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冷門英劇只有四集,卻能狠狠戳中你
說起英劇,這兩年大半風頭都被《神夏》收割了。
以至於年初《神夏》第四季完結時,BBC推出了一部全新迷你劇,神夏粉們紛紛以為這是續集。
鬧了個烏龍。
但一口氣擼完它,Sir覺得,收視爆棚,沒辜負這番誤會。
說的就是這部——
《蘋果園》
Apple Tree Yard
四集迷你劇,改編自同名暢銷書,自帶英劇一貫的細思極恐氣質。
毒舌評分 8.0,豆瓣 8.2,IMDb 7.1。
海報裡,一個中年女人從地下室往上走,置身半明半暗中,茫然的神情,隱隱有一絲決絕。
一看就有戲。
像去年那部風頭很勁的《她》,找來成精的演技派於佩爾扮演烈女女主;此劇也找到英國老牌演技派艾米莉·沃森(《她比煙花寂寞》中那個集天才與瘋狂于一身的大提琴手)出演女主伊馮娜。
女主不簡單。
年過半百,中產階級,高知女性。作為遺傳學科學家,她每天游走於政府高級會議和專業研討會。
丈夫蓋瑞是生物學教授。兩人結婚近30年,一子一女已成年,在別人眼裡是美滿家庭。
偏偏這樣一個人生贏家,故事圍繞她的婚姻和家庭生活展開,涉及出軌、性侵、謀殺……
開篇幾分鐘,伊馮娜剛結束一次政府會議。一個陌生男人馬克向她搭訕,他風度翩翩,關鍵是特。別。會。撩。
聊不到5分鐘,對話加起來不到20句,兩人就乾柴烈火地在地下室搞上了。
如此神速,你以為伊馮娜是慣犯?
並不,這是她第一次出軌。
另一邊,她的丈夫蓋瑞也沒閑著,和助理研究員從實驗室合作到床上。
是的,這家子,妻子和丈夫雙雙出軌。
知道丈夫和其他女人有曖昧之後,伊馮娜僅剩的愧疚和猶豫消失殆盡,一反常態開始放飛自我。
和情人頻繁地在公共場合狂歡,屢攀情☆禁☆欲之巔。
一條不歸路。
但,這遠不止是一部中年出軌情☆禁☆欲戲。
劇透預警:以下內容會有少許劇透,介意者請撤退。
伊馮娜和馬克在街上幹了一炮,還按他的要求脫了內褲一個人去參加同事的退休Party。
喝了幾輪之後,還沒來得及給馬克發誘惑照片,伊馮娜就被男同事騙進辦公室強☆禁☆姦了。
精英女性出軌、被性侵……整個故事處處透露著,兩性權力不對等——
一個有身份有社會地位的女人,一直遭受不公平對待。
對於家庭,伊馮娜是付出最多的那個。老公讀博士花了3年,自己卻因為期間要照顧孩子,讀了8年。
老公出軌,在閨蜜眼裡居然還是好男人。自己出軌,被男同事發現後,就被看作人盡可夫的蕩婦,被“理所當然”地強☆禁☆姦。
這些細節,看起來都紛紛指向一個詞:女權。
甚至,在伊馮娜的女兒、一個“新知識女性”看來,她被強☆禁☆姦後就應當立即報警、站出來為“女性”發聲,而不是躲起來毫不作為。
但疑點也正在於此——
為什麼伊馮娜沒有報警?為什麼她沒有告訴丈夫,卻告訴了情人?
在Sir看來,此劇涉及的主題遠不止女權。
留意其中兩次偷☆禁☆情的地點。
第一次,地下教堂的小隔間。
第二次,名為“蘋果園”(Apple Tree Yard)的小巷。
還沒看懂?激情過後,伊馮娜開玩笑問對方:Where is the apple tree?
顯然,這是以“在伊甸園偷食禁果的亞當和夏娃”自況。
文明與獸性,才是貫穿全劇的關鍵字。
誠如開篇伊凡娜說過的:
遇見你之前,我曾是個文明的女人
食物、住所、性☆禁☆愛,一旦這些需求得到滿足
我們就可以假裝掌控一切
假裝我們締造的生活讓我們成為人
但實際是,我們終究還是獸類
恐懼讓我們都變成了獸類
她在遇見馬克之前,的確是個“文明”的女人。
張口就談DNA的科學家、賢良淑德的妻子、以身作則的母親……符合一切道德準則、行為規範。
遇見馬克之後,她經歷兩大變故。
出軌,被強☆禁☆姦。
過去穩固的“文明”生活,突然變得不堪一擊,為什麼?
因為“獸性”。
“獸性”一詞現在常被用作貶義,但它還有另一層意思:
人有時所反映出的作為動物的一種本性,
刨除去了人特有的文化、思維等,剩下的原始性情
在這裡,“獸性”指的是“本能”。
借由這把鑰匙,我們打開了理智無法解鎖的疑問:
一,為什麼伊馮娜和馬克見面不到五分鐘就能搞上?
因為獸性——性本能。
一邊是丈夫發短信讓她買鼻子滴露的婚姻日常瑣事,一邊是在教堂狹小雜物室裡馬克如狼似虎的灼熱目光。
如果你是伊馮娜,你會怎麼選?
她選擇聽從於獸性。
激烈過後,她夜不能寐,起身去電腦前記錄偷☆禁☆情感受。連對方名字都還不知道,只能稱 X 先生,寫道:我對你一無所知,除了知道一個——
與你做☆禁☆愛就像是被狼噬咬。
伊馮娜對於自己“獸性”的被喚醒,驚慌與興奮並駕齊驅,甚至後者感受更強烈——看和情人鬼混完,回家立即照了照鏡子,嘴角掩不住的笑意。
二,為什麼被男同事強☆禁☆姦時不反抗?
因為獸性——生存本能。
她的確試圖推開男同事,可被狠狠打了兩拳,便嚇呆、不敢了。任由淩辱,事後還和男同事坐一輛車回家。
所有人都對此無法理解,無論觀眾,還是劇中人。就連律師也質問她,為什麼不反抗。
這時候,反而是她的生物學教授丈夫站出來,拿起刀架在律師脖子上,一邊讓他感受恐懼,一邊問——
你的大腦中有一部分叫杏仁體
它正告訴你 只要能活下去 做什麼都行
杏仁體 純粹是本能 它被驚嚇控制
為了存活願意付諸一切是人生來的本能
留意劇中伊馮娜被強☆禁☆姦時,再次響起了開篇的獨白:
恐懼 讓我們都變成了獸類
恐懼激發人類的生存本能。命在旦夕時,人的理智完全失效,恥辱、痛苦在保命面前變得可以忍受。
又一次,她選擇了屈服於“獸性”。
但同時,被獸性控制的伊馮娜,又一直在挽救自己搖搖欲墜的“文明”生活。
她被強☆禁☆姦後痛苦又憤怒,卻不報警,寧願欺瞞丈夫、員警和法官。
因為之前她的身體裡有情人馬克的精液,一旦報警取證,婚外情會暴露,很可能導致名譽受損、家庭破裂……
可以說,“文明”和“獸性”,一直在她身上互相交織,彼此博弈。
這正是《蘋果園》值得一看的地方。
這不止是女權概念先行的電影,相反,它真正用艱難的選擇,去構建起一個血肉豐富的人。
愚昧與智慧,恐懼與勇敢,薄情與深情,這些貌似兩極的個性,其實一直存在於每個人身上,只不過分量多寡而已。
如果說《她》塑造的是一個掙脫黑暗、走向自由的勇敢而堅韌的烈女,是一場意志的勝利。
那麼在《蘋果園》中,你看到的是一個在半明半暗中掙扎,面對人生困境,向誘惑投降,卻又想再收復失地的女人。
如果你體會過她隱藏的“獸性”,也同樣珍視她所維護的“文明”,那麼你會憎惡她,同情她,甚至喜歡她。
因為——
我們終究是動物,不可能完全丟掉獸性;我們終究作為人,不能任由獸性支配。
我們想體驗快感又害怕暈眩的狂喜,嚮往安定又不時痛恨周圍的高牆,既被情感駕馭,也被理性束縛。
所謂世人,不就是你嗎?
最後,這部劇是越來越強,留意最後一分鐘讓人跌破眼鏡的大反轉,可謂對人性最精到的詮釋。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編輯助理:娜塔莉波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