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新聞

七劍——70年代經典日系旁軸相機

圖|文: Photoman

《七劍》是香港導演徐克的電影作品,講述古代七把寶劍和七位俠客的故事,這七柄寶劍削鐵如泥,精美絕倫,並且各自有著各自的性格與特點,令天下英雄無不為之景仰,它們是: 莫問、由龍、青幹、競星、日月、天瀑、舍神,今天借用這個標題說說相機生產大國日本20 世紀70 年代製造的極具代表性的,值得收藏和擁有的七款135 旁軸相機。

在數碼時代的今天,拍照的簡單與便捷無疑已經令攝影成了方便的速食,相機、手機,甚至電腦上的攝像頭都可以用來捕獲影像,這些拍攝方式固然體現了這個時代的科技與效率,但卻令很多保守或者說傳統的攝影人士唏噓不已,特別是一部分喜歡手動旁軸相機的愛好者和收藏家,他們仍舊懷念膠片時代構圖取景的過程、對焦時的鏡頭手感、快門釋放時的聲響。對他們來說,哪怕等待膠捲和照片沖洗的過程都是種小小幸福。

70年代是旁軸相機的全盛時期,絕大多數的家庭消費者及普通攝影愛好者都使用價廉物美、不可更換鏡頭的日本產旁軸相機。這些金屬製造的光學儀器有著相似的特點,那就是做工優秀,用料扎實,光學性能優異,本文討論的這七款135 手動旁軸取景相機可以說得上是日本曾經製造過的該類型相機的巔峰之作。

速度之美

Canon Canonet G¢ QL17

歷史上佳能曾經有過漫長的旁軸相機生產記錄,不可更換鏡頭的Canonet系列是佳能最有人氣的旁軸相機,其中最高級產品QL17從60到80年代,歷經三代,持續生產20年,算得上是旁軸相機中的常青樹。GⅢ版本是QL17的第三代產品,1982年停產,是佳能最後一種全機械旁軸相機。QL17機身有兩種顏色,常見的是銀白色版本,黑身版較少見。

Canonet GⅢ QL17前臉左邊的金屬牌清晰表明它的身份,紅色GⅢ和黑色QL字樣表示這是第三代QL 相機,而機頂的Canonet QL17則是相機型號。“QL17”這幾個字母和數位本身有特殊的含義,其中QL是佳能獨有的“快速裝片”系統的英文縮寫(Quick Loading),而17則代表相機用最大光圈f/1.7 的鏡頭。QL17 的“快速裝片”系統非常獨特且實用,它曾廣泛出現在佳能單反和旁軸相機上,與一般相機不同,它的卷片軸沒有插縫和齒孔掛鉤,而是分佈有三個帶橡膠塊的彈簧棘爪,利用彈簧和橡膠的摩擦力夾住膠片。只要將暗盒裝進片倉,將片頭拉到指定位置,放下壓片板,合上後蓋,連續扳動三次卷片扳手後,相機會自動停止在計數器“1”,即膠片第一張。在機背卷片扳手下它還設置有兩個指示視窗,分別顯示膠片是否正常過片與快門是否已上弦,這種過卷到“1”的方式類似於後來自動相機的自動上片,只不過是由手動完成。

這一設計在70 年代無疑是裝片方式的革命,縮短了攝影師裝卸膠捲的過程,為抓拍寶貴瞬間贏得了先機。就算到了21世紀的今天,這種革命性設計理念,令最頂尖的旁軸機LEICA M7 在裝片方便性和快捷性上也根本無法望其項背。

電力檢測裝置及帶遮蓋板的閃光插孔

快速裝片系統

雙觸點熱靴座

原廠CANOLITE D 閃燈

70 年代,日本高檔旁軸相機已經普遍擁有自動閃光功能,不過這種自動閃光系統比較原始,它是利用閃光指數與對應拍攝距離來控制光圈大小,原理類似於很多閃光燈背後附有的曝光表,只是將其自動化並裝入了相機。具體方法是,在有快門優先自動曝光功能的相機光圈環上一般另刻有幾擋閃光燈指數,如20、28、32等,進行閃光攝影時,只要將光圈環或閃光指數環對準相應的閃光燈指數,此時調整焦距,相機測光表將自動調整相機光圈大小,由此實現自動閃光攝影。佳能設計師將這種自動閃光方式進行了進一步發揮,配合Canonet G Ⅲ QL17 相機發表了專用閃光燈CANOLITED。這支閃光燈前端也使用金屬外殼,視覺風格與QL17 保持一致。QL17 相機和CANOLITE D 閃光燈都採用雙觸點熱靴座,這在70年代非常少見。進行閃光攝影時,這支專用燈的閃光指數等資訊可以通過第二觸點自動傳遞給相機測光系統,相機無需將光圈撥到對應閃光指數擋,只需要停留在快門優先,即可進行自動閃光。

Canonet GⅢ QL17不但具備完善的全機械手動曝光功能,並且提供了那個年代旁軸相機前所未有過的自動化性能,體現著佳能一貫追求的盡可能提高拍攝速度和成功率的設計思路。我們完全可以從Canonet G Ⅲ QL17 上感受到佳能當年在相機自動化上所做出的種種努力,這也符合70年代的攝影科技潮流,那就是不斷向著電子化、自動化邁進。

櫻花勝雪

KONICA AUTO S3

柯尼卡在旁軸相機領域從未放棄過探索和研發,上世紀60 年代柯尼卡的AUTO S、AUTO S2 型在日本以外的市場上有著非常好的口碑,它們使用簡便、結像銳利。到1992年, 柯尼卡又因為Hexar(巧思)的成功開發,再一次將經典的旁軸式135 相機推上了新高度。

說到AUTO S3首先應該追溯到70年代柯尼卡最為成功和暢銷的旁軸照相機系列—— KONICA C35 系列,從1968 年開始首次發售的KONICA C35 以及後來的C35 automatic、C35 V都屬於小型135旁軸相機,機身小巧精緻,簡捷大方,採用38mm f/2.8的天塞型HEXANON鏡頭,程式式自動曝光,它們成像清晰,使用簡便,問世後十分暢銷。到1973 年,C35 系列的最高端型號— KONICA C35 FD 一上市更是好評如潮。

為提升相機檔次,C35 FD 相對於C35進行了很大改動,可以說是完全不同的一架新相機。首先,鏡頭在焦距不變的情況下將光圈從f/2.8 提升到f/1.8,光學結構也由天塞型更換為6片4組雙高斯型。這一改動並不意味僅僅只是將光圈簡單放大,而是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將38mm焦距鏡頭的孔徑和成像素質提升到了極致。C35 FD 的這支38mm f/1.8 HEXANON鏡頭擁有高超的光學素質,從邊緣到中心的解析度分別達到驚人的每毫米64~82 線對。在保持高解析度的同時,它同樣擁有出色的色彩傳遞性能,色彩還原真實飽和,具有非常好的平衡性。可以說,憑藉這支出色的鏡頭,C35 FD 一舉躋身當時最頂級的旁軸相機之列。

KONICA C35 FD 只提供快門優先自動曝光一種曝光模式,跟其它C35 相機一樣不提供手動曝光功能。儘管沒有手動曝光,但好在C35FD的快門是純機械結構,就算沒有電力也可以繼續工作,只不過光圈就只有最大一擋可以提供。

C35 金色銘牌

後蓋上的櫻花彩色膠捲標貼

精緻的卷片扳手和快門座

熱靴座中的撥杆

C35 FD 的閃光系統跟Canonet G ⅢQL17類似,但又稍有區別。C35 FD熱靴座上沒有第二觸點,但是卻帶有一個小撥杆,在熱靴插上閃燈之後利用燈腳扳動此撥杆,此時取景框內會出現綠色指針,配合預先設定的閃光燈指數,綠色指標指向的就是閃燈攝影的實際拍攝光圈,此時光圈大小由拍攝距離與閃光燈指數共同決定,應用的原理與QL17 完全一樣。

說了這麼多C35 FD 可能會讓人不明白,它跟AUTO S3究竟有什麼內在聯繫?其實C35 FD就是AUTO S3,也就是說其實是同一種產品使用了兩個不同型號。在日本國內銷售時型號為KONICA C35 FD,而在日本以外的海外市場上銷售時使用的型號則是KONICA AUTO S3。這種銷售策略也許是為了續寫AUTO S、AUTO S2 在海外市場上的輝煌,儘管AUTO S3 和另兩者其實並無任何繼承關係。

在所有的C35 FD 相機後蓋裡面都貼有一枚標籤,上面的圖案是小西六生產的櫻花牌彩色膠捲,其寓意大概就是只有C35 FD才能重現出櫻花膠捲的全部色彩魅力。

影子徠卡

MINOLTA Hi-Matic 7s¢

“7”是美能達的幸運數字,歷史上每一款帶“7”的美能達相機都是一部流傳的經典,比如70年代生產的135單反XD-7。從1982 年的第一屆“歐洲相機大獎”評選開始,美能達每款帶有“7”字的單反相機更無一例外的獲得過這個攝影器材領域奧斯卡。下面將要講述的也是一台帶“7”的旁軸相機Hi-Matic 7s Ⅱ。

Hi-Matic固定鏡頭旁軸相機系列是美能達產品中品種和數量較為龐大的一個族群,從上世紀60 年代初到80 年代初先後共發表幾十個品種。雖然Hi-Matic 定位于普通消費和一般攝影愛好者,但其中卻不乏非常優秀的設計,比如1972 年問世的電子快門旁軸相機Hi-Matic E,在全世界率先使鏡間快門實現高達1/1000 秒的自動曝光。

MINOLTA Hi-Matic 7sⅡ相機於1977年開始發售,它的問世引發了後來很多攝影愛好者和相機收藏家的猜想。60 年代,美能達先後發表過Hi-Matic 7和7s兩款相機,從型號上看,7sⅡ似乎應該是它們的直系後代,但是從相機性能和外觀上說,7s Ⅱ和它的兩位前輩沒有任何聯繫。

它採用的是一支6 片4 組雙高斯結構的40mm f/1.7 ROKKOR QF 鏡頭,它的EVEN SWORDS快門速度環寬大,調節容易,調焦環帶有手柄,手感舒適,但是光圈環卻狹窄並緊靠機身,需要扳動鏡頭下方的撥杆才能撥動,非常不便。7sⅡ鏡頭上的光圈、距離、速度等等刻度都是白色刻字,唯獨AUTO擋採用醒目的紅色字樣,聯繫到隱蔽的光圈環位置,可以看出美能達是將Hi-Matic 7s Ⅱ設計成以快門優先自動曝光作為主要拍攝模式的旁軸相機。

快門鈕、卷片扳手

取景窗和倒片搖柄

測距窗

配套專用閃燈MINOLTA AUTO14

Hi-Matic 7sⅡ相機機械結構上的出彩之處和設計上可圈可點的特點似乎並不多,但由於生產時間不長,產量不大,世面上很少見,以至於二手價格較高,尤其是黑機身版本。除數量稀少之外,價格久高不下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是因為收藏家和愛好者們普遍認為,Hi-Matic 7s Ⅱ配備的40mm f/1.7ROKKOR 鏡頭與LEICA CL 相機的40mm f/2 SUMMICRON 鏡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是參照了LEICA鏡頭的設計和工藝所製造。對這個傳說,美能達從沒有提供過官方說法,留下很多懸念。我雖然沒資格判斷此傳說的真偽,但也曾就美能達的兩支同規格旁軸相機鏡頭進行過一番比較,發現確實有著顯著差異,這兩支鏡頭分別是Hi-Matic E 的40mm f/1.7 和Hi-Matic 7s Ⅱ的40mm f/1.7。近距離觀察,可以發現兩支鏡頭鍍膜上反射出的影像明顯不同,同一位置鏡片的反射影像存在很大差異,這種不同所回饋的重要資訊就是兩者鏡片的球面結構和曲率明顯不一致。另外,7sⅡ鏡頭鍍膜的反光顏色也與其它同時期日本相機鍍膜不同,不是呈現常見的藍紫色,而是紅、藍、紫、綠都有,接近同時期德國鏡頭的鍍膜顏色。從實際拍攝效果看,這支鏡頭拍攝的反轉片溫潤厚實、色彩豐滿,有著幾分德國鏡頭的韻味。

濃縮精華

PETRI Color 35

時至今日還知道PETRI 這個相機品牌的普通百姓已經不多,我們只有在收藏家的記憶中和藏品櫃裡才能找到它的身影。PETRI牌照相機從未進入過中國大陸市場,而在港臺地區,它有一個非常好聽的中文名字,“百麗”。

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135相機的設計思路開始向著兩個方向發展,一個方向是高度自動化和性能專業化,這個發展方向導致相機結構複雜、體型變大,而另一個方向則是重視小型化和便攜性,因而出現了110、135 半格等更加微型化的相機,這一時期誕生的Rollei 35 和PETRI Color 35 則將全幅135 相機小型化做到了極致。

作為日本當時最為袖珍迷你的全機械135 旁軸相機,PETRI Color 35 問世於1968 年,是,僅比當時世界最小巧的135 旁軸相機德國的Rollei 35 上市晚一年。它與Rollei 35 有很多相似之處,如機身大小接近,同樣的全機械手控曝光方式等。跟Rollei 35 一樣,為實現相機小型化,PETRI Color 35機身結構進行了很多巧妙設計,比如鏡頭設計成可縮回機身內部。只是限於當時技術條件,將鏡頭縮回機身自然會喪失相機的聯動測距性能,無法進行精確對焦,只能進行目測估焦。

PETRI Color 35的鏡頭伸出縮回靠後背上的撥盤控制,這一撥盤同時還擔負調焦任務,估計好拍攝距離後觀看取景器,視野下方有橫列的距離尺規,以數位和符號標注出不同拍攝距離,並以聯動指針提示鏡頭焦點位置,此時眼睛不用離開取景器,即可將鏡頭焦點調整到目測出的適當距離。

這台機器採用4 片3 組天塞結構C.CPetri 40mm f/2.8 鏡頭,這支鏡頭成像銳利,色彩還原也不錯,不過比起Rollei 35的4 片3 組ZEISSTessar(蔡司·天塞)40mm f/3.5 鏡頭還有些差距。PETRI Color 35的快門環和光圈環則被設計為兩個撥盤,一前一後設置在機頂右側,這種撥盤方式非常像今天很多AF 單反相機的撥盤調節,可分別用食指和大拇指操作,相當順手。前面的是快門撥盤,速度範圍從1/15-1/250 秒加B 門,快門鈕位於撥盤中央。光圈調節從f/2.8-22,無極調節,光圈為四葉片,菱形光孔。

對焦撥盤、取景器和拍攝張數觀察窗

快門盤和光圈盤

倒片按鈕、三腳架孔和後蓋鎖

快門及光圈

PETRI Color 35 只提供手控曝光一種拍攝模式,測光表與光圈快門聯動,取景器視野右側指標顯示測光結果。使用PETRI Color 35 的整個拍攝過程中,拍攝者眼睛可不離開取景器即可完成取景構圖、調焦、測光、拍攝的整個過程,而Rollei 35 則需要分別構圖、估焦、測光到最後拍攝,每一步均是獨立步驟需要單獨完成,非常不便。

PETRI Color 35的卷片及倒片機構都設在常規位置,初次使用也不會有生疏感,卷片扳手是內藏式,工作角度不大,手感舒適,倒片搖柄設計精巧,半埋在機頂左側閃光熱靴前面,膠片計數器位於機背左側取景目鏡旁邊,這幾個設計都非常巧妙易用,為機器增色不少。膠片裝卸跟Rollei 35 一樣,都需要搬動底板上的鎖鈕抽出後蓋,翻開壓片板,這應該也是出於減小體積的考慮。

奧林巴斯 一門三傑

作為旁軸相機生產大戶,奧林巴斯的經典作品實在太多,曾經創造過135旁軸相機歷史上的很多第一,如: 日本第一台快門優先自動曝光、鏡間快門相機OLYMPUS Auto Eye; 第一台135 半幅旁軸相機OLYMPUS PEN; 以及史上第一台裝備有點測光表的旁軸鏡間快門相機OLYMPUS 35SP等等,奧林巴斯一門三傑的故事就首先從OLYMPUS 35SP 講起。

強悍王者

OLYMPUS 35SP

儘管相對前代產品OLYMPUS 35LC、35LE 來說,OLYMPUS 35SP 的體積已經縮小了不少,不過在七劍當中它仍然是位大個頭。35SP造型簡潔流暢,雖然體形不小但持握的手感卻相當的好。奧林巴斯為這台當時頂尖的旁軸相機配備了G. ZUIKO42mm f/1.7 鏡頭,快門為精工FLA(SEIKOFLA)全機械鏡間快門。35SP 具有快門優先、程式和手動三種曝光模式,cds控制的測光表提供的6 度點測光,讓它成為世界上第一款內置點測光方式的旁軸相機。

奧林巴斯的ZUIKO鏡頭多年來享有盛名,它的成像風格既不如NIKKOR 那樣尖銳,也不像CANON那麼柔和,而是在銳利的同時仍然講究細膩影調,非常注重層次和細節的再現。35SP的這支42mm雙高斯鏡頭直接繼承60 年代奧林巴斯名機35LC和35LE,解析度接近每毫米100線對,遠遠超過很多單反相機鏡頭。稍微遺憾的是,由於當年彩色膠片並不普及,該鏡頭的光學特性和設計只考慮到黑白攝影,加之鏡頭鍍膜技術不如今天,因此色彩的傳遞性能不如當代鏡頭,但在70年代早期,它已經足可以傲視群雄。

OLYMPUS 35SP 的精工FLA 機械式鏡間快門性能出眾,除了速度擋位元齊全外,還能以快門優先和程式自動方式工作。35SP鏡頭上分別設置有快門環、光圈環以及調焦環,將光圈環置於“A”,手動設定快門速度為快門優先自動曝光,快門環和光圈環都置於“A”擋則為程式式自動曝光。此外,光圈環上還設有閃光指數擋位,配合不同指數的閃光燈,可進行指數式自動閃光。

OLYMPUS 35SP 預設測光方式為20度的中心區域測光,按下機背上的“SPOT”按鈕則變為6 度的點測光,測光角度剛好涵蓋取景視場中央的對焦黃斑。35SP的點測光功能可說是首開旁軸相機先河,也因為這個原因,它的取景系統以及分光棱鏡變得很複雜。首先,由於測光組件的大型化,測光電眼就不能再設置在鏡頭上方,而是單獨放在置於前臉取景窗右側,並單獨設有光孔,大小由機身側面的感光度調節盤控制。另外,取景器內部的測光結果顯示也不象別的機種那樣以光圈值顯示,而是以EV 值顯示,並以深淺不同的兩段顏色來提示攝影者相機是否處於低速快門。測光顯示尺規橫置於取景視野上方,並且在測距窗左側單獨開設有採光窗為尺規提供照明。不過事物總是一分為二, 點測光在提高35SP 曝光精確度的同時,也帶了一些小麻煩,因為測光電眼上移,在使用具有阻光係數的濾光鏡時,就需要重新計算曝光量,不能依據相機測光表進行拍攝。

測距窗、取景器以及測光窗

感光度調節盤

機背點測光按鈕

處於程式曝光模式的快門環和光圈環

總體而言,35SP的操作簡單方便,充分考慮了專業應用,著眼點為高級攝影愛好者和職業攝影師,是一部70年代非常優秀的旁軸相機。

秀氣美眉

OLYMPUS 35RC

面向攝影師和愛好者的35SP 推出後,奧林巴斯在1970 年設計了這部輕巧的OLYMPUS 35RC 旁軸機,雖然秀氣苗條,但它諸多性能卻並不輸於很多同時期大型旁軸相機,因此問世以後廣受歡迎,是設計最成功的奧林巴斯旁軸相機之一。

從這部35RC 相機開始,奧林巴斯啟用了新的LOGO樣式,新標誌更加美觀且更富時代感。另外,從它開始,奧林巴斯旁軸相機的自拍扳手也開始從鏡筒移至相機左前臉上部、橫置於快門按鈕下的位置。新的自拍扳手設置位置使得自拍操作方便了不少,而且還成為70年代製造的奧林巴斯旁軸相機的重要標誌性特徵之一。

為減小相機體積和提高便攜性能,必然要犧牲一些相機性能。為此,35RC 的鏡頭就不得不把口徑改得稍小,它採用的是一支42mm f/2.8 E. ZUIKO 鏡頭,與35SP 相比,雖然通光量只減小了一級半光圈,可是鏡頭的體積卻得到大大縮減。別看E. ZUIKO 鏡頭光圈稍小,但並不意味它素質低下,相反這支5片4組Sonnar結構的鏡頭光學描寫性能卻相當優秀,從光圈f/5.6 開始,它的解析度就可以達到80 線對/ 毫米以上,問世以來廣受好評。

從外觀看,35RC 最顯著的特徵就是位於機頂的快門速度調節盤。它將旁軸相機通常設置在鏡頭上的快門速度環改成了撥盤,並移至相機頂部,用大拇指就可以很容易撥動,這一特點無疑是非常符合人體工程學的設計。35RC 的快門速度調節範圍為1/15-1/500秒與B門,省去了1/8-1秒等幾擋不常用的慢門。另外,它的卷片扳手改成了內藏式,從機頂移到了機背上部,使用上非常方便,手感良好。

LOGO 以及自拍扳手

快門速度盤及快門按鈕

內藏式卷片扳手

鏡頭座上獨特的“相機開關”

35RC的取景器設計是一大亮點,它所具有的完善的資訊顯示是那個時期其他旁軸相機所不具備。它的取景視窗上下兩邊分別裝有快門和光圈資訊尺規,上部快門尺規顯示快門檔位元,下部尺規指示光圈擋位,分別由指針指示相機所處的快門和光圈狀態,非常直觀明瞭,並且不受相機工作狀態限制,不管手動擋還是自動擋都可以有效顯示。

OLYMPUS 35RC 是135 旁軸相機小型化的先驅者之一,它的出現引領了135相機發展的一個潮流,並預示著相機複雜的曝光過程將不斷簡化,照相機這一複雜的光學儀器將日益成為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從35RC問世的1970年開始一直到數碼時代的今天,奧林巴斯推出一系列小型時尚的旁軸相機和數碼相機,如OLYMPUS XA 系列、u 系列、u-Digital 系列等等,它們設計新潮,簡便易用,深受不同時期消費者和愛好者的歡迎,並且逐漸確立其在小型相機製造領域裡的領先地位。

俊朗少年

OLYMPUS 35RD

1974年,隨著OLYMPUS 35SP系列的停產,奧林巴斯旁軸相機的陣營裡就缺少了一位尖端的領軍人物。雖然奧林巴斯曾經在1971年生產過配備40mm f/1.7 F.ZUIKO 鏡頭的OLYMPUS 35DC 相機,但這是一台僅僅提供程式式自動曝光的家用級相機,離專業攝影師和高級攝影愛好者的性能要求尚有不小差距,因此,面對市場需求,奧林巴斯在1975 年發售了這部高性能的全機械手控加快門優先自動曝光的OLYMPUS 35RD 旁軸相機。

從外觀上看,OLYMPUS 35RD前臉帶有70 年代奧林巴斯旁軸相機的典型特徵,那就是在左側LOGO 附近橫置的自拍扳手。除了自拍扳手之外,35RD並沒有花哨和標新立異的設計,反而顯得比較樸素。

OLYMPUS 35RD配備40mm f/1.7鏡頭,這支F. ZUIKO鏡頭繼承自35DC相機,為6 片4 組雙高斯結構,對焦距離0.85 米~ ∞,它成像效果上乘,拍攝的黑白和彩色照片都能滿足專業要求。從外觀風格上看,35RD 的鏡頭外形很像同時代的奧林巴斯單反相機鏡頭,都是整體黑色,有粗大的調焦環,並在最靠近機身的位置設置一個銀白閃亮的調節環,在35RD相機上,這個位置設置的是光圈環。

奧林巴斯旁軸相機的取景器設計始終保持著清晰明亮無畸變的特點,這在35RD上也得到了傳承,只不過可惜的是,曾經在35RC 上出現的開創未來的設計,即在取景器內設置快門速度尺規,直讀快門速度的功能被取消。可能的原因不甚明瞭,因為從技術上說這並不應該存在難度,好在35RC上實現的手動擋光圈即時指示功能在35RD 上得到了保留。

倒片搖柄及閃光連線插孔

獨特的黑色金屬快門鈕及自拍扳手

鏡頭的整體風格很像同期奧林巴斯單反相機的標頭

鏡頭上的閃光指數設定扳手

OLYMPUS 35RD 小巧俊朗、如同翩翩少年的外觀造型體現了70 年代中後期的審美趨勢,性能方面繼承奧林巴斯高端旁軸相機一貫堅持的自身特色和高素質光學表現,實在是那個年代旁軸相機的經典佳作之一。由於35RD從上市到停產僅僅兩、三年時間,因此存世稀少,是最受推崇和最難尋覓的日制旁軸相機之一。並且,由於這款相機從未在日本本土發售,只在歐美的收藏市場偶爾露面,因此很多日本及亞洲收藏家舉著大把美鈔在歐美二手市場高價收購,造成今天35RD 相機價格高昂的情況。

七劍的故事就此講完,它們的歷史完全可以代表70年代旁軸鏡間快門相機的整個發展進程。由於同一時期感光材料工業尚無法提供品質穩定可靠的高感光度膠片,大量攝影師主要使用中速甚至ISO 25這樣的低速膠片進行拍攝,因此現實情況要求相機廠家不得不設計和研發配備大口徑、高解像力鏡頭的旁軸相機以滿足攝影師的拍攝要求。七劍的出現體現著那一時期135 旁軸相機發展歷程中的潮流趨勢以及70 年代光學機械製造技術所能達到的空前高度。七劍是攝影師手中的七把利器,更是七部傳世的經典。

via foto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