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盤點:那些幾乎要被年輕人遺忘的年俗

元旦已過,春節將近。

在大家的印象中,年就是人多如海的春運,吃吃吃、睡睡睡,每逢佳節胖三斤,了無生趣極了。

其實,年味一直都在,只是越來越多人不屑了而已。在以往,過年時,人們都會自己寫春聯、剪剪紙、紮燈彩以及各種紀念儀式。“年味”並不是物質的豐富,而是文化的豐盛,如果用心的體會,年味是非常重。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王安石·《元日》)

關於年,有太多的傳說了,估計說三天三夜都說不完。然而,這些說法都是為了讓“年”文化被子子孫孫們延續下去。一直以來,年不僅是家人的團圓,還有是來年的期盼,在這點上,還是很藝術的,只是被大部分人忽略,有的只是隨波逐流。咱們從最常見的民間一些年味來說說,無論是顏色的搭配,還是做工的精巧,都是傳統藝術的一種昇華。

民間的那些藝術習俗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等,這一習俗起于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每逢春節,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剪紙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誇張的手法將吉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哎喲,Word天~~老厲害了!

年畫

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燈籠

在東漢發明紙之後開始有了紙燈籠,是一種古老的漢族傳統工藝品。每年的春節與元宵節期間,人們都掛起象徵團圓意義的紅燈籠。隨著時間,民間對燈籠製作的造詣也是越來越豐富,形式也變化多樣。有圓的、橢圓、瓶狀…

這些民間習俗已流傳了千年,大家對此早已習以為常,不足掛齒,其中的內涵還需要細細的品味。到了今天,對過年表達形式更多樣了,無論是民間還是藝術家對年味的表達更為豐富了。

現代藝術家們對年味的表達

潘天壽《插了梅花便過年》

“山家歲暮無多事,插了梅花便過年。”臘盡春回,許多人習慣於稱為”過年”的農曆春節又快要來到我們面前,正是插上幾枝梅花辭舊迎新的時候。

(潘天壽的《插上梅花便是年》)

陳大羽 《新年萬事如意》

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後,人們都掛起象徵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後來燈籠就成了中國人喜慶的象徵。

王沂東《新年火鍋》

火鍋是寒冷的冬天裡的救星。尤其是在過年的時候,熱炒端上桌沒多久,就變成涼菜了;一家人如果支起火鍋,圍爐而坐,彌漫的熱霧中,頓時顯得喜氣洋洋。

蔣兆和《過年》

放鞭炮,是過年重要的習俗之一。每當農曆新年的鐘聲響起,歡天喜地的鞭炮聲也此起彼伏,不絕於耳。放鞭炮不僅表達了人們辭舊迎新的喜悅之情,也代表著人們對新年興旺發達的美好憧憬。

無論用什麼形式對年的表達,都是對過去的懷念,對來年的憧憬,對日子的記錄。在成都,有一群青年藝術家用24個節氣的形式,對一年的小日子有著別樣的記錄。

(以上是藝術家們部分作品)

2017年1月7日-8日到成都來福士廣場欣賞成都當代藝術家“

成都十二印象

”展,從“時令”開始,別樣的年味,觀摩藝術家們“第三屆成都優質特色農產品嘉年華”預熱展。

成都的6位當代藝術家:楊閣、鄧遠清、葉瑩、吳浩、馬勇、康以維(排名不分先後),為各個區縣鄉村,與農業有關的時令,創作了美好的“

成都十二印象

”。他們的創作靈感來自農耕文化時代為我們留下的統計方式——“問候”、“時候”,即,五天為一侯,三侯為一個節氣;六個節氣為一季;四季為一年。

在他們的作品裡,譜寫著時間軌跡裡的過去、現在、將來,有對過去的沉澱,對未來的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