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撐過這部短片的兩個人都是真愛
與人相處,我們都希望“坦誠相見”。
但,這真的可能嗎?
Sir最近看了部11分鐘的短片,它給出一個血淋淋的回答——
《他為我褪去皮膚》
He Took His Skin Off For Me
片名開門見山:剝皮。
聽著有點瘮人,海報卻透出一股五味雜陳的cult感——
畫面明亮、微暖,一對戀人在睡夢中。
不過男主是一副“紅骷髏”,右手搭在女主喉嚨底下,嗯,位置有點微妙。
一旁是隱隱的血跡,那是他們滾過的床單。
有點溫馨,又有點驚悚。
全片11分鐘,第二個鏡頭就開始搞事。
男主慢慢扯起自己的皮膚,居然就將皮剝了下來,像衣服一樣掛到衣櫃裡。
恐怖片?奇幻片?
又不是。
在廚房的女主,回頭看了一眼,臉上露出甜絲絲的笑容,驚喜、幸福,猶如看到一具世上最性☆禁☆感的肉體。
那是她剝皮後的愛人。
看著他身上清晰的筋肉肌理,她由衷讚歎——
真是太美了
兩人對坐吃飯,不時深情對望,眼神裡是炙熱的愛意。
吃著飯,就不禁伸出手去握住對方。連夜裡啪啪啪,也毫無障礙……
一切與過去似乎沒啥不同,用女主的話來說,“不過是兩人更坦誠相見而已”。
不過是兩個人更坦誠相見而已
沒錯,男主剝皮,正是為了滿足女友的要求,“坦誠相見”。
剝皮前他最後一次確認:
這就是你想要的嗎?
“是的。”
於是義無反顧地,他剝了。
說好的“兩個人”坦誠相見,女主自己咋不剝皮呢?
如此神經的設定,完全顛覆了我們的常識。
彈幕裡很多人問——
人皮怎麼能自己剝下來?表面的血肉不結痂?怎麼不會血盡人亡?剝皮還能上班?男主怎麼洗澡呢?……
從剝皮的基本設定,就知道導演沒打算拍一部“正常”短片。
然而,它貌似荒誕,又無比現實。
男主剝皮後,屢屢在客戶那碰釘子,生意也談不成,公司瀕臨破產。
跟好朋友們進行家庭聚餐,也全程受異樣眼光打量。他仿佛變了個人,從過去的滔滔不絕,變得沉默寡言。
“坦誠相見”難道不好?
不惜剝皮換來的“真實”,原來如此觸目驚心?
就連當初要求男主剝下那皮的女友,也漸漸流露出厭倦:
男主剝皮後變得怕冷,她體貼地把暖氣調高,心裡卻委屈都在為對方考慮、自己快要熱死。
暖氣費翻了幾番,她開始有了想法。
當男主事業上陷入困境時,她就打打嘴炮:
你會有辦法的
這安慰,不就和“多喝熱水”一樣敷衍?
其實女主悄悄想過,要不自己也剝皮試試。
想想還是怕了,趕緊打消這念頭。
全片貫穿著女主的旁白,我們透過她的第一人稱視角,感受著這場充滿痛感的荒誕。是的,她即我們——
希望別人“坦誠相見”,當它真來臨時,卻感到不堪重負。其實希望的只是“別人”坦誠相見,自己卻不打算踏出一步。
導演還用反復對比的情節、細膩的鏡頭語言講故事。
留意裡面的三頓飯:
第一頓,女主要求男主剝皮後,愉快地用新買的牛排和蔬菜,下廚“試試新菜譜”。男主和牛排,似乎都不過是她的一次輕鬆試驗。
當男主用血肉畢露的手,拿刀切著半熟血紅牛排時,牛排被他宰割的同時,也暗示他剝皮後成了讓女主“宰割”的乖寶寶。
第二頓,好朋友們來做客,有人看到杯子沾著男主的血跡,忍不住露出噁心神情。有人不小心碰到男主血淋淋的手,立刻觸電般縮回,啪的一聲,玻璃杯摔碎了。
男主悵然若失。
當著所有人的面,打破的不是玻璃杯,是“坦誠相見”的自欺欺人。
最後一頓,仍然是男女主對坐晚餐。但與第一次反差極大,室內色調暗淡,兩人各自拌著一團糟的義大利面,相對無言,宣告著“坦誠相見”的徹底失敗。
再看一些前後對比的細節。
一開始,剝皮男主所到之處都會留下血跡,女主就不厭其煩地打掃,一天要清理好幾個小時,都毫不在意。
得到男主奉上的“血腥”一吻
陽光和煦,潔白的床單在風中飄揚,背景音樂輕快,一切都暗示著這對情侶感情正濃。
漸漸地,她不得不承認,每天的清洗擦拭已讓人心生厭倦,血跡從床上到地板,從遙控到相框……仿佛永遠擦不完。
一個人站在血跡斑斑的客廳
連洗衣機都不再歡快地運轉
所有情節都在男女主同居的房子裡展開,全片95%都是兩人的對手戲,它也如層層剝皮般,向我們拋出了一系列問題:
應該為了愛情不顧一切地付出嗎?
為愛情付出,是一種平等交易嗎?
愛情到底是付出還是索取?……
導演創作此片的動機,正是有感於人們在愛情中表現出的貪得無厭。
在Sir看來,這場剝皮事件看似荒誕,但它剝開的那張“皮”卻很真實,它不止存在於愛情,還存在於各種各樣的關係,比如人與人、人與事……因為那張皮可以叫做“自我”,也叫做“犧牲”。
這部短片好就好在立意大膽,但噱頭滿滿的故事,卻講得節制而有力。
製作手法也很精心,以下彩蛋就是最好例子——
片中血淋淋的剝皮效果,並非電腦特效。
你沒看錯,本片絕無特效。
真剝皮?當然不是,純手工特效化妝。
畫出男主手的輪廓,按照他的比例和人體肌肉走向,用矽膠製作模擬肌肉。
費時曬乾,再粘貼到男主的身上。
最後仔細塗上紅顏料,就有了逼真的剝皮效果。
說起來簡單,但男主每次化妝就要花上8小時。
導演本·阿斯頓創作這部短片時還是毛頭小子,這是他在倫敦電影學院的畢業作品。
對,一個大學生的畢設。
本·阿斯頓是怎麼做的?
獲得同名原著小說作者的授權,然後將部分劇本、試鏡化妝效果公開,在kickstarter平臺上眾籌。
最後,以一萬英鎊的拍攝成本,耗時兩年,完成了這部11分鐘短片。
被英國電影協會、里茲國際電影節、倫敦國際電影節提名,16次獲得懸疑恐怖類相關電影獎項。
難以想像?
是的,在今天浮躁的中國影視市場,製作成本年年翻倍,依然爛片不斷。以該片同樣的題材、篇幅,成本得是多少,有多少花在特效和演員身上,最後品質如何?
但這部短小卻驚豔的“畢業作品”卻做到了。
想圈錢的人有圈錢的辦法,想拍好片的人也會有拍片的辦法。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字幕來源@Phuckq
編輯助理:想找個人養的柳飄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