,然後再“呸”地吐進碗裡,淡定地下面吃了起來。整個過程動作連貫,看得大榜一愣一愣的。

不過摸著良心說,大榜個人更喜歡他們家的鋪蓋面,蕎面太辣,沒得鋪蓋面溫柔扎實。

二絕,糖油果子

先給外地朋友科普下糖油果子。它和麻圓、麻團,雖然是類似的東西,都是糯米團子,但不一樣就在於它表皮上有一層厚厚的紅糖,使得外皮散發著焦糖般香味,一口咬下去,酥酥脆脆又甜蜜非常,啊,說著說著大榜口水都要流下來了。

這一味成都傳統名小吃別說除了成都外其它城市很少能吃到,就連成都本地做得好吃的都越來越少了。

而曾經最受歡迎那個糖油果子小遊攤,就在青石橋。

最早最早的青石橋糖油果子,是放在簸箕裡,掛在一位大爺的胸前兜售的。厚厚的紅糖裹著酥糯的糯米丸子,和麻辣鮮香的蕎面尤其搭配,所以大人小孩都喜歡吃。

那時候青石橋不大,糖油果子、餘蕎面、肥腸粉都挨得近。執著地老成都食客們常常在等位時,就會先去買一串糖油果子墊墊肚子,或是吃完粉後用一串糖油果子給這頓美餐畫個完美的句號。

據說最早的那位糖油果子大爺現在已經安心在家養老、不搭糖油果子攤攤了,但是現在一走到青石橋,幾乎只要有蕎面、肥腸粉的店,都會有糖油果子賣,不過味道水準不一,沒有什麼特別推薦的。

倒是那家崇州餘蕎面,在青石橋街道整改之後,輾轉搬到了王府井後的純陽觀街,為了讓“蕎面+糖油果子”這個標配不拆夥,自己也做起了糖油果子。

現在沖著他家糖油果子去的吃貨多過沖著蕎面去的,老闆每天早上炸好後還要給春熙路不少店家送貨,可見受歡迎程度。大榜嘗了一串,覺得味道僅次於U37門口紅糖味超濃的那家。

三絕,肥腸粉

青石橋有兩家肥腸粉並駕齊驅,都聲稱自己是85年開業的最老的兩家,那就是復興和老瓦房。

大榜問了一圈,不少老成都表示土著更認定的是現在已經落魄得只有一個廚房的復興。

經小夥伴回憶,在他小時候,每次去逛春熙路,就務必要去吃一碗復興的肥腸粉才能回家。

那時的復興還是木板搭的兩層小樓,火爆得店裡完全坐不下,好多人端著碗蹲在店門口吃。每次去,媽媽就去買票,他和爸爸去別人座位跟前候到,用眼神給別人施壓。最喜歡吃白味,不是因為不能吃辣,就單純覺得白味又香又鮮,咬一口鍋盔,聞著飄散在街道上的現榨芝麻油香味,巨滿足。

價格一天天漲,味道卻像再也回不去了。不管是復興還是老瓦房,在大榜看來,味道和大街上的普通肥腸粉的平均水準也相差不大,完全沒有必要為了它專程跑一趟。

肥腸粉在今天,名聲早已超過了其它所有成都名小吃,和軍屯鍋盔一起,成為了成都人最傳統的早餐官配組合。

雖然大榜現在對肥腸粉的偏愛是甘記和白家,但每次遇到心心念念想要回青石橋吃肥腸粉吃鍋盔的老成都土著,還是很能理解。因為我能想像他們小時候騎著自行車吃這些東西時高興的樣子,那是我無法體會的童年的味道。

現在,“青石橋三絕”這個稱號的響亮度已經遠遠趕不上“青石橋海鮮市場”了,但逛完海鮮市場後的老成都們,還是習慣無視呱噪的海鮮大排檔門口拉客聲,徑直走進一家小店。

點上一碗肥腸粉或蕎面,加一串糖油果子。

在食物的味道通過味覺傳遞到記憶的一瞬,腦中飛快地閃過小時候的那間肥腸粉、蕎面店,賣不乾膠的書店,電子遊戲廳,路邊糖油果子,花鳥市場裡的小金魚和貓貓狗狗,以及,總是帶著他騎著自行車穿梭於各個小巷的年輕爸爸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