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什麼樣的照片叫有溫度的照片?怎麼拍出來?

不知從何時開始,“有溫度”這個詞成為了評價藝術作品十分流行和高端的表述。

雖然經常見諸於對作品的評論或者描述,但是對於一般攝影人來說,這句話多少有點“玄”。

很多人心裡還是搞不明白,什麼是照片的“溫度”?這“溫度”又從何而來呢?

我們的第一個問題是——“有溫度”究竟是怎麼回事?

要說清這一點,只需要做個簡單分析:

首先,照片唯一發生作用的方式在於被觀看,所以這個“溫度”一定是在觀看過程中產生的;

其次,觀看照片的主體是讀者,所以感受“溫度”的主體也只能是讀者;

再次,觀看作品是一種精神屬性的活動,所以作品的“溫度”只能一種心理上的體驗,鑒於“溫度”這個詞的字面意思,我們可以認為其是一種心理上“感受到溫暖”的體驗。

由以上可知,一件攝影作品的“有溫度”,就是“讓讀者觀看後感覺到溫暖的心理體驗”。說得再清楚一點,所謂“有溫度”的作品,就是“讓讀者感動的作品”。

好,解決了這個問題,我們來問

第二個問題——一件作品是如何“有溫度”,也就是能讓讀者感動呢?

要找到打動讀者的方法,我們只能去求助於那些做到了“有溫度”的作品。今天,飛哥要舉出的是四個例子:

圖例一:

1932年,摩天樓頂端的午餐,作者 Charles C. Ebbets

上圖是一件經典作品,相信多數影友都很熟悉。以高樓施工現場為背景的照片,過去一百年來一直層出不窮,讀者對於高空的視覺刺激逐漸已經習以為常,此類作品也就越來越難出彩。

那為什偏偏這件作品至今還被人記得呢?主要原因在於圖片中11位元工人的真實狀態,他們各自聊天、借火、看報……呈現出大量生動的細節。和同事共進午餐這件事,以及就餐時的這些小細節也會出現在我們今天的生活當中,這就拉近了讀者和畫中人的心理距離。讀者先是會心一笑,“原來美國人和我們一樣啊”。一笑之後才會意識到畫中人所處的是無遮無擋的高空,從而產生出震撼、欽佩、同情等不同的情緒。

結論一:細節豐富呈現可以打動讀者。

圖例二:

西藏納木錯,2013年5月,作者段鐵軍

第二張圖片來自于飛哥的老朋友,天津攝影家段鐵軍的《情系民俗——西部風》系列。

西藏作品,特別是納木錯,大家看得太多,多的已經有點免疫力了。一般西藏圖片的畫中人,不是轉經筒就是磕長頭,再不就是對著鏡頭一臉憨笑做洗滌靈魂狀。

可是在這件作品中,在藍天白雪犛牛這些“典型西藏”元素環繞下,幾個“典型著裝”的西藏青年正在玩著毫無西藏特色的檯球!這種反差絕對讓讀者眼前一亮。

其實這才是真實的生活邏輯,藏民和我們一樣有不同層次的生活需求,遊戲理所應當是他們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大家注意看球桌上的文字,這張球臺就是拉薩生產的,現在網上還能找到這個“會緣檯球廠”的資訊)。這張圖片展示的“球臺邊的西藏”是我們過去少見的,但其背後是非常合理的生活邏輯。

由於作品中的資訊打破了讀者的成見,就可以留下深刻印象,起到打動讀者的效果。

結論二:生活真實狀態可以打動讀者。

圖例三:

1948年,鄉村醫生,作者尤金史密斯

尤金史密斯的這件作品最初拍攝時不被編輯接受,實際上飛哥十幾歲第一次看的時候也完全無感,不能理解這樣構圖光影都不出眾,又沒有故事衝突的片子怎麼會得享大名。直到工作了若干年飽嘗過一輪職場起伏,再看到這位科羅拉多州克瑞米林的傑瑞亞尼醫生,才看出來明明白白一個大寫的“疲憊”。鬆鬆垮垮的姿勢,略顯陰鬱的表情,渙散無光的小眼睛,向讀者傳遞著一個明確的資訊:這傢伙累了.

讀者會不自覺去尋找“累”原因:是鄉村醫生並不算成功的職業生涯?是面對病患產生的心理壓力?還是繁重工作給身體帶來的疲勞?作為職場人,今天的讀者誰沒有過這樣“心累”的瞬間,誰不曾體會其中滋味?讀者能夠感同身受,由畫中人的狀態聯想到自己,自然感覺出圖片的“溫度”。

結論三:挖掘人物內心可以感動讀者。

圖例四:

2011年6月21日,最貴地塊,作者雍和

雍和關於上海拆遷的系列組照,是近年來國內鮮見的紀實攝影力作,我們僅舉其中一幅以作說明。這件作品的遠景是上海浦東燈火輝煌的地標性建築群,將近景的低矮陰暗的工人窩棚映襯的十分簡陋。但實際上,這個簡陋窩棚所在的荒地,剛剛被以92.2億元的天價標下,是當時上海歷史上最貴的一塊土地。

最近二三十年,高房價成為中國社會發展不可回避的問題,一套一線城市的住房,就可能徹底改變一個人的命運。而原本貧瘠的土地,被房地產怪獸一夜之間“點石成金”,這在中外歷史上都是十分罕見的現象。這張圖片體現了一個特殊時代背景下的特殊現象,成為時代親歷者可以把握的印跡、。作品今天固然能引起讀者共鳴,若干年之後也能再次喚醒讀者對於今天的記憶,成為讀者心目中時代特徵的“標識”之一。

結論四:凸顯時代特徵可以打動讀者。

在找到一些打動讀者的辦法之後,我們可以進入第三個問題——要如何做,才能讓自己的作品“有溫度”呢?

我們前面說到了讓作品“有溫度”的四個方法:

生活真實、豐富細節、典型特徵、人物內心。

如果要把這四點集中成一句話,打動讀者需要的就是:

表現真實、典型、深刻的細節。

那麼真實、典型、深刻的細節從何而來呢?

答案同樣非常簡單:從生活當中來。前面飛哥提到的四位作者,身份經歷和背景各不相同,但他們共同的一點是,拍攝各自主要主題的時間,都是以“年”為單位計算的。

史蒂夫麥凱瑞作品

只有經年累月的觀察、思考,才能積攢足夠多拍攝物件的生活細節、才能找到這些細節中真正切合時代背景和生活邏輯的那一部分,才能有機會把這部分細節充分用影像語言表現出來。當然,思辨和影像表達能力在這其中都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最為重要的一點,仍然是時間和感情上“足量”的投入。

羅伯特卡帕作品

篡改一句名人名言吧:如果你拍攝的生活不夠好,那就是你距離不夠近。

作者:許華飛

編輯:+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