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真,林依晨
前兩天微博之夜,在一堆閃瞎眼的女明星中,表妹一眼認出了好久不見的她——
剪了短髮的程又青!褪了嬰兒肥的袁湘琴!
是的,大寫的林依晨。
之前嫌新版《惡作劇之吻》辣眼睛,又一次拉了拉05版。
昨日再現。
當年模特出身的小綜(鄭元暢昵稱),出演高冷又有點壞的天才,用現在的話說,霸道男主。
每位霸道男主背後,必然攜帶一個傻白甜。
可惜,99%的傻白甜只演出了前兩個字,只有林依晨,穩穩位居那1%。
一個女人要迷倒男人不難,迷倒男人的同時,還能讓女人也喜歡,難如登天。
林依晨就是有辦法讓你討厭不起來。
那時臺灣偶像劇多火啊,楊丞琳、張韶涵、陳喬恩、楊謹華、大S,個個如雷貫耳,但林依晨還能被稱為偶像劇一姐,憑的,就是一份不作不裝。
首先,她長得就很“和諧”。
膠原蛋白滿滿的臉,自帶嬌(chun)憨(meng)少女感,天然無毒。
就算湘琴笨到,有的人抱怨看不下去,但也讓作為主流觀眾的小女生,代入感滿分。
當年看的時候就覺得(在)05版的湘琴身上看到了自己,所以和林依晨一起哭一起笑一起花癡和幻想……@林沛其sara
老天爺賞飯吃,喏,這就是林依晨的觀眾緣。
可愛到連女生(楊丞琳)都主動跟她搭訕要電話
其次,她有真本事——演技。
偶像劇是對演員要求最低的劇種?
題材輕鬆,套路滿滿,演員可以演得毫不費勁——哭就鬥大的珍珠淚,樂就歡脫沒型成瘋子;
只要顏值過關,再面癱照樣圈粉(所以表哥常說偶像劇只有人設沒有人物)。
林依晨又給我們意外。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她出道不久,就主演過一部小文藝片(《飛躍情海》)。
大銀幕處☆禁☆女作,第一次,就殺入金馬影后提名名單。
後來,當然落敗了,但至少說明,林依晨的演技在圈中一早就被認可。
演技另一個證明是,演員能不能抽離自己,扮演一個與自己完全不同的角色。
你一定被林依晨扮演的情智商雙低的湘琴蠢哭,但現實裡,她可是娛樂圈的學霸(國立政治大學韓文系)。
剛出道那幾年,林依晨的戲一部接一部,放在今天應該叫“流量明星”。
完全可以輕輕鬆松,一個表情演三部戲。
可是,她要臉。
即使是早年塑造的角色,清一色的少女,也絕不一樣——
野蠻小女友任性果敢;不會讀書的差等生憨傻單純;天外飛來的小仙女天真無邪;還有金庸筆下小東邪的古靈精怪。
《我的秘密花園》《惡作劇之吻》《射雕英雄傳》《天外飛仙》(順時針)
演誰像誰,每個角色都說服力十足,串戲感一點都沒有。
怎麼做到?
還得提表妹最愛的《惡吻》,這餘音繞梁的一幕。
袁湘琴開車,送待產的好朋友去醫院,到了醫院,被直樹生氣地質問,自己明明是新手,為什麼不叫救護車。
看看這時湘琴的反應,邊撓頭,邊回身看被拉走的好朋友。
害怕、委屈、懊悔,全寫在細節裡。
當林依晨和鄭元暢回看這個鏡頭時,都哭了。
那種情緒投入度,對小動作的精准把握,也許正是她演遍偶像劇,卻少有人吐槽“油了”、“濫了”的原因。
江湖傳聞,林依晨有獨屬於她的“8顏色劇本”。
有人見過,上面密密麻麻,全是每場戲裡角色☆禁☆情緒、心理的批註,比娘娘孫儷還強迫症。
衣服、情緒、注意事項、背好的臺詞……一場一場,厚厚一個劇本標注下來,沒有一點馬虎。
合作多年的導演瞿友甯(《惡吻》系列、《我可能不會愛你》)每次聊到她,都帶著既驕傲,又有點怕怕的語氣。
任何跟她合作的人,如果開戲前沒準備好,多半會心虛。
據說,當時《惡吻2》一收工,林依晨就馬上進《射雕》劇組。
她穿梭於蠢萌與聰明機智兩種人設之間,硬是一點沒讓人看出錯亂感。
沒綠幕摳圖,沒讓劇組搞替身建模;男女主同框,也沒高調求表揚。
靠著這股勁,2008年,林依晨憑《惡吻2》,成為第一個演偶像劇而拿下金鐘獎視後的演員。
領獎臺上的她,又一次讓我們意外。
完全刷新了過去角色裡的少女人設。
2008年第一次獲金鐘獎視後時的現場反應
拿到獎盃,微笑並自然地調整話筒;眼神平靜,看向獎盃時若有所思。
整個過程得體又冷靜。
但她接下來說的話,卻讓全場感動得熱淚盈眶——
在我生命當中有人跟我說過,演員的使命是帶領觀眾看到更深層的人性,我也竭力做到這一點,我相信台下各位用生命演出,所以我們絕不止可以做到今天這樣。
“所以我們絕不止可以做到今天這樣”,坦白講,這句話,一直是引導表妹低潮時繼續走下去的光。
真實的林依晨,豈止是螢幕那個懵懂的小女孩呢?
不僅在“演戲”這件事對自己百分百嚴苛,就連作為“藝人”的自己,她也要求“滴水不漏”。
私服出街,面對粉絲求籤名和拍照,即便再不便,也不肯拒絕。
走紅毯或者是參加記者會,明星都會說車軲轆話,滾著滾著就詞不達意。她不會,每次答得又穩又准,所有內容都是有效資訊。
她承認她有“完美主義”,連做夢都繼續——
我連做夢都是完美主義,我超累的!我連做夢都在盡義務,甚至在想哪個粉絲沒簽到名,我還要回頭去找他……我知道那是夢,可就是以為是真的……我夢裡還經常答考卷,從頭到尾寫不完,要早上6點起來,累死我……
我們都聽過這句網路流行語:你這麼成熟懂事,想必一定沒人疼。
這句話在林依晨身上多少可以找到印證。
林依晨的“懂事”始於16歲,當年,還在讀高一的林依晨被母親叫醒。
突然被告知,父母早已離婚,家中全靠母親一人維持生計,已經欠下500萬台幣(120萬人民幣)的外債。
因為母親從小嚴苛的教育,她沒向別的親人求助,選擇自己承擔。
16歲以後,她身上最重的包袱,就是錢。
就連那次讓她踏入娛樂圈的臺灣捷運美少女大賽(獲得第一名),參加的目的,也只是想給弟弟添置一台電腦。
入行後的路走得辛苦,心裡有情緒,不能也不願對旁人宣洩。
所以當時她明明很年輕,但總讓接觸過的人覺得,小姑娘挺老成。
08年前後,她的腦下垂體蝶鞍部長了個囊腫,手術後的她連續對著母親反反復複說了好幾天自己年少時受過的苦。
後來有主持人問她,有沒有怪過母親的嚴厲。
過程中一直神色平靜的林依晨,聲音忽然就變了,拼命笑著想咽下哭腔,擠出一句,我怎麼忍心。
知道離婚的母親,不肯讓自己在有“想要卻得不到的”家庭環境下長大,所以百般隱瞞,她怎麼忍心怪自己的媽媽。
她的神經,可能比99%的女人都纖細。
這種感同身受的善良,比道德範疇裡的善良還要多一層柔軟。
林依晨不是沒有致命傷。
比如那張“永遠的合法少女”臉,作為演員,局限顯而易見。
很多人以為,她會靠《惡吻》系列吃一輩子。
即使進軍內地,拍了《天外飛仙》《射雕》,一系列少女的人設,再怎麼用心演繹,都差了個突破口,讓她“更上一層樓”。
她有觀眾緣,她拼,她也算一線。但眼看三十而立,有種尷尬,近在眼前。
謝天謝地,她遇到《我可能不會愛你》。
帶著新的人生經驗,她從《惡吻》裡的混沌少女,走進了女生的另一個階段。
剩女、初老症,這是擺在角色程又青面前的難題,也是擺在林依晨面前的機會。
在三十歲生日的這天
好像整個世界都說好了
要一起向你發出同一個訊息
你即將成為“殘花敗柳”
直面傷口,是療愈傷口的唯一辦法。
誰也都沒想到,在“袁湘琴、江直樹”之後,居然還有“程又青、李大仁”這對經典CP。
林依晨在金鐘再次封後。
如果說上次還有些僥倖,那這一次,就是完全的肯定與褒獎。
入行多年,林依晨始終沒有散發出應有的“星味”,零緋聞,零負評,出道15年,產量低得驚人:
15部電視劇,9部電影,1部舞臺劇。
當年《惡吻》拍了整整一年,《惡吻2》幾乎輾轉了整個臺灣取景。
她還接了最耗費時間的舞臺劇(《男人女人之戰爭與和平》),除了多次排練,還全國巡演多場。
在片場,無論跳海還是吊威亞,她都堅持親身上陣。怕萬一在工作中發生意外,給家人留下遺憾,她甚至連遺囑都寫過。
相比這一代的偶像演員,林依晨對得起用生命演戲這五個字。
連一向鐵石心腸的表哥都承認,當林依晨哭時,他會疼。
《惡吻2》
《我可能不會愛你》
金馬獎上為“七月與安生”兩個小丫頭喜極而泣
所以,縱然今天的林依晨只在小範圍被惦記,但表妹一點不著急。
歲末年初,《羅曼蒂克》導演程耳有過一封信。
信的名字叫,《對得起這碗白米飯》。
裡面最讓表妹動容的一段話是——
我坐在台下,想起志村喬在《七武士》裡的對白:“我會對得起這碗白米飯。 ”
欲望無休無止,但我們要注意吃相,對於這份工作,我們應有起碼的品位與現時代的審美,趨於準確的表達,不要讓觀眾在漆黑的電影院裡,因我們的草率無知甚至胡鬧而感到羞愧。 強大過後更應該克制貪婪,否則只會越拍越差。
是的。
我不相信靠手藝吃飯的人會餓死。
我相信靠手藝吃飯的人終將大紅大紫。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編輯助理:莫妮卡住了